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配电线路是整个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输配电线不仅路线较长,而且分布范围较广,涉及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容易在运行过程产生故障,从而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可以说,输配电线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运行质量。因此,为了确保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分析与探究输配电线路系统管理与设备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输配电线路;管理;设备维护
引言
我国的电力系统真正的走入百姓的家庭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在那个时期对于未来的规划非常的有局限性,考虑的问题有些片面。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今天的很多的电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应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的分析,并且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今天研究的输电方面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1.输配电线路的特征以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1.1输配电线路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其中包含高寒、高海拔的地区以及冬季严寒、夏季酷暑且温差较大的地区等,这些地区的线路建设和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难度都非常大。
1.2现代的输配电线路中应用的塔架和杆塔都比较高,宽度也较大,因此,其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随着输电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我们所使用的绝缘子串不断加长,同时,绝缘子片的数量和吨位都随之增大,所占用的通道面积越来越大。
1.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输配电线路的输送量也在与日俱增,且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输配电系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确保输配电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
1.4当今社会的输配电系统中使用的大多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这就对输配电线路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因为当代输配电线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在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疑难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随着输配电线路的宽度、高度和档距不断增加,其出现绕击和雷击的概率越来越大,所以,防雷工作成为了当今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问题。b.对于输配电线路中处于湿陷性场地的的部分和容易出现塔架基础破损、地面下陷和摹面不平等情况,一旦遇到大暴雨或者河水的冲刷,就很可能出现防沉土下陷进而导致散水坡损坏,为线路的运行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c.如今的输配电线路塔架高度提高,空气中的液态水分的含量随着高度的提升也在提高,使得单位时间内向线路上疏松的冷却水滴量大大增加。
2.加强输配电线路管理与设备维护的主要策略
2.1严格规范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程序
规范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程序,首先必须严格规范输配电线路的现场作业程序,认真落实现场作业安全措施,确保输配电线路的生产程序规范可控。在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规范管理人员行为,切实避免因管理人员的失误导致的安全问题,将因管理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问题降到最低水平。
为规范输配电线路管理,电力企业应针对所有的操作项目,建立操作层面的标准化管理系统,确保输配电线路管理的规范化;其次,要严格规范标准化作业程序,制定排查措施,严格作业流程,量化作业参数,确保整个作业程序的标准化操作,确保标准化检查、作业、管理,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操作程序,尽最大可能降低职工违章操作,保证输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2.2针对输电线路展开多元化的巡视工作
输电线路巡视是目前电力管理系统当中主要采用的运行维护措施,通过开展严密、细致的巡视工作,能够帮助管理部门快速发现输电线路存在的潜在问题,形成应对、解决策略和措施。目前电力管理工作当中,常见的巡视策略主要分为正常巡视、故障巡视以及特殊情况巡视。其中正常巡视一般为周期巡视,管理部门设定巡视检查周期,安排专门人员对所辖输电线路展开巡视工作,巡视内容主要包括线路设备、线路保护区等方面的运行情况;故障巡视是指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所开展的应急巡视方式,巡视人员需要首先查明故障发生位置和故障情况,通过现场信息调研的方式对故障产生原因、故障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故障处理策略进行分析和方案制定,保证故障问题的快速解决;特殊巡视是指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巡视策略,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受到外力干扰,无法开展正常巡视时,管理单位可以要求巡视人员利用夜间巡视、防外力破坏巡视等方式,开展对于线路的巡视工作。随着技术手段和管理需求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当中的巡视工作方式和开展方法也应当有所创新,使其能够与输电安全相协调。笔者提出输电线路运维巡视工作可以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技术创新方面,传统人工巡视方式存在效率低、安全性不足等问题,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打造远程巡视系统,系统内部通过借助传感器实现对于故障信息的获取,再由系统终端处理器做出故障识别和故障判断。信息系统应用下的故障处理相较于传统人工处理方式,更具效率,同时也更具安全性;其次,在管理措施方面,管理部门可以建设巡视“状态”管理制度,通过对于巡视工作的状态管理,实现精准化的垂直管理工作。所谓状态管理制度就是根据输电线路自身的运行状态情况,制定不同的巡视制度。日常运行状态良好的输电线路,可以采用多月巡视的方案;对于状态一般的输电线路,则可以采用每月巡视方案;状态较差的输电线路,则应用月内多巡方案。通过状态划分的巡视管理策略,能够实现输电管理的“减人增效”目的。
2.3输电线路形成风险防控策略
风险防控是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当中面对故障问题所采取的预处理策略。现代管理制度要求能够在管理工作中通过指标识别和管理控制等策略,实现防患于未然。因此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需要结合输电线路实际运行情况,构建满足于运行状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策略,以此来合理控制风险问题,提高线路安全运行能力。常见的输电线路风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其中风害、雷击、鸟害和冰害是运维管理当中的重点工作。以风害为例,风害的主要风险危害体现在设备受损、杆塔倾倒等,一旦发生灾害,会造成输电线路长时间停运。为了能够实现基于运维管理层面的风险防控,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国家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26859-2011)的相关要求,以常见风险问题为基础,形成风险时间、风险分布状况的统计数据和预估数据,并建立起应急处理预案,以此来应对常见的风险问题。在处理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时,相关技术人员要跟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雷击故障发生的原因,对输电线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想要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就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雷击事故。
3.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输配电线路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智能化和自动化电网的发展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工作者应从多方面入手,尽量保证输配电线路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 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 2017(14)
[2] 潘志华,王克俭. 高压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措施探析[J]. 决策探索(中). 2017(11)
[3]禹洋,崔兴,任雪梅.浅析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