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的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1魏小娟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1魏小娟 2唐永生
[导读] 摘要:安全工程的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能充分注重每个管理的细节。
        1身份证号码:51132519860620XXXX   2身份证号码:44182319880626XXXX
        摘要:安全工程的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能充分注重每个管理的细节。只有在管理控制的质量水平上得到了有效提升,才能真正有利于安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安全工程的管理控制研究,对实际就能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安全工程;管理;质量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所谓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包含了建筑工程项目在其施工全过程当中的一切有关安全施工的组织和管理活动,其主要是通过严加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从而使得这些要素当中的危险状态或危险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甚至达到完全消除,以此来达到降低一般事故的发生概率乃至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的目标,并最终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施工管理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一、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管理的作用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有效的条件下,让工程取得成功。
        工程管理可以对工程中的资源,工程中的活动和工程周边的环境等一系列与工程有关的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组织或者是奖惩。现阶段提及工程管理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土木工程的工程管理,这样就会限制了工程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限制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对于工程管理的限定会导致我国的工程管理发展落后于世界上的其他发达国家。
        (二)工程管理的主要特点
        关于工程管理的主要特点的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一是工程管理中的系统性,在工程管理工作中,系统性主要指的是实现工程目的而采取相关技术措施的有机组合。二是工程管理中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参与的因素非常多,并且繁琐。一个工程项目如果想要顺利的进行下去就要有多种支持方式。三是工程管理中的复杂性,主要是指工程管理在进行过程中的工程作流程和工作强度。
        二、安全工程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和影响管理的因素分析
        (一)安全工程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安全工程的管理工作实施,就要能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在安全管理控制的工作实施中,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施工的不安全因素,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安全管理工作在工程施工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在实际的施工中有效避免不安全因素发生,以及对一些不稳定的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和顺利性。工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实施,是对安全生产以及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安全管理意识强化的重要方法,是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保障。工程的安全生产也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在市场竞争力上提高的基础。只有在安全工程管理层面得到了有效加强,才能在安全生产的成本上进行降低,在管理水平上不断提高。
        (二)安全工程管理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安全工程管理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施工的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没有做到位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项目经理在进行交底工作时候,应当要能够进行纵向延伸到班组的全体作业人员,但是从实际发展的现状来看,并没有在这一方面得到注重,在交底工作上没有做到位。从而就会影响到管理的水平。除此之外就是在进行技术交底中,在内容上还没有具体化以及明确化,交底工作实施的针对性不是很强等。安全工程的管理工作实施中,在对涉及到新材料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施工作业上,交底没有认真进行,在质量要求上相对比较低,以及在进行现场监督工作的实施中没有加大力度等。再有就是在多工种的交叉工作过程中,在基础性的工作上没有加强,施工中也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实施。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还有待加强,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不高。


        三、安全工程原理理论的应用
        (一)安全风险防控方面
        从侧重于直接安全风险转向侧重于间接安全风险。例如,过去比较关注直接安全风险(或称一次安全风险),现在更加注重安全风险的传递、发散与加剧(如转基因食品的生物遗传安全风险、辐射对生殖的安全风险、病毒不断变异的安全风险、细菌抗药性的安全风险,以及发展机器人失控的安全风险等)。因此,安全风险认知、安全风险评估及安全风险预测等安全学科分支必将得到进一步研究、重视和发展。
        (二)事故致因机理或理论方面
        从传统的能量意外释放发生事故的理论,发展到能量和信息意外释放都可发生事故(如在媒体的渲染下,地震、凶杀、食品问题等谣言会使全民恐慌,进而采取不正确的行动导致出现各种事故)。因此,信息的安全传播(主要涉及安全科学领域的安全舆情),以及安全信息的放大效应、不对称性与透明性等问题日益显得重要,安全信息学、信息传播安全学、信息事故致因理论等新的领域将得到研究与发展。
        (三)在事故防控方面
        从侧重于显性事故转向侧重于隐性事故。人体受伤或死亡、财产和物质损失、环境破坏等显性事故往往很容易得到人们关注,但过去人们对心理伤害、信誉
        荣誉受损、组织行为不当、安全文化缺陷、领导错误言论等隐性安全问题或事故很少给予重视。因此,在未来安全研究实践中,隐性事故应得到高度重视,随之传统的安全基本概念、事故定义和范畴、事故预防理论、事故调查方法等需要得到更新,相应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需得到新发展。
        (四)在具体安全技术研发方面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与认知技术等将催生一系列新的安全技术,进而促使安全管理逐步趋向智能化。例如,在社会治安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无处不在,这些安全技术包括可以检测到指向一个潜在犯罪的异常现象的监控摄像机、无人机和预测警务设备等。
        (五)在技术安全研究方面
        从侧重于当前技术安全到侧重于未来技术安全。在机器人对人类产生巨大帮助的同时,人们对机器人的担忧也越来越多,如担心“机器人伤人”和“机器人统领人类”等。毋庸置疑,机器人可充当“敢死队”,可代替人类进行危险作业。但令人忧心的是:机器人会杀人?机器人会自己走到道路上影响交通安全?若机器人伤了,甚至杀了人,怎样抓捕机器人?怎样审判?怎样处决?如何减少和防止机器人伤人事件发生?若机器人抢人的工作机会,人还可以创业或另找工作,但若机器人杀了人,人死不能复活,唯一的办法便是:人要有反制机器人的安全工具与办法。因此,未来技术安全将是未来安全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重大课题。
        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工程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确保其实际应用价值得以有效发挥,应当从安全工程原理出发,准确把握人体、机器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对装备的相关功能、设备和材料进行合理利用,优化空间布局,保证整个生产活动的安全高效进行,从整体上推进社会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浪,吴超,杨冕,等韧性理论在安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 27 (3) : 1-6.
        [2]赵理敏,吴超,李孜军.安全协同理论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7, 13 (5) : 388-394
        [3]付瑞霞,胡汉华.安全阈值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9):15-19.
        [4]雷海霞,吴超.安全系统和谐原理体系构建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 (1) : 26-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