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张宏伟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张宏伟
[导读]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我国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中,公路体系的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 要: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我国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中,公路体系的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路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是整个公路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路面的各种质量问题,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还能大幅度的降低公路的投资成本,促进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重要作用
        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在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病害前进行预防性管理,尽量减少公路沥青路面问题的出现。当前,一般公路在投入使用5年后开始进行预防性养护,对此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公路实际情况决定何时开始预防性养护,按照系统规范的养护流程,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和耐久性加以保持[1],对于不同地方沥青路面使用现状采取专业化技术,降低公路多次施工养护的成本。
        预防性养护技术遵循预防性、合理性和机械化等原则,有效处理沥青路面出现的小问题,及时修补破损处,预防病害问题的进一步严重。预防性养护原则是指在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在17%左右时进行养护,不仅养护效果显著,同时还可延长使用寿命。因此要定期检查公路沥青路面的实际情况,掌握各项性能的投入使用阶段,每间隔一段时间观察沥青路面的各项指标变化。
        养护时机一定要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统计各项评估数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养护时间,可有效降低养护工作的费用成本。预防性养护技术通过保护沥青路面,控制了微小病害的恶化蔓延,减少维修费用,提高了整个公路工程质量。当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都以机械作业方式为主,因此使用的公路设备和养护技术机械化水平高,保证了养护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取得最佳的养护效果。
2沥青路面常见的一些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2.1出现路面开裂的问题
        在沥青路面常见的问题中,路面出现裂缝是最为常见的一类问题,根据路面开裂的不同形式,可以将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状裂缝等,其中,形成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出现路基沉降、荷载疲劳以及水损坏的情况;形成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公路的路基出现差异沉降的现象、沥青出现温缩裂缝等;形成网状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对沥青路面的纵向裂缝以及横向裂缝问题处理不当,从而使路面开裂速度加快形成网状裂缝,与此同时,长期的超载运行以及沥青老化也是形成网状裂缝的主要原因[2]。
2.2出现坑槽问题
        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现象也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造成坑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沥青路面出现积水的同时车辆超载运行,两者共同作用下,使水进入沥青路面的结构空隙中,并且在动水压和真空泵的吸附作用下,使水分长期存在集料界面和沥青之间,从而使沥青混合料松散、集料脱离,最终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坑槽问题。
2.3出现车辙问题
        沥青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还有车辙现象,当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现象时,会严重的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程度,从而给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形成车辙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公路的基层施工不符合标准、沥青材料受温度的影响稳定性下降、车辆长期超载行驶等都会使沥青路面出现车辙问题。
2.4沥青路面出现泛油的现象
        所谓的泛油现象就是指路面的沥青出现上移的情况,从而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沥青膜,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沥青路面的防滑性下降,从而给行驶的车辆安全造成影响。形成沥青路面泛油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进行路面的铺设过程中,沥青的用量较多;其次,沥青的混合料配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情况。

这些原因都有可能使沥青路面在铺设完成后形成泛油现象。
3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3.1 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技术是在常温条件下实施的, 使得配置好的乳化沥青及添加剂等物质能够在合理的配合比基础上获取适当的混合料, 在人工或机械等基础上促使其均匀地在公路沥青路面上均摊, 形成3~10mm的薄层, 从而有效实施路面小裂缝密封, 在有效缓解路面老化和松散及裂缝等方面也存在有利影响。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过程中, 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主要是细封层、中封层、粗封层等技术。这些技术在应用的时候, 主要是在中小流量的路面中和气温条件为温暖及日温差比较小的环境中得到更好应用, 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 需要明确公路路面中存在严重的车辙及明显的疲劳度和路面温度裂缝严重等情况, 并不适合使用稀浆封层的方式[4]。
3.2 微表处养护技术
        微表处养护技术在应用的时候, 通常是在黏结料与改性沥青结合的方式基础上加以探索实践的, 在摊铺设备进行摊铺处理病害的过程中, 病害处理的效果较为显著。由于施工成本比较低, 施工进度比较快等特点, 微表处养护技术在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充分利用微表处养护技术的时候, 能够较快改善原沥青路面的平整程度, 从而使得路面防水性和抗滑性等特点更加突出。在公路沥青路面摊铺的时候, 由于微表处的稀浆封层机械配置主要呈现出“V”形的摊铺槽, 在摊铺的时候各种物料也会随着“V”形得到进料摊铺处理, 在车辙槽上预留相关的拱度, 使其能够在碾压的过程中对车辙填平处理。
        通常情况下, 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主要使用微表处技术进行处理, 这一技术在应用的时候效果比较显著。根据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情况, 在进行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处理的时候, 对较深车辙摊铺的时候要上层摊铺1d后实施下沉碾压处理, 并且预留出一定的拱度, 使其能够和路面保持相同的高度, 属于应用效果较好的养护技术, 这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短期施工和节约养护资金等优点。
3.3 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沥青路面在一定阶段的应用之后, 也会发生骨料损失和龟裂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公路沥青路面渗水现象发生的几率。在雨季, 路面的雨水也会随着裂缝影响公路路基, 对公路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这一阶段中, 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且费用相对较低。雾封层养护技术是在沥青面层上喷射改性乳化沥青, 从而有效控制公路沥青路面病害, 防止公路沥青路面受到雨水的侵蚀, 对公路提供必要保护[5]。
3.4 局部修补预防性养护技术
        局部修补预防性养护是对沥青路面出现的小面积塌陷和路面网裂等病害问题实施有效解决的措施, 利用切割机或是破碎机等设备对修补的部分进行切割, 将病害路面的杂质进行有效清除, 随后将乳化沥青涂刷在基层, 利用干沥青平填处理。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过程中, 如果厚度高于10cm, 就可以使用分层摊铺碾压的方式和新旧混合料配合施工的方式实施处理, 以有效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沥青路面长时间使用中不断出现各种病害,为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应定期对沥青路面开展预防性养护,及时发现微小病害,并针对不同病害采取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有助于节省施工成本,从而取得良好的路面养护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延中.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1):170-171.
[2]张旭东,李永明,吴涛,等.雷诺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材料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6):20-24.
[3]吴卫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研究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8,534(22):152-153.
[4]乔杰.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6):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