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1王培军 2陆国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越来越深入,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而建筑工程招标决定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招标行为从更本上说是一种法律行为,公开、公正的招标不但能够鼓励竞争还能从经济的角度减少成本, 关键词:建设工程;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 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1.1责任的明确性 首先是签订严谨合理的工程建设合同,明确项目管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监督和促进
        1身份证号码:37078219801121XXXX   2身份证号码:43042219600727XXXX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越来越深入,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而建筑工程招标决定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招标行为从更本上说是一种法律行为,公开、公正的招标不但能够鼓励竞争还能从经济的角度减少成本,
        关键词:建设工程;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
        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1.1责任的明确性
        首先是签订严谨合理的工程建设合同,明确项目管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监督和促进对合同的履行。其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当事人在组建自己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时,要根据实现目标任务的需要,设置部门和岗位,并明确其职责、权利和任务,明确组织中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定完备的工作制度。严格履行合同,有一支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之一。
        1.2管理的复杂性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发展周期全过程的管理,跨越了从项目选择、论证、决策,到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建设安装,一直到项目运营后和评价,跨度大、时间长。现代工程项目本身技术和内容就十分复杂,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又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或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多个方面,因此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管理。
        1.3管理的科学性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以系统理论作为管理的理论基础,并且认为项目管理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为实现系统目标,应对系统运行进行动态的调整控制。建立了现代化的、科学的项目管理组织。根据系统理论的统一性、整体性原则,依据现代组织理论建立起的项目管理组织,能够合理确定组织功能和目标,有效组织协调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提高管理效率,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2施工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2.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设计变更的影响、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的影响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此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事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分析,制定应急计划,等事情发生了才手忙脚乱不知所踪。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能力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关汁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目标分解不够明确,在进度滞后的情况下找不到直接的负责人,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扯皮,最终不了了之。
        2.2违背建筑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时有发生;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的地质资料,数据有误。

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点,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施工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层层负责、道道把关、人人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建立起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与质量计划,确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任务、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
        3.2提高人员素质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好的制度和方法最终还是要由人去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成为摆设。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培养,根据激励与约束的原则,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能动性。首先,必须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其次,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潜其潜能,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建立员工激励制度,对工人要奖罚分明,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员工进行奖励,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和风险精神。
        3.3确保材料质量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工序,必须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各个环节必须要进行严格限制和管理,认真执行材料验收、发放、退料、回收制度。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如遇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另外的分析、检测和鉴定。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坚决不予采用。
        4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
        4.1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加以创新。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它们由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历史比较悠久,在长期进行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我们国内的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国外建筑行业管理理念的借鉴和学习。
        4.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其主动参与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完成,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劳动和智慧,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结语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我国招投标管理制度经过探索建立、发展规范后逐步完善,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招投标制度发生根本性转变,有了法律意义上的保护,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国内各大高校也开始重点培养相关人才,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刺激下,我国实现了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的大腾飞。招标投标机制对于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科技不断创新,社会资源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我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书华.土木工程施工招标与投标.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