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废水的处理工作、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废水处理技术和水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废水处理技术;水环境保护;措施
1保护与修复我国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如今我国的工业发展速递加快,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然而在此过程中,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其中的水环境生态系统更是遇到了极多问题,这对于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而言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一些工厂在日常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往往会直接把大量污水排放至江、河、湖、海当中,其中大部分化学物质则会对上述水域的水质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依然有大部分人类没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思维,甚至依然会对各类自然资源展开大肆开采,导致水土流失范围区域与日俱增,进而使得水环境生态体系会渐渐失去原本的基本功能,最终无法满足人类需求。在水环境产生严重问题时,水质水体会慢慢恶化,流域当中的污染物质会大量淤积,使得河流湖泊等出现黑臭水体。在此大背景下,倘若人类能够充分保护水环境生态系统,则会导致整体生态环境出现全新的发展形势,这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可以使水资源再次回到澄清的状态,更能够使民众健康、生命得到可靠保障。
2废水处理技术方法的综述
2.1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并不会改变废水的化学性质,具体来说,采用晒网、格栅以及沙滤等截取废水中的颗粒物,实现水体和污染物的分离。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污染物密度的不同,对污染物进行离心、气浮和沉淀等,从而实现污染物的有效分离。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厂通常先用物理法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再采用其他方式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从而有效处理废水。在物理法中,气浮法处理效果最好,分离微小颗粒的效果非常好,常被用于含油污水隔油后的补充操作。气浮法是指向废水中注入空气,使水中形成气泡,气泡和过滤无法去除的悬浮物进行粘结,形成较大的悬浮体,在气泡的带动下,这些悬浮体会浮出水面,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分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气浮法可以分为布气、电气、化学、生物和溶气等多种方法。
2.2化学法
化学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实现水质的净化。在实际的废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会先用物理法将大型颗粒物处理掉,然后在水体中加入化学絮凝剂,使之和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物质,然后通过离析、过滤等方式将这些物质从水中分离,实现水质净化。除了这种方法以外,化学处理污水的方法还包括酸碱处理法、氧化法和电解法等。其中,酸碱法通过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来去除水中污染物;氧化法利用臭氧等强化剂来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处理,生成难溶或不溶的氧化物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电解法通过阴阳两极来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最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2.3生物膜法
在生化法中,生物膜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膜法本质上是一种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方法利用生物膜形成的固体膜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胶体物质。生物膜本质上是一种膜状的生态污泥,具有絮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微孔多的特点。它是微生物良好的生长载体,能为微生物、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生物膜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在膜上,膜上的微生物将这些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分解。
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具体工艺流程为:原水-初沉池-生物膜-二沉池-出水。使用一段时间后,生物膜会脱落进入废水中。然后在二沉池中沉淀成污泥,有效地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目前,生物膜法主要分为四种:生物转盘法、生物过滤法、生物流化床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膜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废水处理工艺,不仅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废水处理效果好。
2.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厌氧微生物主要包括发酵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目前,随着厌氧接触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滤池、厌氧附着膨胀床反应器、厌氧流化床等高速反应器的开发应用,水力停留时间显著缩短,有机负荷显著增加,污水处理效率明显提高。厌氧处理废水具有直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能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它具有污泥产量低、营养需求量小、设备简单等优点。它还可以回收沼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水资源保护措施
3.1建立科学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首先,要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督管理,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废水排放管理;其次,要加强各部门协调,根据污染容量的要求计算河流和水库所接收的污染物总量,并根据计算结果制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为水污染防治打好制度基础;做好水质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和频率,通过建立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水环境监督治理协调机制综合治理水环境;最后,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通过建立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环境,了解水环境变化规律,定期监测水质,全面了解水质信息,更好地保护水环境。
3.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监管
为更好地保护水环境,应完善相关法律,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国家要不断完善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加以扩充,删除不合理的内容,使之适应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纲要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水环境保护政策。同时,为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人民群众与其他各方应相互监督。
3.3加强废水处理,充分利用水资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城市都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来处理废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缺乏专业化、综合化的大型污水处理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废水的排放量将进一步增加。但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还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通过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污水;二是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最后,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的综合利用,对于冷却水和微污染水,经简单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3.4加强污染源监管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人们不仅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还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减少污染,因此要加强企业和日常生活中污染源的防治。一方面要利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氧气蒸煮、无氰电镀和隔膜碱性工艺。另一方面,要重点抓好大型养殖区、中小加工企业的防治,集中处理废水,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废水排放。
结论
总体而言,水环境的保护与生态修复,对于人类社会健康、长远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并且可以推动整体水环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在注重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投入到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当中,并引进先进的修复技术,不断改善水环境,确保全面保护我国日益短缺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孙天曈.水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9.
[2]程梓彧.基于河岸水环境保护的城市河岸带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