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煤矿行业已经开始大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进行煤炭开采。但各类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暴露出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煤矿运输设备安全就是必须重视的一项安全工作。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预防运输设备事故发生,已成为煤矿企业和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就煤矿运输设备事故防治进行的简要探讨。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事故;安全管理
引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煤矿运输设备主要包含采煤机、皮带输送机、提升机、蓄电池电机车等多种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机械和电气故障,将很容易诱发各类安全事故,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矿井停产和威胁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需要格外重视。煤矿运输事故防治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相关煤矿企业一定要从日常操作的流程和规则方面不断提升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监督意识,同时还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杜绝安全事故。
1 煤矿运输事故的基本概况
近些年,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优化,我国很多煤矿生产企业已经基本实现的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操作,其中很多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炭开采量,已开始采用24小时不间断的生产方式。这样的开采方式虽然提升了煤矿开采的整体效率,但随之而来的设备问题也逐渐增多。通常情况下,煤矿主要是利用皮带输送机、蓄电池电机车和提升机来完成矿井材料和煤炭的运输和提升任务。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机电设备是在矿井深处进行作业,机械所处的环境条件较差,且受空间和技术等因素影响,导致很多煤矿机电设备得不到应有的保养和维护,甚至有的机械由于没有足够的维修时间,出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不利或荒废等情况,这不仅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除此之外,机械本身由于长时间作业会出现负荷过大、设备磨损严重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检修就有可能出现机毁事故,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2 煤矿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
2.1设备问题
煤矿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性能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选择相匹配的机电设备进行作业。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由于矿井地质状态的不同,很多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矿区复杂的施工条件,而导致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增多。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设备更新换代速度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这就导致很多煤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仍在使用老化的机电设备进行煤矿生产和运输,这种做法既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机电设备更新的要求,同时也会增大煤矿运输设备的安全事故概率。例如,运输时一般采用钢丝绳运输,但是钢丝绳容易磨损锻炼,而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检测和更换,仍然使用陈旧老化的钢丝绳,造成跑车及坠落事故。运输主要分为采区运输和水平运输等,而采区运输主要使用的胶带输送机运输,对于一些采区比较小的地方采用的则是刮板输送机运输,而水平运输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驾线式电机车运输。但是在提升运输方式选择上,由于出现设备选型不合理,导致在运输过程不能连续性的进行,造成运输问题。
2.2人为问题
在实际的生产与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是管理不足等情况也可能引发煤矿事故的发生。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由于煤矿规模的极速扩大,造成煤矿技术操作人员的欠缺,而有些煤矿负责人为了加大生产量,就采用了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参与到煤矿矿井提升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依照操作流程和规则进行机电设备操作,导致煤矿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
二是矿井下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斜井防跑车设备以及运输设备安装时,没有依照操作规则进行组装,导致运输线上运输事故频发;
三是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很好的对机电设备和运输设备进行管理,导致施工现场机械操作混乱,很多管理制度不能被有效的落实和执行,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引发煤矿运输设备发生事故。井矿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里面有水、瓦斯等的存在,所以要对矿井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保养、维修等工作,但是由于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措施不落实,导致不能及时的对这些安全措施进行检测和维护,使得安全装置、保护装置等失灵,从而引起电气开关失爆而引起的瓦斯爆炸、提升绞车制动装置失灵引等运输事故。
2.3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近些年,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也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管理要求。但在实际中,这些生产制度和管理框架却很难真正的落到实处。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很多企业不能清楚的认识到煤矿运输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导致很多要求和制度不能有效的落实下去;二是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机电管理制度,导致部分管理出现盲点;三是很多企业领导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甚至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不得不压缩机电设备的采购成本和管理队伍建设成本,导致实际生产中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频频出现,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精力和体能就很难保证,安全事故频发也成为一种常态。
3 煤矿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
在煤矿行业,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是保证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来。
3.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煤矿矿井运输过程往往需要人工操作,在运输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需要工作人员的经验去应对,很多安全事故因工作人员失误或疏忽造成。首先,企业要转变经营思路,要将煤矿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放在所有工作开始的首位,要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其次,要从日常生产过程中,严格规范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要从每个环节上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后,企业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学习,以便从根本上降低煤矿运输事故发生概率。
3.2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煤矿机电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均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因此,相关企业就要积极的组织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与管理,从而保证煤矿设备的正常运行。
(1)合理选用、精心维护设备。为了保证煤矿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合理选用运输设备,并且要对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以免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在后期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2)企业要根据矿井施工进度以及井下运输系统的状态,进行机电开采设备及运输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要及时对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治理。
(3)企业要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挂牌管理,在做好定期检修和养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大设备的更换及管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对于矿井深层的运输设备,企业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同时,对于已经老化或停运的设备要及时做出处理,从而提高整个煤矿机电机组的安全性能,降低由于设备自身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5)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安全装备水平。煤矿运输过程是一个高要求、严规范的运输过程,所以,为了确保运输装备的安全性,有必要加强运输设备的技术改造,提升运输设备的安全系数,从而有效避免重大运输事故的发生。
3.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技术水平
在煤矿运输过程中,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直接关乎设备的安全,所以,为了减少或避免由于人工的马虎而引起的煤矿运输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提升职工对于的整体素质,从而让煤矿运输更加安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技术水平考核。首先,企业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特别是对一些机械操作人员、特殊岗位作业人员以及安全事故管理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除此之外,还要提高他们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识,要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监督能力、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从而让他们在企业管理中起到带头作用。其次,为了有效避免煤矿运输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把运输中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落实到具体位置和工作人员身上。企业要根据煤矿机电的实际运输情况,不断发现工作人员的操作盲点和管理的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的研发一些改进措施或技能,避免因管理和技术漏洞引发的安全事故。
3.4完善煤矿运输事故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要根据发展不断地完善自身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管理机制,要尽可能的规范机电人员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则。其次,管理者要深入基层对机电设备的运输情况进行掌握,并依照每个作业区制定较为精细化的安全管理细则,提高设备管理的安全性。最后,企业要摒弃传统较为落后的管理办法,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管理办法,要尽可能的实施“责任到人”“安全到人”,以便从根本上杜绝煤矿运输事故的发生概率。
结束语
目前在煤矿运输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运输设备陈旧老化、技术人员素质低下等原因,造成煤矿运输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矿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煤矿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的煤矿管理人员要采取一定应对措施,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煤矿运输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蔡俊川.煤矿运输事故形式及防范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4):205-206.
[2]刘亮.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4):146-147.
[3]李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5):167-168.
[4]孙海鹏.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9):240.
[5]杨开龙.浅谈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