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血透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血透室患者90例,该组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则是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全方位风险管理阶段中抽取的血透死患者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医院感染概率分别为5.56%、17.78%、P<0.05。结论:进行血透护理管理能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该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透;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均有着重大的威胁。目前,随着医疗工作者们不断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也已经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作为重点之一[1]。由于血透室作为治疗肾衰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倘若未进行严格的管控,则可能增加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从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为了避免发生感染,本文对血透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血透室患者90例,该组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则是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全方位风险管理阶段中抽取的血透死患者90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50例、40例,年龄范围为38~75岁,平均年龄为(58.98±3.43)岁;实验组:男性、女性分别为59例、31例,年龄范围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60.02±2.97)岁。两组患者均符合2009年中华医学会指定会的《血透室慢性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获得家属支持,并签署相关知情书;排除伴有精神类疾病、合并严重的肝脏、心脏等疾病患者,排除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具体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并分析传统血透室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1)根据《医院感染啊管理方法》,设立血透管理小组,对于管理的制度进行制定,并规范实施。(2)每月定期进行考核,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当中,与奖惩挂钩,确保责任到个人。(3)向患者说明感染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确保患者的配合依从性,以利于提升预防控制的效果。(4)确保血透室内环境的干净与整洁,定期对工作台面、地面、空气等消毒,1h/次;病房内实施湿式清洁,一旦发现有污染情况及时消毒,采用消毒液进行擦拭,1次/d;明确划分清洁区域、版清洁区域、污染区域,禁止闲杂人员出入,以降低污染的情况发生。(5)遵循无菌操作:当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接触前应当遵循无菌操作,接触后及时清洁手部,对手套及衣物等定期更换,进入透析室前根据规定穿戴好衣帽、手套、口罩等。(6)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对于存在传染疾病人员调离透析室。(7)严格监测灭菌消毒情况,定期监测透析所用的游离氯、硬度;按时对透析液实施细菌培养,培养细菌指数低于200cfu/ml,对检查结果给予登记及审查。(8)完成透析治疗后,对床单物品及时更换和消毒,做好医疗器械用弃后的物品分类处理,对于传染病患者所用过的物品严格进行消毒、焚烧、隔离。(9)初次透析的患者实施各类病毒感染检查,对于存在感染疾病的患者进行专机透析、护理,严格遵循“一人一针一管”的操作,避免感染。
1.3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出现医院感染情况,为了避免统计出现误差,均由同一名医护人员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医院感染概率分别为5.56%、17.78%、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因为自身职业的因素,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所接触的时间和次数最为频繁,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整个过程,因此一旦疏忽,便可能使得医院感染发生。而如何对血液透析室及患者提供更高护理的服务,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2]。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护理理念的更新,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临床护理的趋势。同时由于在血液透析进行护理的对象较为特殊,其机体的免疫抵抗力较弱,难以抵抗外界的病毒,因此更值得我们重视[3]。
故本次对于实验组,首先成立管理小组,并落实管理制度和计划,将护理内容划分到考核项目中;其次严格遵循护理条例实施护理,确保血液室内的环境干净,对,并对室内的物品、空气定期擦拭消毒,禁止无关人员的进入;再次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穿戴好医用物品;再次对医护人员定期体检,及早的发现传染情况,并进行杜绝;最后严格监测灭菌消毒的效果,定期监测治疗室、操作台面的空气和物表;另外针对于有传染疾病的患者给予特殊的护理,对于用弃的物品及时归类或销毁,从而最大程度的杜绝感染的发生[4]。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医院感染概率分别为5.56%、17.78%、P<0.05。说明进行血透护理管理能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该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金莲顺.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19,(32):87-88.
[2]苟祥平.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8,8(9):303-304.
[3]张永蓉.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7):2659-2660.
[4]王婷婷.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