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达标,需要我们预防因现浇混凝土裂缝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加大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控制,结合自身的施工条件,结合建筑设计理念,使用合规达标的混凝土材料,加强配筋力度,本文就建筑工程技术中现浇混凝土质量问题预控及处置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现浇混凝土;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在某些情况下,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裂缝是正常现象,如在不影响建筑物结构承重、负荷的情况下,小于0.05mm裂缝的危害基本上微乎其微,其不属于影响结构的裂缝类型,属于收缩裂缝的一种。收缩裂缝是来自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所产生的,因为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失水,体积发生变化而收缩产生的内部裂缝。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天气炎热而失水较快是导致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水泥在水化热过程中水份蒸发较快、高温下产生的混凝土表面断裂现象。形成不规则的裂缝,给建筑物结构不会造成不利影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因其承重构件承重过重、负荷过大,产生超载裂缝;如果剪力过大,那么超载裂缝产生的形状是以上部向下部的方向进行延伸,呈现斜向方式;一般情况下,裂缝所呈现的是垂直的纵向细缝,但是,如果因为内部的构件位置受到了很大的弯矩压力,那么裂缝的延伸方向就是相反的。
1背景技术
1.1 材料使用不当引起的裂缝
除了收缩、超载会引起裂缝,材料使用不当也会引起裂缝,例如原材料大小、掺量、颗粒集配、配合比不当,都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其中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①骨料是引起水泥石收缩的重要因素,要想使混凝土的收缩减少,那么就需要加大骨料的粒径、并降低砂率、匹配好良好的颗粒集配;骨料相关的吸水率对现浇板的硬度、刚度及可压缩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骨料对于水泥产生的压缩系数小,那么骨料的吸水率大一些,现浇板的收缩也会变大;除此之外,用水量、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灰浆比等因素也会造成裂缝的产生;②粉煤灰的表面积较小,粉煤灰掺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功能,如果掺量增加,那么收缩会减小,不易产生裂缝
1.2因气候原因所造成的裂缝
由于材料的种类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如果外部天气过于炎热,那么不同的材料会因为应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果这种应力反应超过材料的承重、负荷的最大极限,那么就会造成裂缝的产生;由于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使用不同种材料,而每种材料的膨胀系数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温度一样,两种材料也会因为自身的材质、温差问题而产生剪力,当发生应力大于剪力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裂缝。
2.现浇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2.1结构设计控制措施
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由于自身预应力、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结构断面突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构件应力太过集中,那么就会产生裂缝。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裂缝的产生,可以使用梁板结构,并且提升梁板构件的强度及刚度,以有效减少应力突变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通过减少楼板开洞形成的细腰现象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筋配置,如果钢筋数量太少或者钢筋过大、过粗等不符合房屋结构设计的情况,那么后期很容易产生现浇混凝土裂缝。因此,在进行钢筋选择的时候,需要结合房屋结构设计的需求,并且选择合适的墙板、楼面等薄壁构件的钢筋配置。
在进行初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混凝土裂缝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因此,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收缩的情况,需要在初步设计的时候,有计划性的使用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技术,即掺加合适分量的膨胀剂进行中和,避免出现混凝土收缩情况。
在初步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混凝土构件可能出现的各类收缩变形情况考虑在内。首先,初步结构设计,需要做到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并且从房屋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关的计算,设计出一套兼具实用、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确保房屋建筑结构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可以有效应对裂缝、变形等情况。其次,需要针对房屋建设中出现的裂缝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处理和设计,例如,对于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裂缝,可以通过使用“放”与“抗”的原则,进行有效预防;其中,“抗”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加强混凝土对抗变形、避免裂缝产生等性能,还可以提高其抗拉伸能力,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增加配筋以实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多情况下,为了有效避免房屋建筑结构出现裂缝,会在梁侧增加一部分纵向的钢筋,在屋面板角部增设相应的双向钢筋网,并在砖混结构的楼面板设置圈梁,以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抗裂缝能力。
2.2选材和配合比设计措施
选择符合房屋建筑要求的混凝土、水泥等原材料,包括其品牌、等级、性能等方面都要考虑在内。在选择含砂量配比的时候,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选择品质优良的砂、石等原材料,并确保在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时候,设计合理的水灰比、砂率等比例,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保水性不良等问题。在进行添加掺和料、外加剂的时候,不可进行盲目添加,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数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由于水泥在施工中的使用量是非常大的,因此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那么水泥浆体积也会随着增加,坍落度也会变大,收缩也会呈现变大的趋势,所以,在进行配比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需要正确使用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根据需要实现的不同膨胀效果,选择添加不同种类、性能的膨胀剂,并且控制合理的掺和数量。
2.3结构配筋设计措施
在混凝土结构材料中,存在着非均匀性特征,因此,在拉力作用下,相关的截面会产生不同类别、大量的不规则的应力集中点,如果这些应力集中点积累到一定的高度和强度,那么就会发生变形的情况,如果变形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持续加重,那么最终就会出现裂缝;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变形和裂缝的产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配筋数量,一方面可以实现降低混凝土内应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增加混凝土出现裂缝,可以进一步增加了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效果。
3结论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达标,需要我们预防因现浇混凝土裂缝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加大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控制,结合自身的施工条件,结合建筑设计理念,使用合规达标的混凝土材料,加强配筋力度,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可能,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使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亮,李麟.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思考[J].房地产导房地产导刊刊,,2018((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