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张志刚 王峰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 张志刚 王峰
[导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在当前生态环境发展的背景下,必须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方法以及施工技术,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前言:在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之中,不免会给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之上阻碍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破坏生态系统的均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保护环境,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
        1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土地环境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或多或少会对土地环境产生影响。在建设中,必须对占用的土地进行清理,破坏该地区的花草树木、农田等。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而有些地区缺乏完备的污水和废水处理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将间接排入周边土地,会造成较小污染。住在这里的居民和动物将受到影响。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过程之中,大量土地被水淹没,进而破坏生物链,给当地环境带来一定威胁。
        1.2河流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施工要方便的因素,施工人员会对天然河道进行截流施工,这样做的话对河流环境的不利影响会得到降低,甚至产生一些有利因素,改变河流局部河段的水深和含沙量。与此同时,当水库蓄水结束的时候,河流的水位会上升,水资源蒸发量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这一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因此环流会对河流环境产生影响。在太阳的照射之下,水库的水温与河流的早期水温会有差异,这也会影响河流环境。
        1.3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变大气中水汽的成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和该地区水的覆盖面积,使该地区的空气变好,并有保湿和净化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该地区降雨增加。通过水资源的蒸发,该地区的水蒸气成分增加,降雨的机会大大增加。(2)改变降雨的分布区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后,大量的水资源被保存和保留。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附近水库的影响而产生的低温效应,通过水库蒸发的水蒸气不易在水库附近。但由于远离水利设施,降雨的增加间接改善了水库周围的气候环境,主要表现为夏季温度较低和冬季比较潮湿,这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越来越温和。
        1.4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在大自然中,生物资源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生物资源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中充分的展现出了价值和作用。工程建设实施通常会使该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并且所造成的影响是无法挽回的,很有可能会改变该地区的生物环境。一方面,影响了水生生物,妨碍了水生鱼类的繁殖,水生生物很难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最终水生鱼类就会死亡;另一方面,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使一些陆生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从而其也会影响陆生生物。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从整体来看,这一影响将有可能出现恶性循环,这将会严重威胁到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因此,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磋商发展,这就需要做好下列工作。
        2.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
        要加强宣传,使环保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中。无论是在工程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阶段,还是末期的养护管理阶段,都要贯穿环保理念,把这项工作做好。只有在思想上树立不错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采取大力措施,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之中威胁生态环境的问题。各部门要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作为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其强制性作用,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步进行,引人注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在确定工程建设区域以前,必须对各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详尽调查,综合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而做出决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存统合。
        2.2恰当规划,完善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具有前瞻性。不要被项目的切身利益所迷惑,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整个生态环境负责。工程施工后,需要专业测量队伍对施工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水文水质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彻底调查,获取精确的测量数据。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施工图。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需要进行专题讨论,综合多种意见,完善设计,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各种细节,如根据鱼的习性设计恰当的鱼道,为其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使其不因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影响自身的发展。
        2.3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减少环境破坏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减少在进行水利建设工程时产生的废物对环境造成破坏。如在骨料加工清洗等过程中,要对产生的废水进行科学处理;在施工时,需要经常在进出现场的道路上洒水防尘,防止废水排入周围环境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之中,要按照施工作业要求进行,尽量减少占用耕地、破坏河道,并在施工结束之后立即清理现场。
        2.4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引起当地水环境的变化。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必须确保它不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建设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利项目应以效益为导向,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相应视角的管理。同时,为相关的水利建设项目提供有效的保护,安排相应的定期检查人员,依法对破坏水利水电工程的人员进行处理,为生态水利建设提供完善的建设内容和约束条件。
        2.5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核算评估的结果,全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方案。在之前的补偿方案中,由于周边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比如农田、建筑物等,这一补偿时绝不可以忽略的,所以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体系,搞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当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人工养殖鱼类以及人工洄游通道等项目,确保补偿机制保持一致性、协调性,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
        2.6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各环节的管理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周边的生态环境,比如水体、地质、土壤以及噪声等各项指标,同时采取动态化的手段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监测,并且根据施工方案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要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有效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结语
        我国疆土面积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储量也十分庞大。但需要承认的是,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的干燥、少雨天气比较频繁。根据不同的年份调查,其降水量也存在相应的差异,这对于生产活动以及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人们遵循可持续、安全原则对水电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数量与规模不断提高,对于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甚至是被破坏,针对此,我们有必要围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进行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存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居舍,2019(35):8.
        [2]王冰玉,刘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科技與创新,2016,(20):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