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韩艳芳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   韩艳芳
[导读] 将BIM信息技术融合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模式中,是保障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重要前提。
        摘要:近阶段,在建设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但能够管理和监督工程的整个过程,还能够合理控制工程的成本,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进而提升资金的利用。现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还不理想,三超问题频频出现,如果想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势必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将BIM信息技术融合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模式中,是保障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工程造价;BIM技术;应用
        1 BIM技术与精细化管理概述
        1.1 BIM核心技术
        1.1.1可视化
        系统扫描立体零件数据,将构件外形分解成多个线条曲线,再将曲线细化成空间点,确定无数点的空间坐标,从而构建出零件的虚拟可视化模型。设计者在屏幕上可随意调整角度,对构件参数进行微调,每个面通过不同颜色区分,增强虚拟模型的视觉效果。
        1.1.2参数化
        与CAD创建的图元不同,BIM模型注重分析已知参数间的关系,如长宽比例、面积大小等,每个图元都是独立的三维构件,区别CAD中的平面图元。创建三维图元只是在Z坐标上加成,设计者能随意拉动模型,改变其外形尺寸,原理与平面模型的创建相似。
        1.1.3碰撞检查
        此操作是为检验结构配合的协调性,在计算机中模拟构件配合,若尺寸设计出现偏差,构件就会出现碰撞,即构件某些部位相互穿透,此时需调节参数后再进行检测,直至检测合格。
        1.2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内涵
        1.2.1细化分解
        将工程分解成多个价值单元,通过分析能找到造价管理中的漏洞,深入剖析各单元间的联系,精准分析造价管理缺点,强化工程造价的管理的逻辑性、连续性。
        1.2.2数据化
        工程造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通常企业会列出工程清单,随时监测施工变化,随时修正清单内容。精细化管理使工程清单转变成各类数据,改变以往的松散管理,生产活动管理更规范。
        1.2.3协同化
        在BIM技术辅助下,精细化管理有用武之地,各部分通过网络连通,以协同平台为纽带,实现各部门实时交流。
        2 BIM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引进BIM技术,并坚持“精、准、严、细”的原则,将BIM技术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进行融合,合理地优化工程建设中的各项资源,避免三超问题。在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普遍应用粗放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极易造成资源浪费问题。而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目标更加明确,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的协调性,可有效控制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
        3现在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
        3.1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相符
        现在,我们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内部改革的发展及外界因素的冲击等等,这些问题是需要不断完善的。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可是由于造价定额指标与市场行情间不能完成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另外,在工程材料价格预算上,很难做到根据市场实际状况计算出最合适的预算,当然就做不到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也计算不出准确的项目成本预算。
        3.2前期预算编制准确率较低
        预算编制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这是由于在这个环节中不能完全掌握工程的实际状况,再加上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缺乏,所以常常出现偏差。如果工作人员未具备相应的素质水平,是做不到根据当前的数据构造出精确的工程信息模型,这直接导致工程预制的准确度,将严重影响到后绪的工程施工。


        3.3工程信息化程度不理想
        因为传统技术水平的制约和BIM应用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在建筑信息处理上速度较慢。其实对信息处理速度有主要影响的因素就是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是一项大任务,有许多数据需要人工处理,这制约着工程量的计算效率。由于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信息未透明化,企业不能有效的控制信息与成本,造成信息搜集不完整、监督款支付根据含糊等,这些情况使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大降低了。在BIM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一个统一点就是缺少快速、准确、合理的方法,而且在以往建设工程施工中信息管理的欠缺,造成许多信息数据缺失,这也表明我们国家还未深刻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导致BIM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
        3.4缺少政府支持
        通俗来讲,建筑工程的周期全部依赖于BIM技术,现阶段,建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面临着严重问题。从长久来打算,仅仅依赖厂商提供的数据标准是不科学的,特别在软件开发方面,如果只依靠企业方面是不能长期维持的。这应该引起我国专业院校和大学院校的重视,着重培养学生的BIM技术,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快BIM技术的标准和体系建设,给相关学校和企业提供有利帮助。
        4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4.1构建造价信息库
        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精细化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库,为后期工程建设、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和数据,将其以全面、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
        4.2设计和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设计和决策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注重BIM技术的应用,推动建筑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将BIM技术应用到全面的检测工作中,加强对前期施工成本的控制。并且,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BIM技术的辅助作用能够构建出建筑结构、机电结构等模型,通过专业检测软件在模型中的应用开展相关检测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三维空间功能,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内部的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的检查。利用动态模拟分析的方式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审图作业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4.3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引进BIM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效果。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模型,获取更多工程项目建设的信息和数据,有助于对整体工程量进行准确计量。可通过应用BIM数据库将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量清单复核工作落实到实际工程中,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预期目标,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4.4竣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竣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结算,引进BIM技术,从工程建设的整体出发,合理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完成日期和建设效果满足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中的要求。BIM技术在竣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材料数据丢失问题,有效保存各项数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在工程中呈现出立体性、精准性、集成性等优点。所以工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BIM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其技术的优势和价值,减少成本的浪费,为企业提供更大利益。BIM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实体与模型间有了联系,给工程信息的查找和核对提供了有利帮助,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程度。BIM的应用,是建筑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实现了工程管理中的精准、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如.分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6(6):15-17.
        [2]韩晋成.探讨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J].工程建设,2017(3):22-25.
        [3]刑海.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2016(8):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