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4期   作者:陈国新
[导读] 地基强度及承载力过低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常见的一项问题

        摘要:地基强度及承载力过低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常见的一项问题,在该类地基上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工程竣工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桩基础施工技术出现在了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合理应用桩基础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地基松软、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处理,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随着国家发展速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消费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了建筑物的建设速度。在飞速的建设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建筑物的质量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对于建筑中桩基础的应用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且在设计、施工、安全等各个阶段都要严格把关。桩基础技术的地下环境特殊,因受其地质水文因素、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影响,使桩基础技术变得不是一件简单的技术。通过对桩基础进行合理的科学应用,才能够使桩基础的质量提高,从而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为建筑的质量,安全性能奠定了基础。
1桩基础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桩基础是建筑物地基基础形式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构成。若桩身全部埋置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这种类型的桩基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低承台桩基。在部分建筑工程中,桩基的大部分都位于地下,桩基的部分位于地面上,这种类型的桩基被称作高承台桩基,在建筑工程中对高承台桩基进行应用,能够使地面部分主体建筑与建筑地基部分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这主要因为桩身同时存在于地面下及地面部分中。除此之外,通过对承台建筑的应用,地面建筑的抗风能力、抗震能力也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来说意义重大。
2我国主要使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及其要点
         2.1挖孔桩施工技术
         挖孔桩分为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成孔桩,机械成孔灌注桩又分为震动成孔灌注桩、冲击成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等桩基础形式。每种桩基础形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人工挖孔桩不适合流沙层和淤泥层,人工孔桩桩径大、承载力大,但工期相对较长,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的造价;冲孔桩不适用于流沙层、大孤石土层,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振动成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不适用于大孤石土层,施工速度快,但桩径小、承载力小需要桩数多,由于放钢筋笼是插入式,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能保证,跟浇混凝土过程中,有可能土层挤压产生井宿,工程质量难保证。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保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的更加合理,那么就一定要科学的分析,合理选择桩基础形式,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如果场地条件比较特殊,必须要借助人工挖孔桩方式时,则需要对每日成孔深度进行严格把控,将其控制在1m以内,同时,支模扎钢筋在孔壁灌注混凝土,以便孔壁施工质量以及效果能够得到保障。机械成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满足设计深度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一部分浇混凝土扩孔操作,并在护臂中安装钢筋笼,最后浇筑混凝土。
         2.2静压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中,对于内桩基础工程通常采用静压桩的基础施工技术。

这一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优势,它本身的技术难度不高,应用简单、成本低并且在施工中几乎不会产生噪声,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低,安全系数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静压桩机以打击击沉的方式将桩基沉入地基结构中,施工简单。但是这一技术也有着一定的弊端,它对地基土层的打击压力较大,很容易增大水压,因此在使用这一技术时需要不断地对土层的压力进行检测,防止土层压力过大。同时,在作业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机械作业的连续性,不可以中断,以增强对土层的保护。
         2.3振动打桩施工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通过采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将桩基振动到土层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作为一种需要借助外力将桩基沉入到土层中的技术,振动打桩技术不会对土层产生过大的压力,这种施工技术的成本更低,不需要太多的工作人员,并且工作的过程中土层也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其能够大大降低人力和物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如果要采用振动打桩技术,施工前应将振动装置准确的对准设计点,确保木桩振动的方向和深入是准确的,要保证偏差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从而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桩体的使用年限,在确定回填土的土质和桩体的软硬度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这才能保证灌注桩施工的有序进行。进行喷灌或是浇筑技能型混凝土的施工作业时,应先形成一个保护壁,其会在钢筋的作用下与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当钻孔的深度达到了事先设定的理想值后,应先安装钢筋,之后灌注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的整体效果。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原理就是借助锤子击打所形成的冲击力打沉桩体,但是因为桩体的横截面积很小,而冲击力又是很大的,那么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处理稍有不当,桩体就可能出现断裂的情况,因此,施工时在沉管的内部就应储存好混凝土,适当降低拔管的速度,有效保护桩体,并且保证灌注桩施工的顺利进行。
         3.2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预制桩技术在应用中也有着不同的类别划分,实际应用时也会按照不同的要求以及施工环境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当前,预制桩技术在应用中的类型主要有静力压桩、振动沉桩以及锤击沉桩。在应用中,预制桩施工技术主要考虑的是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降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在使用中必须考虑沉桩力度、沉桩深度及作业强度等。同时,还需要结合土层的结构提升计算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对技术工作人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操作人员有着一定的技术经验。对于机械等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通过这些措施推进土建施工的顺利展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是重要的部分,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结合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合理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最大化地降低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整个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候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9(12):64-66.
[2]李明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27-28.
[3]赵飞.探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10):1-2.
[4]沈捷.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52.
[5]王亚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