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不仅促进了城市经济建设,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许多城市实施景观建设,主要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景观的艺术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1生态规划理念和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生态规划设计指的是设计工作中融入生态理念,用新思路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满足自然生态的需要,并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能够为人类长久生存、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融入生态规划理念,积极组织生态设计活动,设计人员应该考虑我国的环境发展情况,意识到新时代的人们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仅仅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还不够,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双重目的。现阶段,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尝试运用了生态思维,它与传统的设计观念有很大的不同,旨在提升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让人们也参与到生态系统的保护中,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园林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设计活动不再以单一的形式开展,生态规划范围逐渐扩大,从而更容易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目的。
2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
2.1植物种植中生态规划理念的运用
生态规划理念强调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讲求整体性,使景观与周围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也强调区域性,突出景观资源要因地制宜,这其实就是要求园林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要从当地生态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自然植物的适应性,生存能力以及植物与植物间的相互影响。在实际设计中,首先应以当地植物为主,然后在考虑到生态性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对外来物种进行引进,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植物的生存能力和生态功能。
2.2生态规划理念下自然元素的设计
在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内容,不但有植物的种植,还包含人工设施建设以及水生生态系统构建等,这些内容也必须秉承生态规划理念进行设计,尽可能在设计建设中运用各种自然元素,以实现景观整体美观性和生态性的提升。例如在公共娱乐设施设计中融合周围自然元素使设施与自然环境形成映衬,突出景观观赏特色,在水体景观中增加水生植物,以丰富城市植物种类,提高城市绿化率,同时也能促进城市水体的净化。
2.3合理增加绿量
在设计绿地景观时一个需要重视的生态学问题就是绿量的增加。要想利用较少的绿地来实现更多绿量的增加,就需要选用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光合作用强、叶面积指数高、枝叶茂盛的植物。此外,绿地需要较大的草坪空间,不过如若一味的增加草坪布局,就会导致绿量偏少,缺乏竖向空间的层次感,生态效益不明显。所以要想转变园林景观朝广场化发展,减少草坪花坛的现象,丰富绿化的纵向空间层次感,形成屋顶、墙面、地面等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设计人员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植物在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来进行植物的配置,以构建一个科学配置、层次鲜明、乔灌草结合的多样化植物生态群落。而群落是绿地的基础结构单元,其将会对绿地的结构与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将绿地覆盖范围增加,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园林绿量,切实将绿地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2.4河道规划设计
河道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融合园林景观设计和水体设计所发展而成。
科学合理地开展河道规划设计有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促使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开展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园林景观可以给河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利用起芦苇等覆盖性植物和湿地松、杨树等植物,以实现生态驳岸设计。不过在该环节,需要防止自然资源对河道产生侵害。不仅如此,在进行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水体环境以及护岸植被等要求考虑在内,保证实际设计与生态护岸的要求相符。此外,在进行河道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与河岸实际规划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有效结合起来,正确划分区域,在根本上保障河道规划设计与人们的需求相符。
2.5城市建设期间确保植物配置的丰富性
在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期间,园林景观主要由各种植被构成,如花草树木以及各种药材果树植物,此外,还可以引进江河湖海中的动物,增加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丰富性。目前,在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中,主要将植被、动物等融入园林景观建设中,确保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随着人们生态环境理念的变化,在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中,不仅要求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同时也要求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从长远角度出发,将园林景观建设形成闭合的生态圈,确保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稳定性。
2.6城市环境的美化,生态美学融为一体
城市化发展中园林景观的生态建设,主要作用包括:有效改善城市面貌,把城市变得整洁、美观,为国家长久治安提供有利的支持,使现代城市居住者精神需求获得满足。经过反复思考、反复实践,生态规划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有了更高的评判标准,一边突出美学特征,一边强调艺术融合,试着将园林景观规划成为精神修养场所,人们在舒适的景观环境中获得美的享受,多样性的植被不会产生审美疲劳,生态美学融为一体,使园林景观设计价值愈发突出。与此同时,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可以从园林景观整体布局的调整上充分贯彻生态规划的理念,始终坚持整体服务、生态建设的原则,来平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积累丰富经验,优化设计效果,最终推进现代城市中生态性的园林景观的又好又快发展。
2.7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做好宣传工作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迫在眉睫,园林景观生态建设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效果显著,但因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建设之初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确保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需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视,减少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需要引进专业的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人才,对当地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环境进行合理规划。
结论
总而言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亦是人们与大自然相亲近与融合的共同需求。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但能够确保自身观赏价值得到满足,并且还提升其生态价值。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正确掌握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并且采取有效的设计方式来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杰,曹加杰.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0(01):101-102.
[2]邓思敏.浅论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20(01):126-127.
[3]杨亚婕,刘丽娟.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41.
[4]于淼.园林景观中的生态应用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