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琼海供电局 海南省琼海市 571400)
摘要: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事业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不应被忽视,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并详细论述了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应对策略、变电站运行维护特殊风险应对与水平提升路径。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存在运行隐患、管理机制欠缺均属于较为常见的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随着各领域电力需求量的不断提升,这类风险可能引发危害的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增长,这种危害往往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1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1.1 运行隐患风险
运行隐患风险在各级变电站均较为常见,以220kV变电站为例,备自投拒动、变压器异常等便属于较为常见的变电站运行隐患风险,两种风险的具体表现如下所示:(1)备自投拒动。该运行隐患风险往往与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压板投退问题存在直接联系,二次回路接触不良指的是备自投装置跳、合闸回路出现接线错误或接触不良,由此引发的备自投拒动可能引发220kV 变电站全站失压故障,而压板投退问题是指出口压板漏投、误投退线路检修压板等情况,这类情况导致的备自投拒动可能威胁电力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2)变压器异常。温度异常、电流速断异常、过负荷异常均属于常见的220kV 变电站变压器异常形式,其中温度异常主要源于绝缘老化,绝缘老化与温升出现的恶性循环很多时候会导致变压器的严重损坏;电流速断异常多与变压器接线或引线问题存在直接联系,变压器的磨损或老化也可能引发该异常,电力速断产生的瞬间高电流往往会导致220kV 变电站变压器的短路;过负荷异常源于变压器内部元件、设备的损坏,变压器由此出现的负荷过载将直接影响220kV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1.2 管理机制风险
5S 现场管理不完备、运维人员安全意识较差均属于较为常见的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管理机制风险,具体风险表现如下所示:(1)5S 现场管理不完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属于5S 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未开展5S 现场管理、5S现场管理未结合设备安放特点进行设计与规划的情况较为常见,由此导致的现场脏乱、零件与器具摆放不仅大大提升了事故发生几率,更直接影响力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运维人员安全意识较差。这一风险不仅存在于新员工群体,同样也存在于老员工群体,新员工安全培训的缺乏及未认识到事故危害严重性、老员工过于依赖经验忽视各类制度均属于安全意识较差的具体表现,对监督抱有侥幸心理、变电站所在地较为偏僻同样可能引发运行维护风险。
1.3 特殊风险
很多变电站存在所处环境特殊的特点,这就使得其面临的运行维护风险相较于其他变电站存在一定不同,某地S 变电站存在的设备过负荷风险便属于较为典型的特殊风险,这一风险的出现是由于S 变电站所负责区域长期处于用电高峰时期,由此导致的设备老化加速、设备工作寿命减少必须得到关注。此外,S 变电站还存在工作单调、枯燥情况,这一情况往往会导致员工思想疲惫,一些员工甚至产生了无法正确疏导和排解的不良情绪,由此引发的操作失误同样属于变电站运行维护特色风险范畴。
2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应对策略
2.1 运行维护风险应对
结合上文提到的变电站运行隐患风险,本文提出了如下应对运行隐患风险的策略建议,具体策略建议如下所示:(1)备自投拒动应对。运维人员通过备自投母联压板检查、传动实验确定了故障源于压板接触不良、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因此运维人员采用了线路正常运行时退出相应检修压板、按照设备实际情况进行投退的处理手段进行压板投退风险的处理,同时关注了操作风险的防范;二次回路接触不良风险的处理则采用了结合作业指导书、定期检验开展逐项检验的方式,由此即可实现变电站全站失压等事故的规避。(2)变压器异常应对。为应对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变压器异常,可采用油色谱分析、异常处理等具体策略,其中油色谱分析是一种能够将变压器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的技术形式,该技术能够通过分析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组分含量,确定变压器事故隐患,变电站运维工作综合水平将由此得到较好保障;异常处理则主要负责变压器电流速断、过负荷、温度等异常的处理,通过开展变压器温度异常监测、关注电阻发热与变压器温度上升的关系,可获取变压器电阻值和温度变化对应表,同时结合红外监测等技术,即可较好应对温度引发的变压器故障。
2.2 管理机制风险应对
为较好应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存在的管理机制风险,本文提出了落实“积分制”、做“设备主人”两方面策略建议,具体建议内容如下所示。
(1)落实“积分制”。
“积分制”全称一线员工工时积分同价计酬机制,指的是近年来多地电力企业流行的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该机制最早脱胎于国家电网公司于2016 年8 月发布的《一线员工工时积分同价计酬机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长期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将由此实现根本性解决。
(2)做“设备主人”。做“设备主人”同样属于流行于变电站运维领域的人员管理机制,“我是主人,我负责”工作理念属于该机制的核心,由此开展变电站设备与运维人员的“配对”,即可保证变电站每台设备都拥有固定的“主人”,配合相应奖惩机制,即可大幅提升变电站运维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3变电站运行维护特殊风险应对
上文提及的S 变电站属于典型的220kV 变电站,结合S 变电站特点,电力公司首先确定了S 变电站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而结合该体系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网络分析法,即可建立图1 所示的S 变电站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由此开展“构建风险因素集→构建风险评价集→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F-ANP 确定权重→计算极限排序→综合评价”流程的处理,即可得出B=(0.081,0.237,0.348,0.250,0.084),该结果说明S 变电站运行具有中等风险,电力公司需采用深入开展5S 管理、加强员工技术教育培训、加强风险预案建设、加强与周边居民联系等具体措施,由此即可大幅提升变电站运行维护水平,变电站的故障发生几率也将由此大幅降低。
.png)
图1 S 变电站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3 结语
总之,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势在必行,针对其中遇到的风险很有必要采取措施。通常情况下,变电站运行遇到的风险有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为把风险概率降低,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就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要求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遵章守纪,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J].侯磊,李宏伟,周俊伟.山东工业技术.2018(20)
[2]变电站设备安装及运行维护探究经验分析[J].黄君林.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
[3]变电站远动设备统一化配置技术研究[J].沈立胜.通信电源技术.2019(12)
[4]基于数据标签化的变电站设备画像构建与应用分析[J].龚钦耀.电工技术.2020(01)
[5]提高变电站设备遥控成功率的方法[J].王书银.中国设备工程.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