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电气工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我国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引言
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电气工程中平稳运行,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定期自动化技术的类型以及应用范围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再根据电气工程的需求以及重点工作内容,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电气工程进行完美的结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控制台中对电力运输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根据电力运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电力工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优化人与人、人与设备之间的联系,将复杂的操作简单化,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协作来实现远程生产和操作。电气自动化操作系统主要存在下列几个特点:(1)设备信号处理系统将收集到的信号处理成智能设备可识别的数据语言。(2)通过信号传输系统将电气设备信号和相关设备进行联通,以实现彼此间的远程控制。(3)通过控制信号的传输,可将设备实时的运行情况反馈给控制主机,并利用系统的自动分析能力提高电气工程的生产效率。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1在电厂的具体应用
发电厂在电气工程行业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当前火水风已经成为我国的发电主力。以风力发电厂为例,风电场电气自动化的引入,可以更有效地调节风电机组,使其保持在最佳迎风位置,实现迎风角控制;其次自动化的应用会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工人在繁重的体力工作中走出来;第三自动化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工人人身伤亡事件的发生率,还起到了保证环境的作用。在提高操作精准度方面,自动化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比如火力发电单元装置中,锅炉的水位控制在没有使用自动化装置前,水位的高低总是难以调控,不是高就是低,很容易出现危险水位,使操作人员疲劳应对,采用水位控制自动化后,采用电脑操作,将操作打到自动控制挡后,当锅炉的水位低了,达到某个液位时,供水阀门自动开启,当水加到某个液位时,供水阀门自动停止,不仅提高了工人的操作精度,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电设备的保护和监测是保证发电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
2.2在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的电厂生产管理链接,通常是多层次、分层结构。同时还可以接收和监控其他相关参数,如负责电网出口的高清监控、电网整体运行状态的24h整体监控等。它可以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并将监控结果直接输出用于实施机构管理数据驱动程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厂对角色和价值的分散控制。电力自动化在电厂分布式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检测,保护和监控了整个电厂的生产管理过程,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电气工程的管理效率。
2.3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电网工作运行系统进行管理和监督,结合电力系统的电网构造,实现供电系统中发电厂、变电站、工作站、调度中心等部分的交流和连接,并通过专业的管理软件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从而提升电网调度的效率。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通过电气自动化的具体应用,加强对运行数据和参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我国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4在变电站中应用
在当前,电气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具有诸多优势,在我国电力系统不断扩展的大背景下,电力电气系统建设也在不断增大规模,积极运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电气系统运行的顺畅性与可靠性。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结构,对于电力网络稳定运行具有较大影响,在变电站电气系统中融入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由于当前变电站工程中电气系统的电压、电流情况特殊,因此对电气自动化设计有较高要求,全微机化设备已经成为当前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控制的重要构成。
3在电气工程中存在的融合缺陷
电气自动化能够非常准确地执行任务,并且能够非常迅速地对电气设备、监控电路的异常或故障作出反应,从而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根据情况作出反应。所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转离不开电气自动化。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还将传统的人工轮流值班、手动操作等落后的监测方法变得系统化、科学化。另外,将定位系统应用到自动化装置中,可以快速记录故障或异常情况发生的位置,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电气系统的继电保护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达到现代变电站的要求标准、不能负载现代电网等问题。同时,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的运行需要较大的电压和严格的运行环境,这就大大增加投入成本。此外,对于电磁辐射电气自动化装置都没有办法有效避免,就需要一些辅助设备帮助其工作,这无疑又加大了投入的成本。所以,自动化装置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但是,电气工程中还是需要用到自动化装置,可以对自动化装置进行改进和增加其使用功能,在预防作用方面加强防护,促进电气工程的安全稳定发展。
4保证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稳定运行的建议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参数或者是其他零部件的运行条件,从而保证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在设计之前需要对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来保证整个设备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完成之后,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和相关设备的维护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相关设计人员在完成初步的设计之后应当设计相关的方案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从而有效地降低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修频率。另外,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一个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较高职业水平才可以操控的技术,所以相关操作人员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利用业余时间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经验,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相关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相关操作人员在入职之后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可以在培训场地设置相关的模拟操作平台,保证这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流程,科学合理的运用自动化技术保证电气工程的稳定运行。
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推广运用能够让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能力进行根本意义上的提升,还能够保障电气工程的无障碍运行。但根据我国现代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手段进行分析,还有很多实际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因此电气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在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上充分地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各方面特点,清楚知道电气工程系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真正的应用需求,进而能够从根源处促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栩浩.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09).
[2]梁熙元.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公关,2019(3).
[3]李行健.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与创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