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范世杰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4期   作者:范世杰 王云晶
[导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在自然资源开采过度的今天急需新的能源进行替代,这也促进了电力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智能变电站相比常规变电站而言更具效率,而且对于电力能源的利用程度也更高。但两者存在较大运行维护方面的差异,工作人员一定要切实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方面取得成效。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是与科技发展相挂钩的,这样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目前所有的科技设备都需要能源的支持,这样才能够实现设备功能的正常运转。但是由于自然能源的储备量是有限的,需要开发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它,这也促使了电力能源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电力能源生产过程中,有着很多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仍待解决。常规变电站的一些优势也是不能忽略的,在推动变电站现代化的同时要发挥各自的特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而且电力生产效率也要强得多,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同两者的运行维护存在着较大差异。
        1对于当前两种变电站形式的相关介绍
        1.1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打破了传统的技术要求,它通过引进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引导变电站向着自动化的方向不断转变。而且智能设备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已经取得的一定的突破,利用其信息传达的高效性来实现资源共享。目前科学技术的研发速度是非常快的,智能变电站已经开始尝试实现信息技术的自动化,这对于目前电力生产的发展而言影响深远。智能变电站能够通过相关设备进行检测,然后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整合,及时调控目前变电站运转中的不合理环节。智能变电站的功能是较为多元化的,但一般被划分为分成站控层和间隔层以及过程层。
        1.2常规变电站
常规变电站对于当前时代的要求而言已经有些落后了,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其在电力生产当中的优势。它的运转主要是靠站控层和间隔层来维持的,并且其对于内部系统的网络监管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它在运转过程中还有相关的自动化软件,这能够针对性地对变电站开展监管工作。它的中间层主要是由二次设备所构成,但是其站控层却是由一串设备构成的,相比之下对于内部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但是常规发电站的内部组成设备较为简单,如果想要用来实现信息共享是不现实的,应该更多地去尝试顺应其在电力生产方面的优点,这样才能够保障变电站的进一步发展。
        2两种变电站形式在运行和维护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2.1对起到保护功能的压板用途的不同
        常规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出现最多的就是“硬压板”,它对变电站的内部设备有着很好地保护效用,并且实现了压板投退的作用得以发挥。这类方式主要是以系统为依据,然后把公众平台平均划分为两个部分,最终实现操纵后台信息的目标。而智能变电站中应用较多的则是“软压板”的方式,通过计算机强大的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整合,以此来发映出电量变化的不同规律。这种方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只需使用远程软件就可以连接到控制系统,然后实现相关的控制目的。而这两者对于压板的检修侧重点也不同,智能变电站更加偏向于对压板保护。
        2.2对于跳合闸开关个GPRS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异
常规变电站在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方面的操作非常麻烦,工作人员必须到现在进行操控才能实现控制开关和完善开闸方式的目的。但智能变电站就有所不同了,它由于内部强大的处理系统能够更合理地利用操作闸,以此来实现其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方面的目标。并且智能变电站施行的大多都是自动化的运行模式,可以及时地做出调整来对后台进行优化,让整体的运行顺序变得更加协调。常规变电站对GPRS的使用还是较多的,但智能变电站所追求的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更加专注于数字信号的保护工作。


        3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方面的差异
        3.1保护功能性压板在变电站中起到的作用
        常规变电站主要使用的还是“硬压板”的方式,它保护了变电站后台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如果对目前变电站内的情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方式主要依托于后台界面运行。而智能变电站所采用是“软压板”形式,顾名思义这种方式与常规变电站使用的技术是相对立的,其所侧重的功能效用也相差甚远。“软压板”的形式主要是为了对内部系统运行提供维护,自动化的设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而且网络技术的引入更是让这种形式得到了发展,通过远程系统的操控就能实现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转。但是这两者在检修压板方面有所不同,常规变电站由于设备技术层面的限制,主要是为了用检修板来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但是智能变电站就不一样了,它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更注重保护层的完善,一般体现在使用更先进的仪器降低变电站的故障概率。并且压板恢复应用会带来多个层面的影响,它与计算机网络数据的结合能够反馈变电站的真实情况,为变电站的运转和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
        3.2严格对开关跳合闸压板的使用把关
        GPRS在常规变电站中的出现还是很频繁的,但智能变电站所应用的是较为简化的跳闸或合闸压板结构。这比较适合智能变电站内的自动化体系,仅仅在后台系统就能够实现各项操作,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就会变得更加合理。其中开关保护装置在两种变电站的应用都很多,它对于变电站整体的安全体系来说非常重要。GPRS在变电站中的使用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常规变电站常常以此来保持操作时间的统一性,能够有效地减少维修人员所面临的压力。但是智能变电站更多地还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通过内部的数字信号来确定系统的时间同步。GPRS对于两种不同的变电站而言都很有效果,能够在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向维护人员反映信息,不影响到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3.3改变变电站内部的设备验收
        变电站配置文件实现二次回路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使其检测过程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数据模型的一致性也更利于变电站的监测,因此要使用联合调制或安装系统集成设备,所得到的数据对于变电站的配置优化方面很有效果。这个过程可以在不断地调试工作中实现,通过对不足之处的优化处理实现变电站工作效率的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开发改变了常规变电站二次巡视的重点,其与网络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运行模式的自动化,并且还能够依据这种技术落实数据信息的共享。比如在智能变电站的数据收集环节,通过母线和主线的保护实现测控设备共享。而实际的信息通过GOOSE测控保护设备进行处理,最终反馈到计算机设备中。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话,会因为数据的误差而产生一连串的蝴蝶效应。要尝试从根源处解决变电站故障的发展,在日常就做好相关的监察和维护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变电站故障的发生概率。
        4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的不同,通过对变电站的结构分析和维护差异方面下手,详细地叙述了这两种变电站的运行模式。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所需,工作人员一定要真正认识到这种概念,这样才能在变电站的运行中提升变电保护的效率。但是常规变电站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相关的技术类别。

        参考文献:
        [1]林俊峰,雷从冀,潘传伟.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66-74.
        [2]肖志强,吴文斌,范运珍.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J].华中电力,2017(03):135-144.
        [3]张瑞芬,李卫国,杨德剑.智能变电站运行问题和解决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1):256-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