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重力式码头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张明
[导读]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大背景下,水运技术的发展需求也在日益提高,这也直接导致了港口码头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加,工程规模的不断加大。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大背景下,水运技术的发展需求也在日益提高,这也直接导致了港口码头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加,工程规模的不断加大。实际上在当前港口码头的建设作业中,重力式码头的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因为重力式码头本身施工简单、载重量较大且建成后较为坚固耐用。所以对于当前港口建设工作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围绕重力式码头的建设,加强相关技术层面的优化与探索也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重力式码头;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重力式施工码头对于较大的地面荷载以及船舶荷载具有较大的承受能力,该码头构造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港口项目中,在开展重力式码头工程作业中,经常会出现技术性问题,导致工程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探讨重力式码头施工的技术要点。
1港口重力式码头的基本结构
        相比于传统的码头结构,承载能力的不同也是重力式码头的优势与差异所在。重力式码头能够承载来自于后方以及上方的重量,之所以具备这样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码头自身重量的支持。所以说重力式码头也可以在不借助其他结构支撑的条件下完成对重量的有效支撑,继而保证码头结构的稳定与运转。所以在面对一些地层较薄且地质较软的地基时,为了保证码头建设的坚固耐用,重力式码头的建设便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对于重力式码头而言,其结构形式划分的主要依据便是码头的墙体身部结构。就重力式码头自身结构而言,其所有的设备安装都是为了确保停靠港口的船只能够稳定有序的进行作业。除此之外,便于港口货物的装卸也是码头建设的重要目标,因码头的胸墙以及墙身设计都是服务于码头外部重力的卸载,所以重力式码头在设计之初便具有方便码头机械安装、避免出现沉降等优势。
2港口重力式码头的施工特点
        重力式码头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重力式码头建设需要应用的各种构建在质量和体积方面都十分巨大,其保证了重力式码头的牢固性和耐久性,不需要经常性维修,有效的节省了维修成本。第二,重力式码头选择的地基主要为岩石和沙质地,这些位置石料相对丰富或者价格相对变异,极大的减少了重力式码头的溅射成本。第三,重力式码头通常会配置有大型水陆起重设备,有助于货物的装卸,缩短了货物装卸的时间,有助于推重工程建设的速度。第四,重力式码头对于施工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务必分工精细,小心谨慎,以防码头出现质量问题。
3施工控制及工艺要点
        3.1基槽开挖施工重点
        基槽的施工是重力式码头地基建设的重要环节,基槽开挖的质量与效率,也将直接影响到重力式码头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可以说,基槽的施工是重力式码头建设的基础,也是决定码头使用年限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在基槽施工的过程中,也需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以此来保证其施工质量与效率。基槽开挖的深度与宽度是决定基槽开挖作业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要确保具体的施工标准要与施工规范相吻合。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误差值。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挖泥的误差宽度控制在三米之内,实际的深度也不可多于设计预期值的零点二米。在基槽开挖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认真的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结合施工现场的条件去选择和规划相关的机械设备运用。在基槽挖掘结束之后,便要组织开展相应的验收环节。建设施工企业要做好验收前的准备工作,优化协调不同的部门,联系设计部门、监管部门以及施工部门一同开展工程的验收工作,以此来进一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抛基床抛石
        基槽施工达到规定标准后可以对基床抛石进行建设,相关技术操作是:首先清除基槽内淤泥,对地基表面进行填平。如果有需要,将一层垫层铺设在地基上,厚度是50cm。

然后再基槽底层铺设第一层抛石基床,厚度是1m,加以巩固并且对工程进行审查。然后,再次对抛石基床展开施工,到计划的顶标高为止。基床抛石施工一定要在基槽检验完成后开展,对淤泥进行处理。若地基承重力超过基床顶面应力,则抛石层厚度要≥0.5m,因此本项目的基床抛石施工厚度要达到至少0.5m。块石由周边采石场获取,块石规格大小是10~100kg,内部应有开裂和风化。巩固基床之后,其饱水抗压强度至少要达到50MPa,不能够小于这个数值。在施工时,检测工作利用水陀打水,整个过程了解抛石面变化状态,留意水流快慢和方向,保证有一定的沉降量,通过分析潮汐水位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船只位置。
        3.3码头沉箱预制
        沉箱是码头很关键的部件之一,该标段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沉箱,其类别主要有方形和圆形沉箱,其中方形10个,圆形16个。沉箱预制分为几个板块,其中有钢筋混凝土板块和模板施工等。在开始预制沉箱之前,将规格、数目和质量水平展开复合,依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浇筑混凝土的顺序是先从底板开始到侧壁,然后到隔墙。广泛使用的工艺是一次连续浇筑,然而由于该项目沉箱高度大,依据分层的方法对其浇筑。浇筑完混凝土后,马上洒水维护,等到混凝土强度到了规定数值时才可以对模板进行拆解。此后还应当维持10d的维护,保证其不会产生开裂。
        3.4安装预制沉箱施工重点
        安装预制沉箱环节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与经验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为了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施工人员需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高度的耐心,作为项目的管理部门也应该做好相关单位的协调与沟通,确保施工各部门能够团结一致,一并完成好沉箱的安装作业。
        3.6胸墙和上部构造
        重力式码头的上部构建对于项目的质量十分关键,对于胸墙等作业需要在稳定空心方块和后方棱体沉降后再进行。胸墙为体积较大的混泥土,在施工是需要关注水化热造成的裂纹情况,需要选择硅酸盐高标号水泥,其水化热低,混泥土搅拌作业时需要确保原材料处于低温状态,选择低温凉水搅拌,确保分段合理。根据下部构造的沉降量确定对胸墙预留沉降量与后倾量。最后就是轨道梁的沉降预留量,由于前后轨道梁均在棱体上,所以后轨道梁的沉降量更大,为了确保质量,后轨道梁的预留沉降两位5~6cm。
结束语
        港口码头的建设事关国计民生,是促进国家发展以及市场繁荣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港口码头建设的需求也愈发的旺盛。作为新时期的港口人,应更加重视新时期码头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码头结构的稳定性,切实扩大码头的建设规模。促进港口企业不断向深水的未来发展。重力式码头的建设因其自身的特点而饱受关注,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因为其诸多优点而备受青睐。本文以此重力式码头建设为基础,围绕重力式码头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相关难题展开探索,希望能够通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今后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升级提供帮助,继而对我国水运事业的高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楚藩.重力式码头建设中的抛石棱体分层强夯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9(21):56-57.
[2]许泽文.港口重力式码头施工技术要点[J].珠江水运,2019(15):78-79.
[3]胡晨,杨玲.重力式方块码头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珠江水运,2019(07):37-38.
[4]王波,王建.港口重力式码头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人民交通,2019(04):72.
[5]刘思阳,孟祥成.重力式方块码头施工工艺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11):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