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叶东发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叶东发
[导读] 摘要: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
        身份证号码:45212419871025XXXX
        摘要: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在暖通空调系统运用方面,我们必须想出节能环保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在人们生活舒适的同时,暖通空调系统不会污染大气,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优化策略
        引言
        智能建筑是现代的潮流和趋势,也是当代建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节能的关键在于提高能量效率,也是制定标准和项目设计的着眼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将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技术体系都呈现出全面转型的趋势。其中,智能建筑能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落实绿色发展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1智能建筑应用概念分析
        智能建筑简言之就是建筑工程项目运行实现智能化,那么这就切实需要将自动控制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使用中。智能建筑的产生是迎合时代而出现的,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基础上,将网络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融合在一起使用,针对不断复杂的建筑工程结构和工程规模实现内部各个部分协调管控,促使工程内部各个子系统实现协调运行,提升整体的管控水平,满足实际运作服务效果。而在智能建筑运行中,在运行终端能够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监控自动化系统、消防安保自动化系统等实现自动分析、反馈和报警处理。整体上而言,智能建筑充分融合了现代化电子技术设备和不同类型的机电设备,其能够将管理和服务系统优化配置使用,促使建筑工程项目性能整体优化发挥出来。
        2智能建筑暖通空调耗能管理
        2.1在满足暖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节能降耗
        一般情况下,建筑热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量、辐射温度,等等。要实现智能建筑暖通空调能耗管理则需要找到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最为合理、最为平衡的比例,并且对其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以便在满足智能建筑热舒适度的情况下减少能源消耗。
        2.2平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智能建筑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应在建筑中采用集中供暖机制,从而显著减少暖通系统所消耗的能源。但是,由于建筑内部个体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需求差异,如果过度要求建筑内部供暖的整体性,则必然会对建筑内部的个体供暖造成影响。因此,在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不仅兼顾到整体的供暖节能效果,同时还满足个体对热舒适度的需求,以便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平衡。
        3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控制优化
        3.1优化系统控制权
        对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而言,有效的系统控制机制非常关键,是提升整体系统管理效果和应用模式的关键,在常规化运行管理工作内,BAS系统使用的就是中央控制站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模式尽管能有效对整体系统进行监督,但是在室内控制方面会受到设备控制面板应用的限制,因此,为了提升系统应用效率,可以将设定器和控制面板进行综合应用,配置对应的元件后,提升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从而优化整体管理效果。
        3.2暖通空调系统中直接数字控制器的优化
        BA系统中不同的直接数字控制器可以提供大中小不同的处理能力。为此,我们在进行直接数字控制器的选择时,也应当有针对性的引入。具体来说,对于一些设备分布较为密集的场合应当尽可能的采用大型的直接数字控制器,从而避免故障问题的出现,确保控制器之间通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而对于一些设备分布较为单一的场合来说,采用中小型的直接数字控制器即可。

随着我国各项技术水平的发展进步,在暖通空调系统当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此类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场合当中,在空调通风设备控制工程当中也应当如此。
        3.3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备优化
        要对智能建筑的暖通空调进行最优化控制,最为基础的就是按照系统最低能耗标准来对冷冻机进行优化管理,利用泵与空调末端设备回路的设定点来进行管理。在满足客户对暖通空调温度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升暖通空调的运行效率,从而实现节约能源消耗,这就需要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回路设定进行合理的优化控制。在基于暖通空调运行模式与设备构成特点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结构部门建设数学模型,需要建设数学模型的结构部分包括冷冻机、冷却塔、泵、风扇等。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具体优化控制可以分为两大结构,分别为调节子系统的控制优化及制冷子系统的控制优化。
        3.4控制网络的优化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中,实现控制网络的优化是保证整个智能建筑系统实现的重要保证。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相比以往所使用的暖通空调系统而言,系统设备使用数量多、设备应用类型复杂。在实际为了保证系统设备灵活性基础上,重点针对控制网络优化处理。在控制网络优化中,一方面,保证控制网络系统简洁、清晰;另一方面,优先选择使用拓扑结构,根据实际调整。小型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可以选择适应布线方式优化网络,满足实际暖通空调工程运行需求。
        3.5优化BAS监控中心
        对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而言,监控中心管理过程非常关键,基础性任务就是对整个建筑通风、动力以及空调系统进行实时性监护和管理,并且在适当地安排处理模式中优化安保监控和消防控制,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监控管理流程的完整性。一方面,要利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建立完整的信息监督模式,保证监控中心能及时进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优化管理效果的同时,搭建完整的指令控制平台,从而提升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维管理的综合水平,满足智能化技术应用要求的同时提高操作流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应用要求进行监控分站的设置,提升实时性信息获取效果和综合应用水平,为后续监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创设良好的平台
        3.6PID控制的优化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使用中,强化对PID系统的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现今所使用的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某些部分DDC控制器主要是通过PID控制原理实现的,以此合理设置PID参数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如果在参数设置中,PID设置较高,对于室内温度的反馈则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对于DDC控制器稳定性是非常不利的。而PID系数较低下,温度未能及时反馈,整个调节无法灵活实现。基于以上分析,在智能暖通空调系统应用中,根据调节场所规模,合理设置参数。如,大型场所中,为了充分发挥PID的应用效率,可以在空调送风道、室内安装相应的温度传感器,提升控制水平。
        结束语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能耗管理与优化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满足暖通需求基础,以及平衡整体与局部关系两大原则。对于智能建筑的暖通使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控制优化,来实现对智能建筑暖通空调能源消耗的管理与优化,进而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智能建筑综合了各类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行节能优化。针对暖通空调系统,需要根据系统的结构及控制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实现各个部分的优化调节,进而提高暖通空调的运行效果,确保智能建筑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丁金涛,徐海蓉.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109-110.
        [2]吴海洋.探讨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及优化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59-60.
        [3]施彤滨,张晓杨.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2):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