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 吴迪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吴迪
[导读] 摘要: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管理与施工的质量是保障项目整体质量的核心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建筑行业的需求,而且,伴随着各种先进理论与施工技术在管理施工中的不断运用,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出现质的飞跃。
        身份证号码:34222119861108XXXX
        摘要: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管理与施工的质量是保障项目整体质量的核心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建筑行业的需求,而且,伴随着各种先进理论与施工技术在管理施工中的不断运用,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出现质的飞跃。但是,面对实际管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各建筑企业与单位都要适时地做出改变,既要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管理关注度,也要提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工艺的专业技术化,让建筑管理、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做到高质量进行,进而保障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本文笔者将对建筑过程管理与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旨在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施工问题;控制策略
        引言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水平对于建筑单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建筑单位必须进行工程管理和质量管理,通过管理提高质量和建筑水平。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过程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纵观目前的建筑质量分析,导致建筑出现问题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技术人员等问题,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导致建筑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安全隐患,甚至是出现很严重的事故。以下我们从两点进行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力度比较薄弱
        通常情况下,建筑出现的管理问题,如:材料的浪费、选材质量不合格、安全检测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管理力度薄弱造成的。在很多时候,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很多的便宜材料作为建筑用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的质量出现很多隐患。而且,在对于材料或者设备进行安全监测时,很多质检人员安全意识低下,往往都会忽视每个环节的检测,这就造成在建筑实施过程中对于很多的隐藏问题难以发现,造成建筑出现质量问题。
        1.2施工技术的质量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施工工艺很难满足新时代建筑质量提升的需求,而且,随着新技术在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广泛运用,这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施工要求也不断地提升。纵观实际的施工管理与过程,大部分的管理、施工技术人员很难掌握新技术,使得新技术的应用出现瓶颈,甚至是出现很多的操作漏洞。并且,管理与技术施工人员在管理与施工过程中,也经常性的依据经验进行,这就使得管理与施工的过程完全脱离规章与操作的流程要求,进而导致建筑出现质量问题。
        2、分析因素
        2.1物质基础
        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一个物质基础,因此工程材料的质量会决定一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工程材料的管理。可以从以下的方面加强监管力度。(1)要委派负责的采购员。采购员要选择有信誉的供货商,要加大材料的检查力度,避免假冒劣质产品充斥建筑工地造成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2)工程管理人员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材料的发放管理中要做好记录,要经常地清理库存避免出现积压的现象。
        2.2人力基础
        施工人员的素质会影响到工程的建筑质量,领导的水平和决策会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开展。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操作的流程来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2.3组织基础
        建筑工程的组织基础是施工方式,从以下的方面可以对施工方式进行优化,(1)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2)通过对施工的工艺技术设计的分析,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要采取高效合理的施工方式,提高工程的建筑质量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3、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完善施工材料的审核
        施工材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对房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和施工企业应该能够对施工材料的审核工作重视起来,保障施工材料能够按照要求和预期规范投入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去,保证施工材料不打折扣的高质量进行。首先,在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行选购时,应当能够制定明细表,同时还要让材料单位能够出示材料质量的证明。其次,在对施工材料进行使用时,应当再次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材料没有经过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降低的现象,在检查无误后,再由施工单位统一安排使用。
        3.2深刻重视建筑的整体结构问题
        在每次的建筑施工完成后,都必须进行专业的压力测试。要使建筑通过压力测试,施工团队必须严格按照专业的设计要求来施工。具体操作的时候,采购零件要注重质量,不能偷工减料,精心核对是否达到了专业要求。针对有质量问题的零件,必须及时地更换或者修复。如果发现墙面、地面等部位裂化,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在修复以后,应该再次测试强度,或者在钢筋表面涂抹保护层,让钢筋防腐。
        3.3大力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明确采购要求,安排专人比对标准选取合格的混凝土,其他的如水泥材料必须在建筑要求条件下。要严格查看生产日期、质量规格、使用指南,确保水泥的稳定性、强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都是合理的。开始制作混凝土的时候,明确参照合适的比例,不能凭空想象。钢筋也不可以随意铺设,利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平板振动器把钢筋塑造成合适的姿态。面对横向操作的时候,必须按照顺序进行施工,以防有建筑缝隙遗漏。使用特殊设备的时候,相同的区域要操作1/4分钟以上。完成这些工序后,再次核对有没有达到了最初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对有质量风险的区域做好登记在册,及时上报给团队处理。建筑之间必须是平衡的,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团队要利用各种精准度高的仪器设备测量,保障建筑之间可以顺利贯通。
        3.4施工质量的监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个工程完成之后,不仅仅就是完成了。衔接有没有问题、整体结构有没有分裂,都要格外注意,如果出现了问题应该立即上告,而不是敷衍塞责。当自身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到专业的技术人员,大家一起讨论把这个问题解决。在一个工程开工以前,先做好必要的培训和熟悉场地,配备设计要求规范参照。在作业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人不断地检查,排查各个段落的风险,避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害和人身伤害。
        3.5混凝土质量的监管也是尤为重视的
        混凝土材料出现问题,就会让建筑物裂化,引发更大的危害。各个人员都要重视这种材料的监管工作,使用之前必须是精心配备好了的。采购标准是有明确的规范的,必须按照这种标准采购材料。开始作业的时候,用到的材料要比较稳固、形态不容易改变的水泥,如果材料过重,可以用水热比低一点的材料来改善效果。开始搅拌的时候,施工团队必须按照明确规范调配比例,及时地做好监测,最好是分类别操作。有一种办法可以大大地降低桥梁裂化的风险,那就是在混凝土的表面铺上一层材料,如席子,这样在极低的温度条件下,钢混结构可以减少损害。
        结束语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也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企业要想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雷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城市地理,2014,36(14):106.
        [2]施晓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240-241.
        [3]廖琪.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商,2016(30):6-6.
        [4]冯茜.论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21):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