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城市规模和数量的扩展,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有序规划和设计的要求,进而也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方面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变更;变更管理;研究
引言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工程变更,如何有效地控制变更成为整个项目管理全过程中投资控制的关键。严格控制变更,使变更过程规范有序,是项目投资控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变更管理必须有一个规范的变更管理过程,确保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审查与控制,也就是说,在发生变更时,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
1工程变更概述
由于建设项目的长期性、复杂性,参与项目建设人员多、不确定问题多等原因,不能对工程变更进行简单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工程变更存在多种定义,究其本质,工程变更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合同已正式签订并生效执行,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条件发生改变,为完成建设目标,需要改变工程的材料、工程量、施工工艺等,此时原合同条款内容也就相应发生了调整或增加,随之发生改变的还有工程项目的工期和价格,因此可以认为工程变更就是工程合同状态的改变。
2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变更风险类型
(1)图纸绘制的规范与否。(2)甲方所要求的功能,定稿后的图纸能否满足。(3)对照相关文件,是否根据城市规划及建筑管理等部门要求的指示来做建筑造型、空间设计、平面设计、装修策划;能不能达到相关文件的要求和标准;是否最大化满足客户的需求等。(4)核对并查实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性,还有配筋问题。包括:地基基础选择的类型、柱梁尺寸和配筋问题、现浇楼板的深度等,需要的话可以翻查计算书。(5)检验供水、排污、消防、强电、自控专业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6)设计投资预估与概算符合性的检验,给建筑单位及时了解设计、工程建设成本带来便利的相关因素。(7)监督提醒设计方根据实际能力和要求来计划工程的进度,以便于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划中的任务。以符合相应的文件要求,满足国家出台的有关条文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交付满足于限额设计要求下的设计概算书,为不同进度中的投资控制等方面提出科学建议,以供甲方在实施中参考。
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
3.1施工前的工程变更管理
设计单位现场勘察,图纸设计时,要多去现场实地观测,反复测量。不要脱离实际,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尽量减少避免后期发生变更的可能性。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具体项目具体对待。设计图纸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别是开工前的图纸会审时,要将各方人员组织到一起,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再次认真审核、研究图纸的可行性,是否为最优设计。各方提出各自的看法。综合总结,事前协调好,也可有效地减少变更发生。施工方在编制投标方案时,考虑因素也很多:劳动力合理组织、材料价格浮动、气候条件、工期安排,其他可预计的情况,都要涉及到,这才能编制出最好方案。不可为中标,降价后导致后期索赔,引起纠纷。
3.2强化变更审查监督及变更后评价
工程建设中监理在收到变更意向后应审查后上报业主,业主再对变更审评审,这一过程可能会出现监理单位为牟利而暗箱操作,导致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变更。因此,对于变更的审查应从多角度考虑,结合技术、经济、工期、安全、质量、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科学评审,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若确定变更,应提出不少于两套的变更施工方案,最终以评分形式确定变更方案。同时,对于变更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执行后的评价也同样重要,应要求施工方严格执行与记录变更,实施后对于变更效果及影响进行评价,将变更相关资料归入工程施工档案,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变更前后评价机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3.3严格控制不平衡报价
低价中标高价结算往往是某些施工单位投标的策略,因而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工程变更,且变更金额较大,进而造成工程结算价远远高于中标价或预算价,甚至超过批准的投资金额,导致工程项目造价失控。由此可见,在招标过程中,应组织专家细致地审核和分析投标文件。在合同签订前,建设单位可组织专业单位对拟中标人的投标报价表进行审查,若发现有严重的不平衡报价项,应及时予以调整;同时计算和预测这些不平衡报价项在可能变更时的结算单价,并出具审核意见,经中标人及相关机构确认后,方可签订施工合同。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因不平衡报价而产生单价变化的工程细目进行跟踪,严格控制与此有关的工程变更。
3.4施工中的工程变更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或监理提交工程变更申请,建设单位或监理受理后,先要进行专业审核,确定变更发生的必要性。应当开展工程量测算与核实工作,根据工程变更对项目的影响情况分级评审。原设计中没有工程变更的内容,所以是不能通过竞标方式来对变更进行控制。所以审核工程变更时,应当以原合同为主旨。发生的变更内容,首先参照施工单位原报价及原施工方案进行。工程变更内容如果导致施工内容及工作量大于原合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改变原施工方案,需要经过多方共同商议后,最终决定是否实行变更。而工程变更内容对原合同影响不大时,可以让施工方再提供具体变更预算与内容,由建设单位最后确定。
3.5贯彻合同法,严谨地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建设工程中比较常见且格外重要的合同就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要为所注明的工程项目明确甲、乙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这份合同一旦生效就会有专门的法律来保证实施。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增强法律意识,仔细研读合同的所有条款,甚至是推敲每个字的含义,草拟时要精心措辞,以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合法性、科学性。在承包合同里,要弄清楚任务范围与具体内容,必须有完整的资料和合同文本界限,避免模糊字词的含义,以保证合同的顺利实行。加强合同的审查,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施工索赔问题,减少工程费用的开支。
3.6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艺要求、工艺改变、设计者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失误、设计漏项、设备选型不当、原设计与实际的现场条件不相符等,以及设计技术人员素质偏低、设计文件编制粗糙且达不到规定的设计深度和质量要求等。这些原因势必在建设过程中引发大量的设计变更。为此,设计人员必须要加强责任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升职业道德水准;设计单位必须严禁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利用变更施工工艺、变更材料等以及其他不必要的设计变更来谋取不正当利益。与此同时,施工图管理必须得到加强,通过施工图审图制及限额设计责任制,有效地控制设计变更,以减少因设计变更而引起的造价增加和工期延误。
结束语
在具体的执行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合同变更管理的整体优化,让项目实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把控人员变更流动,避免因个人问题延缓工期或制约项目长久发展;对预算的度要做到科学客观,能够事先估算、事中调整、事后反思。
参考文献
[1]文状.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问题[J].四川水泥,2019(09):316.
[2]张旭.设计变更对建设单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及控制措施[J].河南建材,2018(06):213-214.
[3]郭赤利.浅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20):198.
[4]郎翌博.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7(10):122.
[5]蔡长洪,曾有财.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思考[J].智能城市,2017,3(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