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 山东菏泽 274100)
摘要:由于当前全球电气化程度的提升,电气工程行业也变为了不同国家专业人士极为注重的焦点行业,在高校教育中也视为一级学科而存在。现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均与电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电能的出现让社会的发展变得更为迅速、便利与干净,小到我们平时使用的电动车与电动汽车,大到工业生产中需应用的各种电气设施,电能已对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的融合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
引言
着眼于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领域是十分广大的,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到电气工程中,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精准控制,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的发生,只有不断进行实践,才能不断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
1电气自动化概述
在电力工业生产环节中,使用电脑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电力终端,对整个生产过程加以收集、监督、控管、改进,达成合理性、安全性的提高与生产流程简化集约、效率提升等目标,此类融合领先技术的电力工业控制法即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软硬件是自动化技术中极为关键的构成要素,目前在电力工业行业使用了不同的硬件设施,包括终端设施、PLC设备、空气开关、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继电装置、电子式互感器等,在硬件组成的前提下,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构成了各种应用软件。
2电气自动化中所使用的技术
2.1远程监控技术
电气自动化的实现可以使在没有人的参与下对一些机器设备及生产过程进行检测、信息处理等工作。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运用了运程监控技术,可以利用一台计算机对其他的设备进行控制,因此在电气自动化中所使用的计算机需要具备可靠性、双向性及实时性的特点,从而充分发挥远程监控技术的作用。远程监控系统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不仅减少了电缆的使用、人工及材料的费用,还可以使电气工程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在保证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成本。但是远程监控技术只能使用在较小的电气系统中,这是因为远程监控系统需要的信号是比较强的,所以在信号比较差的情况下,该项技术就无法使用。
2.2集中式监控技术
在使用电气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监控整个系统中的所有项目,因此电气自动化中会使用的集中式监控技术,该项技术具备多种优点,不仅容易操作与维护,并且要求也是比较少的,因此该项技术目前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广泛使用。在传统的电气工程中会需要较多的处理器去进行分散监控,会使用到较多的电缆,不仅增加了成本,还更容易发生事故,如果改用集中式监控技术,会减少这些问题,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更好的满足工程的要求。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分析
3.1与管理工作的融合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逐渐将其应用在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上。电气自动化与电气系统的融合可以在没有人的参与下监控电力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维护,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还增加设备的使用的寿命。传统的电力管理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经常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更多的错误,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还需要一一排查原因,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升了电气工程管理工作水平。
3.2与配电网的融合运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配电网融合运用中,采用了国际公认的最低标准———公共信息模型。输电网络采用理论算法,将实际运行与先进的应用软件相结合。
在负荷预测过程中加入人工智能的算法,利用配电网的递归虚拟流算法,最后完成计算。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系统中的重大突破体现在先进的应用软件、信息配网一体化、中低压网数字化和配网模式等方面,有效地解决了配网载体的衰落、路由等技术问题,主要是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载波接收和接收的灵敏度。
3.3继电保护装置中的融合应用
电气工程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电网系统的构建,而且要关注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定,以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率,规避系统故障引发的电网全面瘫痪情况。而继电保护装置也需要电气自动化的远程监控技术对电网系统进行动态性检测,精准检测设备和系统的参数和数据指标,并对不可控因素及风险因素给予综合评估。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全面渗透,优化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结构,并辅助继电保护装置遭遇风险及时切断线路、发出警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4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融合效果提升的措施
4.1转变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服务理念
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的融合,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如人工操控、人工检测等,应当转向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服务层面。一方面加大对自动化技术的投资,增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逐步优化操控系统和管理模式,完善自动化技术融合的硬件设施等。另一方面培养和引进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员工的整体培训,大力宣传电气自动化理念,结合“以员工为本”的价值导向,促进员工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融合,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同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以及工程系统运行效能。
4.2拓展开放性和系统性的自动化技术平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的融合,需要一些硬性条件的支撑,除先进的设备外,还需要专业性平台建设。而技术平台的建设与优化,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数据、信息传递的畅通性,而且能够节约能源,规避资源浪费环节,实现电气工程的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在构建系统性自动化技术平台后,还需要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平台的稳定、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监管,实现平台动态升级和操控。
4.3保证较高的安全水平
电力系统如果长时间在室外运行,将大大提升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结合造成事故几率要素的差异,能够分成内部要素,包括设施的内部问题和职工操作运行状况不佳等,外部要素包括自然条件、雷雨等气候问题。电力系统事故必须要求电力系统拥有较强的抗打击能力,而调度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一个系统的抗打击能力,基本上我们将提升抗打击能力也叫做是提高安全运行能力。调度工作在安排电脑后,拥有较多的数据处理水平,在负载变更的状况下可以达成预想事故的及时解释。
5未来发展大趋势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行业发展中的渗透,会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拓展而不断革新。其中技术层面会以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基础,实现全面智能化和自动化,使单一性技术向多元化结构升级与改革,自动化技术覆盖到电气工程的各个层面和流程中。远程监控技术会应用到各种规模电气工程中,实现无死角、实时监控。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融合下,还会衍射出更多元化、先进的智能产品,覆盖到大市场中,并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自动化产品和智能产品的质量、功能与价值也会随之优化。
结束语
电气系统是电机驱动、加热器、电源照明和提供电能的设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电气工程总是很复杂,依赖于数千个元件和数千的电缆,是每一个工厂的核心部分,在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电气系统的就越来越复杂,大型加工厂依赖于自动化系统来进行高效和安全的运作,自动化系统通常以快速、可预测和可靠的方式响应成千上万的信号。
参考文献:
[1]王鹏凯.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05):230-231.
[2]孟宁,刘晔.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194.
[3]邓核.电气自动化中电气工程的融合应用[J].低碳世界,2018(0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