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仍然难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混凝土结构的房建工程在施工中极其容易出现各类裂缝问题,容易导致整体房建工程不稳定,进而无法保证工程质量,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则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以此提升房建施工质量。本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工程;应用策略
前 言: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类房屋建筑正在逐渐增多,为建筑工程企业创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便利。房建工程较为系统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影响整体建设质量,且房建工程应用混凝土结构较多,如不将此类问题进行处理,极有可能导致房屋坍塌。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则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对顶板和地下室实施合理化布置,以保障房屋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后续建筑维护与保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念
房屋建筑工程对于稳定程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准确落实后浇带技术的处理和应用,以满足实际的建设稳定度需求。除此之外,需要在各类结构中预留出一定的宽度,此预留宽度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再向其中加入混凝土,此类混凝土带可以适应气候变化,且可以适应当前地区的环境变化,后浇带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收缩,以此提高工程的建设效果。一般在房屋建筑施工作业中,后浇带的形式主要分析三种,且这三种后浇带可以分别解决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不同问题,如主楼与底层裙房间的差异、温度应力减少、凝土收缩变形等问题,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与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二、后浇带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一)施工人员操作管理与控制
在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作业中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和管理控制方面加以关注,在保证其人身安全基础上进行规范操作,以此使后续后浇带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进而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防水预防措施
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分析,通常会由于对后浇带的处理不够科学合理而导致建筑结构出现渗漏的情况,为后续的施工作业有着极大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需要在实际适应用中设计后浇带的防水措施,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详见表1。
表1.防水预防措施
序号 防水预防措施
(1) 采用二次真讨伐,提升后浇带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其界面的结合力。
(2) 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实施浇筑作业。
(3) 采用钢丝刷清理接缝面并实施凿毛作业,这些需要在施工之前进行。
(4) 在后浇带在建设中应有效利用止水带,并涂刷聚合物水泥涂料[2]。
(5) 关于在后浇带界面位置设置的一些材料或者涂料需要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和国家标准要求。
(三)后浇带的成品保护措施
对于后浇带成品的保护质量而言,其对房建工程整体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后浇带钢筋会长期暴露在环境中,因此应对后浇带的预留钢筋涂刷防锈漆,首先在现场后浇带位置给予正确的标识,以标识对后浇带进行保护,在后浇带两侧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容易产生金属腐蚀问题,所以应当利用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渗透至后浇带中。
后浇带模板支设完成之后不得随意调整,且实际应用中严禁扰动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
因此,为满足施工的具体结构,需要在两侧混凝土的强度满足工程实际需求使进行拆除模板处理,并且需要在后浇带边缘2m范围内部进行架体的拆除作业。最后,等到后浇带两侧的基础底板和平台浇筑之后,需要在其两侧砌筑砖带,基本高度为60mm,宽度为120mm。然后利用1∶2比例的水泥砂浆将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区域涂抹成圆弧状,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者彩条布,然后再加上一层竹夹板,保证后续的后浇带内部没有任何结构的漏浆问题或者杂物问题出现[3]。
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山东省某工程建设于市区内,该工程整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39743.76m2,建筑安全等级为一级,总规划面积为69862.4m2。该项目总计建有五处楼盘,且每处楼盘都包含地下室及商品住宅。下面以该工程为例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后浇带支撑体系的建立
后浇带支撑体系需要采用上下可调支撑,以此来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如果后浇带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会造成梁板的上部产生裂缝和后浇带下挠的问题,甚至会使顶板的位置下沉,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着重注意此类问题。首先,需要保证后浇带两侧保留受荷支撑要高于2排,并且排与排之间的距离要小于1m。其次,如果遇到后浇带断开的情况,需要设置其他支撑,且在支撑拆除之后需要进行全面检查,以此保证后浇带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应当在水平方面设置拉结,且对于后浇带需要合理保留有需要的围堰,进而使后浇带更加稳定。最后,需要结合施工图纸和现场的轴线定位将模板的安装尺寸明确,保障模板的连接处密实,并且有着牢固支撑的作用。
(二)后浇带中的平面布置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需要在较小的区域内实施,而对于地下室而言,需要将其设置在形体变化的交界位置,而对于房建楼面而言,需要结合温差的降低和应力的收缩为主要条件进行。在后浇带施工作业中应当保证合理的间距,并且在矩形结构建筑中,后浇带的间距一般保持在30cm到40cm之间,宽度一般在700mm到1000mm之间,进而在满足结构构造的相关要求基础上便于后期的施工操作[4]。
(三)后浇带的钢筋处理工作
后浇带的钢筋处理工作会严重影响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因此应对此类问题加大关注力度。在后浇带中,必须将梁板受力钢筋断开,并且保证筏板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随后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处理受力主筋,在实施钢筋绑扎时,需要增加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垫块,同时需要保证后浇带的加筋数量符合规定要求,且用量和马凳的用量不可以超过预期数值,通常情况下钢筋率应<30%。钢筋的网片高度与保护层需要进一步明确,同时后浇带范围内部的垫块和马凳也应当密实放置。如果在后浇带设计中,需要附加钢筋,一般都会在绑扎后浇带两侧钢筋时一同将附加钢筋绑扎。
(四)后浇带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对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作业中,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过程十分重要,其质量的控制对于整个施工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应当将混凝土的强度块和抗渗强度试块留置,然后将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之后再实施浇筑作业,并且需要采用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最后限制其膨胀率和相关指标,使其满足具体需求。其次,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并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润湿>24h。最后,在通常情况需要下,混凝土应当分层振捣,并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收缩后浇带,后浇带收缩实践需要>50d。
结束语:
在实际后浇带施工作业中,需要将其中存在的垃圾和一些无用物质清除掉,面层位置出现的松动砂石和浮浆需要实施凿毛处理,以此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滨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132.
[2]吴文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6):22-23.
[3]范秋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地产,2019(21):147-148.
[4]毛峰.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