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吴诗雨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吴诗雨1 孙启研2
[导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北京  100062)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在如今的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竞争比较激烈。对此,电力行业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发展电力营销。同时,电力企业要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尽力开发、建设大数据平台,改善电力营销工作模式,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实力。
        关键词:大数据平台;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引言
        传统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电力市场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多元化、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将大数据技术贯穿于电力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现代社会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整体水平。
        1基本特征
        针对大数据的特征分析,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数据的信息呈现出多元化。在当前的大数据库中,人们基于自己的需求来实现信息的检索,大数据库能够为人们提供企业信息、生活信息、生态建设信息等。
        第二,在大数据库中,其本身承载了巨大的信息数据资源。为了能够提升信息的处理速度,技术人员就需要在庞大的数据信息库中收集大数据信息,并且做好对应的整理,这样才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便利的数据检索平台。
        第三,大数据本身具有高效性。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在利用大数据库来进行信息检索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高效获取。
        第四,大数据本身的信息具有价值性。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大数据库能够提供便利条件,并且也可以让人们接触更多信息数据。
        2大数据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现状
        2.1大数据营销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现阶段,大数据在很多行业中得到深入推广,基本都已经建立大数据运营体系,科学的获取数据,构建模型,同时制定相应的营销对策,使闭环机制有效建立,在迭代过程中进一步的优化这些模型,从而全方位的体现出其实用性。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供电企业的大数据运营机制没有全部的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流程以及人员保证等都是缺失的,导致想要使应用成效体现出来是很,分析方法与模型不相匹配,想要使模型的实用性提升也是很难的。企业没有以数据运营经验为依托,将数据运营方式、体系有效的固化下来,没有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业务流程。
        2.2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未能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即便建立了大数据平台,也和数据的联系不紧密。因为地域化差别过大,部分地区的电力用户的电力营销信息不完整,所以不利于区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采集和描绘不完善,结构过于单一化,不利于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2.3未能有效的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
        目前,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没有获得大多数客户的满意,主要还是因为对于客户的实际需求没有真正地掌握。客户的需求是基于电力服务的优惠价格、不间断地服务为主,不过大部分供电企业都是选择工程服务和窗口服务。很多企业窗口服务看起来非常热情与周到,但是后台却存在一定的延后,同时,响应的速度不够快,无法满足客户的服务质量要求。对于客户来说,其需求都是基于自身或者是市场的需求作为主体,部分供电企业的工程招标相对超前,导致期望和实际的电网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盲目追求服务能力,影响效果的持续性。


        3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3.1创新多元化的平台管理模式
        供电企业可以引进电力微商平台,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优势,将微信作为电力营销管理的主要桥梁之一,连接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引用微信平台,能够给客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促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自己在本月、本季度、往月的用电情况,且能够通过微信平台报修停电,享受停电抢修服务,有效实现了现代社会供电企业的自主化电力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供电企业能够提高电力营销管理水平,初步实现电力营销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实现了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双向互动。
        供电企业可以引进移动电源运营措施,针对地区内部的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办公区域、智能园区及分布式能源运营提供智能化的供电服务,提高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水平,实现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电力运营管理方式,智能电源运营管理具有便捷、高效、环保、安全、节能等多种优势,能够通过数据技术将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将分布式发电系统转化为有效的环保供电技术,促使客户能够感受到智能化电网的建设效果,促进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
        供电企业可以引进合同能源管理。电能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工作的主要能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逐渐增大,电能能源与客户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愈发明显。针对这种情况,供电企业要深入探究节能环保理念,引进大数据技术,强化能源管理,制定较为完成的节能电力营销防范,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出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及其项目,结合未来的节能收益,匹配相应的前期投资,在客户与供电企业之间形式一种合同式的鞥能源服务,从而促进我国社会节能环保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3.2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
        在电力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大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使得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信息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直接决定了管理效率,大数据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对于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来说,工作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学会将大数据技术合理的应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具体用电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计算,最大程度地降低电力营销过程中潜在的营销风险。借助大数据技术,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可以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记录下来,这样一来,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消费者的电力使用情况和消费信用情况,在未来的消费合作中,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大数据平台中的数据信息合理把控合作机会。与此同时,电力营销管理人员还可以将电力设施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记录在大数据平台中,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管理,避免因设备运行状况不佳出现的电力营销管理问题,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管理效率。
        3.3通过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拓展电力企业的产品以及市场
        我国电力企业所使用的传统营销管理方式是以业务为导向,但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这种营销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实现对电力企业运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发展策略的制定,能够有效保障所制定策略的科学性,推动电力企业对市场份额的有效占领,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分析相关客户的实际行为,从而进一步通过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对电力新业务和新市场的开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经济利益。
        3.4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营销管理
        大数据时代下要想发展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就要完善自身服务理念,引进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提高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在现阶段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企业对于客户的整体消费水平及电力需求缺乏一定的把控。因此,企业要进一步精准定位客户群体,广泛收集客户的信息及其用电情况,解析客户的整体消费能力,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营销策略,从而满足客户的电力消费需求,让客户享受到专项的电力营销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电力营销管理口碑,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手段的应用占据很大的优势。为此,电力营销行业要认识这一全新的发展局面,并做出对应的改变,发挥信息化技术,改善企业服务质量,提升行业标准。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实际需求,从而落实个性化电力营销,增强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向菲.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探讨[J].决策探索,2019(10):80-81.
        [2]黄昌达.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