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加快了城市的建设,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除了关注建筑自身的节能性,也开始关注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后发现,要想有效地提升建筑的节能性、环保性,应对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影响。本文从绿色技术入手,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就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设计进行优化,以期能有效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设计;优化;结合
引言
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严重,社会公众逐渐重视起相关问题,思考解决方式和问题特征。建筑行业作为相关问题的重点行业之一,在建筑行业生产施工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资金资源浪费,并且建筑行业的逐渐增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企业生存经营压力较大,经济成本成了主要考虑的生产施工限制因素,粗放型经济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能源浪费是大量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必然。现阶段,绿色建筑技术逐渐融入建筑设计中,促进节能减排,不仅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保障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绿色建筑符合全面、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建设与和谐发展。
1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是粗放式发展状态,其能源消耗大概是欧美地区的 3 倍左右。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数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 1/3,每年却因烧制实心粘土砖毁田约 12 万亩;人均水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 1/4,因非节能卫生洁具产生的耗水量却高出欧美地区耗水量 30%,而污水回用率不足发达国家的25%;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消耗量更是高出欧美国家的
10~30%。因此,为了我国的建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降低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发展模式由粗放型转化为精细化,促进绿色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高效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对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时应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体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区域水源节约、建筑材料的二次利用以及建筑所在地的土地规划等。
2.2 地域性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间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资源含有量以及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在使用绿色建筑设计时应根据该地区的地域条件合理的使用。
2.3 协同性原则
从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就是一项普通的工程建筑,但是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可以为人们创建更加和谐的、绿色的生存环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建筑的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与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建筑与环境间可以做到协同性发展。
3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3.1 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更好建设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想要使后一代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绿色技术和相关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减少一定的建筑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能源的浪费现象做到有效避免或减少,促进节约型社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建设。
3.2 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目前,就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日益提升,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于建筑风格的要求标准变得越来越高。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提出和实施,不仅提高了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而且打破了传统建筑发展体制的限制,推动着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从目前的规划中可以看到,预计到2050 年为止,我国的城市化率必须由以往的30%上升到70%~80%,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城市化率每年必须上涨1%左右,这样到2050年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城市的建设量都将会带给人们惊人的一幕。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将绿色建筑技术做到有效应用,以此来减少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理想发展目标的实现。
4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的措施
4.1 前期规划阶段技术的优化设计与结合
在绿色建筑的前期设计阶段,设计师因对建筑地点周围的环境做出细致的分析,例如:气候条件、地势特征等对建筑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对绿色建筑的布局以及朝向问题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由于建筑项目的投资大工期长,再加上绿色建筑增加了许多高科技技术,一旦前期设计规划出现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设计一旦定型就很难能再对其进行修改、完善。因此通过对前期规划阶段过程中相关方案的优化设计,可以在设计定型前更好的对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此外,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开始修建前,应该结合建筑地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的地势条件,对建筑物的形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并且通过电脑模型分析优化建筑的日照面积、时间等保证建筑物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4.2 气温适应性与环境保护的设计优化与结合
建筑物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其保湿、隔热等功能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对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的优化中,也应对其相应的设计方面进分析。这就要求绿色建筑的设计师在设计师要考虑到不同建筑地区的气候条件,并针对气温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设计方案的调整。实际上,在绿色建筑的过程之中,气候条件应是其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一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难题。因此,设计师在气候条件的相应优化设计,利用高科技手段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优化设计。过对气温适应性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相应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将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此外,因为绿色建筑在其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如:空间结构、经济投入等,
在其优化设计中都应该考虑到。
4.3 建筑形态设计与节能设计的相关优化与结合
绿色建筑设计所涉及的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设计方法一般都是以经验作为分析的标准,但是绿色建筑设计采用了更为准确的化分析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量化分析的方法为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计算机的量化分析模型可以对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做出具体的数据分析,从而绿色建筑技术可以优化能源消耗方面的设计,实现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建筑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实现绿色建筑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通过建筑智能技术对建筑形态设计与节能设计方面进行相应的优化与结合,可以使绿色建筑水平更加精细化。
4.4 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理念认识
首先,应进一步拓展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积极地借鉴国外绿色建筑技术中的优点并将其精髓引入,再与我国的实际环境相结合使其更加适应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建筑、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一些特殊地区、特殊环境的建筑工程更应充分地将绿色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其可以更加适应建筑所在地的条件;其次,根据本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路线进行有效的调整。绿色建筑中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各城市建设中的单独个体并且其功能系统独立性较强,从技术层面上看绿色建筑技术属于独立的系统,在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系统构建时应从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方面进行统一的考量,为后续使用提供便利。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技术融入建筑设计现阶段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需要就实践成功案例和实际施工经验不断总结、学习,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策略,现阶段,需要就影响建筑设计的具体影响因素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促进现代建筑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泽平.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2.
[2]钟梓屿.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居业,2019(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