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工程的既要保证能够其建造花费的时间不超过预算的工期,还要保证建造好的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物在建造是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通过混凝土材料筑成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而这些混凝土结构非常容易在建造过程中和建造后出现裂缝。一旦出现裂缝就会使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需要用许多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避免在建造过程中出现裂缝,以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出现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
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体积是较大的,其一般是超过 1m 3 。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发生裂缝的概率较高,然而其在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其规模是相对较大的,然而表面系统是非常小的,这样一来,内、外的温度差是很大的,如果超出了可承受范围的话,在混凝土的表面则会出现裂缝,这样一来,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说,施工企业必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这样方可使得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建筑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证。在展开建筑施工时,若想使得施工效率能够有切实提升,混凝土用量必须要增加,然而内外的温差过大的话,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会导致内部结构有明显的变化,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难度也会加大。
2 大体积混凝土的作业要求
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埋深是较大的,因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现实状况出发,对施工方案予以完善, 另外,要将外部因素产生的实际影响切实消除,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内部热点是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释放,这样一来,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外部温差就会变得较大,此时,内部结构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温度裂缝就会出现,因此说,在展开施工时,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对内部、外部存在的温差予以有效调控。除此之外,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施工方案和作业要求来对其进行施工,尤其是对混凝土进行配比,实验室必须要具有专业资质,这样方可保证报告更为科学,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最大荷载度才能有大幅提升。
3 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工况并根据其应用范围进行分析,使制造出来的大体积混凝土满足我国的相关施工要求和规范,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根据实际工况中对温度裂缝的控制程度来对水平施工进行合理布置,比如 :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钢筋结构的捆绑方式以及混凝土材料配比等因素。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作业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模板,施工模板的使用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质量,要依据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模板类型。工程上常见的模板类型有木模板和钢模板等,还有就是钢木混合式模板。就使用性能而言,钢模板热传导较快,保温效果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钢模板时需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好保温工作。而木模板的蓄热性能好,有着很好的保温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保温材料,有效地减少了工程上对保温方面的投入。
4 应对措施
4.1 水泥品种选定
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混凝土水化热的问题,为此选择水泥品种成为首选重点。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考量: 一是水化热要小,二是水泥用量要少,要充分利用好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再兼顾很多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筏板部位,往往有抗渗要求,传统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大坝水泥为多,现行的规范GB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提倡选用水化热低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并且对水化热指标有具体的要求:3d 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7d 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 选用52.5 强度等级水泥时,7d 水化热不宜大于300kJ/kg。
4.2 优选材料优化配合比
粗集料选用优质的连续级配水洗碎石; 细集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细度适中的水洗中粗砂; 采用高效能缓凝减水剂,其作用在于减少单位配比中的用水量,延缓早期水化作用进程,控制其反应速度,从而避免热峰值集中出现; 添加复合纤维,作用在于增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 掺用优质粉煤灰能够充分发挥其物理填充作用,避免泌水等问题的出现,延缓水化热热峰值集中出现; 膨胀剂可“抵御”混凝土地凝结收缩,利用混凝土收缩补偿原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保证混凝土外形的精准; 选用细度的细集料和水泥,有利于防止泌水现象出现,同时相对增加水泥用量、减少减水剂用量、避免混凝土过振都可防止泌水现象出现。
4.3 严控温度
温度控制就是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及混凝土内层最高温度、表里层的温差进行控制和人工干预。GB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规定: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50℃ ; 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 ; 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 /d; 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施工中均要严格遵照规范要求、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实施,均有相应的热工计算指导。达不到要求,就要人工干预。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1) 预制混凝土用水掺加小冰块,用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2) 覆盖保温、保温层;3) 暖棚保温法;4) 混凝土浇筑体内层布设通水冷却热交换管等。
4.4 浇筑措施
一般采用分层浇筑法,以便充分利用浇筑面散热,减少裂缝出现的概率。混凝土浇筑体平面面积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采用全面分层法; 面积趋中的情况下,采用分段分层法; 平面面积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斜面分层推进法。混凝土的振捣是紧随混凝土浇筑推进方向进行,一定要在旧的浇筑层初凝前进行新的浇筑层的浇筑衔接。操作中注意监控混凝土坍落度,保证入模混凝土的和易性合格。
4.5 养护工作
混凝土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其宗旨就是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将混凝土浇筑体内外温度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混凝土强度稳定提升,同时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混凝土养护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加以实施:1) 保温、保湿覆盖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2) 淋水保湿法;3) 喷雾保湿法;4 暖棚保温法;5 电热保温法;6) 蒸汽保温、保湿法等。
4.6 其他辅助措施
1 做好温度监测的基础工作;2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时效性、连续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施工现场具备双电源供电, 或者配有临时发电机备用;3 有应急混凝土搅拌站待命,以备不时之需;4 垫层上加设滑动层,可减小外部约束力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应变影响,有利于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5 要防止地质沉降造成的塌陷裂缝。
5 结语
由上可知,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技术较之过去有了长足进步。在当前时期,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是较快的,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大幅增加,而且大型建筑也是常见的,而在展开建筑施工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此项技术得到高效运用的话,能够使得建筑效率有大幅提升。当然,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也要切实做到位,如此方可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工程质量也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9(03):130.
[2]王宇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