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付俊迎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学文化》2020年5期   作者:付俊迎
[导读] 随着我国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为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需不断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方位建设。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决定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面较为广泛,施工阶段较多,而各个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因而直接增加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本文直接指出当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存在的重点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优化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目前,受到新兴发电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的影响,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增加了行业竞争力。对于电力施工企业来说,更加重视造价管控,力求通过高效管理,获得更多的效益空间,保障工程施工的效益,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化发展。
        1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新形势
        从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实施角度来说,主要是围绕材料和机械设备以及人员等各类因素入手,采取相应的把控措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程的效益。目前来说,电力工程施工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各类新型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造价管控对象的特点发生了变化,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进行造价管理的创新和优化,提高造价管控水平。造价管理对象如下:(1)人员;(2)机械;(3)材料;(4)工艺;(5)其他。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管理的重点主要围绕施工、设计和市场变动等,对于造价风险,尤其是突发事件引发的风险,关注度很少。近年的一些突发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施工造价管理的思考,即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下的人工价格与物价上涨风险、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受到突发事件,各类电力工程施工作业难以有序推进,加之人工价格与物价等的上涨,引起造价变动。对于此情况,很多地区提出了系列措施加以应对,比如提出电力工程项目需要增列的费用项目设置以及费用计列于调整的方法等,切实保障各类工程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2施工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2.1项目审批相对混乱
        电力工程项目本质上比较复杂,其中包括诸多项目管理细则,且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数量较多,对于施工环节来说,参与的利益方包括施工单位、项目建设单位以及项目设计单位等。上述几个单位在实际施工阶段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存在差异,因此其获得的实际经济利益也有所不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项目审批混乱的情况,这就间接影响了造价管理工作,令其落实难度提升,此外,部分施工单位倾向于压低项目审批额,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预算结果往往会比较杂乱无章,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力造价工作的工作效率。
        2.2施工过程缺乏规范性
        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为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并未对市场环境和工程具体施工要求进行全面透彻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施工期间出现突发影响因素,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影响造价工作顺利开展。部分工程设计人员倾向于借助过往工作经验,对于实际施工情况缺乏了解和准备,制订的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项目严重违和,导致施工经费与预计施工费用出入较大。目前电力造价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造价管理工作本身工作内容繁杂且压力较大,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项目工作经验,实际技术水平与知识储备必须达到项目标准,造价工作人员需要熟知施工阶段所有造价流程,并充分利用自身知识技能,从容应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但是当前部分施工单位不能充分重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问题,这也是当前制约电力企业造价管理工作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2.3现场签证与设计变更把控问题
        从施工环节的造价管控实践来说,部分人员极易将工程设计变更与工程现场签证混淆,影响后期的造价结算,增加了效益控制风险。部分工程项目运营,随意变动施工位置,存在未办理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的情况,使得后续造价控制的工作量增加。除此之外,现场签证办理缺少规范性,影响造价控制效果。


        3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优化控制策略
        3.1明确合同条款,严格控制造价
        想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工作,首要内容就是强化合同管理工作。只有充分明确合同条款并严格执行,才能最大程度规避合同风险,提升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可行性。相关电力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在项目合同条款的内容制订和审核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细致分析,以便实现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精准控制目标。
        3.2明确造价管理的职责
        从施工阶段的造价管控角度来说,不仅需要造价管理人员认真履职,还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造价管理工作。需要结合电力工程的特点,制定完善的造价管理制度,明确造价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减少引发造价变动的问题发生,保证工程的效益。除此之外,要做好制度交底工作,使得相关部门的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造价管控职责。合理发挥绩效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的作用,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高效落实造价管理工作,确保造价管控工作到位,创造管理效益。
        3.3?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
        随着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施工中引进了各类新技术和新材料等,使得生产形式发生改变。若前期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忽略了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等的分析,则会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在前期准备环节,要注重工程预算以及施工方案等的深入分析,结合造价管控工作的开展需求,做好全面的准备,确保施工作业有序开展的同时,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认真贯彻落实技术交底,使得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掌握新材料和新工艺等的运用要点,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避免因为返工造成成本增加,影响着工程的效益。
        3.4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施工过程中,难免产生与设计方案起到一定冲突的临时变更决策,即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由于设计变更而再次增加建设规模,又同步提高了整体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即加剧了成本的产出等,即应当落实“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管理体系。对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特别是直接涉及费用增减的变更活动,必须确保设计单位总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总工程师的现场同步签字确认。应注意的是,如若变更,必须提前申请,以尽可能降低工程损失,例如拆除已经完成的项目,则造成材料的损耗,对此,现场监管人员的同步监理工作即是重中之重。
        3.5提高造价人员的合同管理素质与意识
        在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中,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需提升自身的合同管理意识,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还要加强经济索赔管理,在施工单位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要提出索赔,降低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要全面贯彻落实动态化管理理念,实现对造价影响因素的高效控制。文中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以下策略:做好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管理;引入现代化技术;提高造价管控人员的素质水平;做好造价管理工作的考核等。
        参考文献
        [1]石蓓霖.基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J].商讯,2019(36):159,161.
        [2]王铮,何勇萍,杨凯,等.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4):210.
        [3]朱育惠.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J].低碳世界,2019,9(8):148-149.
        [4]张云.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J].通讯世界,2018(7):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