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种植及栽培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徐龙超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种植者并没有树立起健康种植、绿色种植的理念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种植者并没有树立起健康种植、绿色种植的理念,这也使得农业中的化学物质或是残留的废物对人体健康与环境发展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有机蔬菜的种植栽培技术展开研究,希望对落实和贯彻绿色种植和健康发展有着更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有机蔬菜;种植;栽培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因而对食品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以及农药等使用不仅会对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有机蔬菜采取自然方式进行生长,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现今市场上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有机蔬菜的种植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探寻一种可以提高其产量以及种植效益的方法。
         1有机蔬菜的品种选择
         在有机蔬菜的种植中,有机蔬菜的品种选择是关键步骤。在选择有机蔬菜品种时,首先要保证种子的天然性和原始性,所选用的蔬菜种子不应该具备任何转基因成分,也没有经过任何化学技术或物理技术的处理。其次,所选用的有机蔬菜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排除种子自身存在的缺陷,选择具有抗外界因素干扰能力和抗病虫害侵蚀能力较强的种子,并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超过95%。最后,在选取有机蔬菜的种子时,还要考虑种子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雨水、光照等条件充分满足有机蔬菜生长需求的种子。
         2有机蔬菜对种植地的要求
         2.1确保基地的完整性
         在对有机蔬菜进行种植的土地上应该选择一块完整的地块,在这一环节中不可以存在开展常规生产的地块,但是可以存在能进行有机转换的地块。在对有机蔬菜进行种植的过程中,生产基地应该选择和常规地块的交界处,也就是要具备明显的标记,比如河流隔离带或是人为作用下设置的隔离带等。
         2.2建立缓冲带
         临近的常规地块一旦受到污染,就会影响到生产有机蔬菜的基地,因此,要在常规地块与有机地块之间建立物理屏障或缓冲区,防止有机地块受到污染。通常不同证书颁发机构要求的隔离带长度也不同,如德国BCS认证机构要求隔离带长度为10m,我国OFDC认证机构要求隔离带长度为8m。
         2.3具备转换期
         在有机蔬菜的种植中,一些地块处于从常规生产到有机转化的状态,这种有机转化的地块一般需要一定的转换期,转换期的蔬菜并不能作为有机蔬菜流入市场,只有转换期过后收获的蔬菜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有机蔬菜。转换期的日期有严格的规定,开始日期一般为种植者向相关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算起,到有机转换期完成后结束。当种植者申请认证后,转换期的地块要完全按照有机蔬菜的种植标准开始种植。
         2.4清洁田园
         在有机蔬菜种植中一定要注重对杂草的生长进行控制。有机种植地的杂草会对种植基地的土壤营养进行攫取,使有机蔬菜的生长空间受到限制,因此技术人员在栽培期间要注重除草工作,利用人工锄草抑制杂草的生长。除了人工锄草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方式抑制杂草生长,帮助有机蔬菜健康生长。有机蔬菜土壤和水源必须得到有机转化认证。检测土壤、水源中应无农药残留、重金属不超标,如铅、砷、汞、镉、铬、六六六、滴滴涕、溴氰菊酯等。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干线、工业污染区和垃圾场所等。
         2.5种植区独立性
         有机蔬菜的种植基地必须独立,或者与常规种植地进行隔离,在选取有机蔬菜的种植地时,要保证此区域内只进行有机蔬菜的种植,避免传统种植所利用的化学物质对其造成不良影响。但在有机蔬菜的地块中,可以保留进行有机转换的地块。在混合种植区,有机蔬菜的种植地块需要设立明显的隔离标志,例如设置隔离带,或者引用人工河流进行隔离等。


         3有机蔬菜栽培技术
         3.1品种更替
         在有机蔬菜的栽培过程中,轮作换茬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不同的植物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情况各不相同,对有机蔬菜进行轮作换茬,不仅可以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保证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可以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养分。对有机蔬菜进行品种更替,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种植基地的土壤环境,同时可以使植被获得较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进而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使农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2施用有机肥料,保证土壤营养
         通过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与养分来补充蔬菜有机质、土壤养分。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营养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给蔬菜提供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应做到以下几点: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不使用化学农药、除草剂、化肥等;施用有机肥料(饼肥、堆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和生物菌肥(腐殖酸类肥、根瘤菌肥、复合微生物肥等),保持蔬菜的天然属性;使用人畜粪尿时,应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蔬菜食用部分(叶菜类、块茎类和块根类蔬菜)接触。在这种营养、安全土壤中生长的蔬菜,所含的营养(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等)比普通蔬菜更全面、丰富,口感更鲜美。
         3.3有机蔬菜的病虫害防治
         有机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人工防治,又分为三种措施:轮作耕种———每次在更换种植物品种时,都会对种植区的土壤进行彻底的清洁;合理施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充足且适量的肥料能够保证种植物健康生长,抗病虫害能力增强;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但这三项措施都只是起到预防的作用,无法保证有机蔬菜一定不被病虫害侵袭。第二种是生物防治,是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最有效措施,主要通过在基地投放害虫天敌,对其进行捕杀,或者依靠对有机蔬菜不能产生影响的菌类对害虫的生长进行控制和驱散。第三种是以机械为主的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高压汞灯、高温闷棚等物理手段对害虫和病菌进行诱杀。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有机蔬菜种植的意义和流行趋势,并对有机蔬菜种植与传统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和利害分析。又从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栽培管理办法、病虫害防治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解析。大量的数据表明,有机蔬菜已占据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一定比例,这表示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发展有机蔬菜的种植栽培技术成为关系到民生的重要话题。
         3.4清理杂草
         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做好杂草的清理工作尤为重要。由于杂草具有较为顽强的生命力,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掉土壤中的一部分营养成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机蔬菜的正常生长。在有机蔬菜的栽培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会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来清理杂草,这种清理方式虽然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却是当前杂草最为有效、彻底的清理方法。此外,地膜覆盖也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清理杂草的方式,但是由于其需要消耗较多的资金,同时地膜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而人工锄草是有机蔬菜最佳的除草方法。
         结语
         总之,针对有机蔬菜种植栽培技术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栽培管理、肥料选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研究可得,有机蔬菜能够有效改善当前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市场对有机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的探究能够进一步提升蔬菜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海凤,王红云,刘海学,等.8种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抗氧化活性的比较[J].食品科技,2013(4):28-31.
         [2]马巧莲.有机蔬菜种植栽培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17,11(6):28,30.
         [3]张言.关于有机蔬菜种植栽培技术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6):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