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软着陆”——记“停课不停研” 语文教师直播培训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张莹
[导读] 2020年的春节,与往年格外不同。
        摘要:2020年的春节,与往年格外不同。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 的侵袭,牵动了数亿中国人民的神经。病毒不断蔓延,可我们师生共同学习的决心却从未动摇。“停课不停研”的网络培训课程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20年2月26日我有幸观看了何捷老师的网络直播培训——《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软着陆”》,在与何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受益良多。
        关键词:语文教学  直播教学  语文要素
        何老师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找准“靶心”,把语文要素在教学中落到实处。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导读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在教师指导下,对整组课文的整体感知,是每一组课文学习之前的“入门课”。导得好,单元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统编版教科书与原人教版教科书相比,在导读页上更明确地指向了人文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的导读页写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味:寓言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最真实的模样,你能从中感受到真正的生活;寓言是一面镜子,用好的心情和态度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如此美好……简单的一句导语饱含着无尽的育人思想。接着,何老师带我们揭开了学习的序幕,确定了本单元的阅读目标:“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明白其中的道理”的逻辑思维过程是怎样的?怎样凭借课文学会“读懂寓言故事的道理”?核定本课的教学要点势在必行。
二、核定本课教学要点
        作为指导教学实施的航标,本课教学要点的核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此来制定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单元一共涵盖四篇课文,通过前面两篇寓言故事的学习,学生对于寓言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作为第三篇寓言故事,何捷老师结合单元目标把本课教学要点定位为“阅读·发现”:通过阅读,梳理逻辑思维过程,明白其中的道理。
        整堂课上孩子们通过听读、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地读感受得到了寓言故事的丰富内涵,赢得了自己独特的收获。“两支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是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吗?不是的,这是小鹿明白的道理。那么我们作为读者又有什么收获呢?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只看它的长处而不看它的短处;美丽和实用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孩子们的感受多种多样,何谓对错呢?何老师强调,千万不要过度地固定学生读文的感受。每个人因为自身的各种原因,对文学作品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解读和看法,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


三、注重教学过程侧重
        在部编版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辅助系统的学习,将课后题中的答案认定为知识获取,直接从中抽取要素,抛开文本的鉴赏,简单粗暴地完成教学。
        何捷老师的这节课注重学习策略的教授,同时也把课后题的训练融入到文字的品评之中,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课程伊始,何老师指导孩子们自己画出最能体现道理的句子。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孩子们很快概括到:寓言的道理,往往在最后告诉你。“小鹿是一下子就悟出这个道理的吗?”当然不是,小鹿刚开始欢喜鹿角的美丽,而厌恶鹿腿的纤细,直到后来凭借鹿腿狮口逃生,停歇脚步再次看到自己的倒影时,它才有了这样的感悟。原来,寓言的道理,不会直接告诉你。这个问题读出了小鹿的“心声”,引出了它心情的变化。接下来提出“小鹿为什么会产生这么颠覆性的变化呢?”何老师放慢脚步,搭建关键词支架引导孩子们去复述文中最紧张激烈的追逐逃跑过程,让孩子们明白:寓言的道理,要经历特定的事。最后当学生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再回归文本巩固与辨析:你到底赞成其中的哪一种说法。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一般引孩子们进入学习的佳境。
四、学习结果一课一得
        古人有云:“大音希声,大道至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每一堂课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应该赋予一堂课太多的任务。
        何捷老师的整堂课让阅读教学走向简化,以简驭繁。整个课程里渗透了寓言故事的阅读策略教学,让孩子们找到了自主阅读的金钥匙,既是在学习前两篇文章基础上的策略总结,又对下一篇略读课文提出了方法指引。
        同时何老师很好地处理了策略教学和内容理解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如何找寻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理解这则寓言蕴含的深层含义又离不开阅读策略的习得,在何老师的 “精心设计”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揭示了道理,可课程并未结束,何老师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到底什么是真理”上面。小鹿为何如此善变?原来它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清楚认识自己。从普通的寓言故事上升到了哲学问题的讨论,开启了学生哲学思辨的大门。
        何老师的整个课堂注重了能力的培养,教授了关键的学习策略,处处渗透着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基本语文知识的传授,使语文要素发生于语文学习的温床之中,真正实现了语文要素的“软着陆”。
        本次培训为我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我学习的动力,希望今后我能在这条教育大道上,且行且吟,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夏培秀. 借助课堂教学实现校园文学的软着陆[J]. 新课程(中)(9):5.
        夏培秀. "借助课堂教学实现校园文学的软着陆." 新课程(中) 9:5.
        夏培秀. . 借助课堂教学实现校园文学的软着陆. 新课程(中)(9), 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