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文丽佳
[导读]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院神经内科医治的80例患者,用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维持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发生率多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中的风险,保障患者在院安全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护患纠纷
        神经内科患者对护理需求各不相同,很多患者在护理中都出现了焦虑、烦躁等情况,护患纠纷时有发生,降低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效果。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在本次研究中作为对比项,突出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优势,改善护理操作路径,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有足够的理解,并主动配合护理,减少风险事件、投诉次数等,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院神经内科医治的80例患者,用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颅内CT等检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内损伤、疾病,符合神经内科收治标准。男女比例为49:31,平均年龄为(56.39±7.84)岁。两组基线资料(P>0.05)不显示统计学意义,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
        维持常规护理:24小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对心率、呼吸频次等做重点记录,若有异常及时上报医生。护理人员要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药剂,对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要提供鼻饲、肠内营养,关注患者排泄物,预防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叮嘱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擦拭、按揉,减少皮肤疾病、肌肉萎缩等情况。还要叮嘱家属患者注意事项等内容,减少不良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时介入心理护理,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指导患者饮食、康复训练等。
1.2.2观察组
        护理风险管理:保留上组护理措施,然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①护士长和科室主任要先建立一套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然后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为每位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找到会影响护理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等,完善好护理方案,并落实,然后再详细记录所有护理事项,及时反馈,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和高年资护士为护理措施做综合评估,坚持每日做护理总结,及时减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②若是由患者方带来的风险,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是否会出现走路跌倒等风险,评估时要根据患者的肢体承重能力、患者对事物的意识及反应能力等进行,尽可能从患者入院开始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像在走廊、卫生间等安装扶手,为患者安装床栏杆、软枕等,做好地面防滑措施,为患者夜间留置不刺眼的夜灯,等等。护理人员还要积极为患者和家属介绍院内、病房情况,用耐心和贴心让患者和家属放下戒备,并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内心,提高心理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和家属遵从护理管理。③若是因为疾病造成的风险,护理人员要提前用风险评估表对可能出现的压疮等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偏瘫情况、颅脑病灶位置及神经损伤程度等判断风险程度,然后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并咨询主治医师,关注患者用药安全、日常护理、定时翻身、按揉等,叮嘱家属关注患者,并指导家属正确护理,增加每日巡房次数,减少因疾病造成的意外事件,可在病房中准备好急救措施,保障护理及时性。④若是护理人员方面的风险,就需要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护士一起负责改善,要评估护患者可能出现的管路滑落、管道不畅等风险,根据观察机器管道连接是否稳定、氧气管是否正常给氧等判断护理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内容不定时为护理人员培训,从专业知识、护理实操等方面入手,提高护理人员穿刺能力、设备检查/连接/使用、药物知识、沟通技巧、风险事件评估等专业性,保障护理人员正确处理风险事件。⑤若是环境方面的风险,需要每班护理人员认真改善,对消毒药液的刺激性、物品包污染等做风险评估,判断是否会增加院内感染率,通过加强病房、病区日常消毒等措施,减少科室内病菌,降低患者在院期间的病菌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出现的风险事件和投诉次数进行统计,分别生成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发生率多于观察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详见表1。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的病程长短不一,风险系数各不相同,对护理造成较大挑战。本次研究用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做对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和思考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评估能力,利用风险评估方式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预测,并提前做好安全保护措施,提高患者在院安全度,减少风险事件对患者痊愈的影响[1]。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护理风险管理让护理措施提前意识变强,为神经内科患者做好了安全保障,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促进患者安心休养并主动配合护理,降低投诉次数,改善护患关系。护理风险管理让护理人员更专业,减少护理操作中的失误点,让护理人员能更好的保护患者,为患者康复作出贡献[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护理风险管理让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秩序感、预防性等突出,减少科室内部患者和家属的担忧,提高家属和患者对护理操作的理解能力和配合意愿,保障护理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参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发生率多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护理优质性[3]。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中的风险,保障患者在院安全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尚蕾洁, 王洪娟, 韩真真.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9):178-179.
[2] 张颖. 护理风险管理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体会[J]. 饮食保健, 2019, 6(19):16-17.
[3] 丁红文, 丁文洁, 张美玲. 风险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05):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