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日渐普遍化。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并结合实例深入探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质量控制;安全保障
引言
高支模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的要求和标准很高,一定要做好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严格把关,在准备阶段、安装阶段、验收阶段和拆除阶段做好施工技术的具体运用,保障土建工程项目的安全建设。在某土建工程中,整体建筑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4923.68㎡,地上10层,地下1层,其中地上1层—5层的层高设计高于5m,因此在施工中需要使用高支模的施工技术,施工面积为497㎡。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
高支模施工在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开展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房屋建筑领域变革的速度比较快,建筑结构越发的复杂。高支模施工主要是指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搭设模板进行施工,这些模板在施工中,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提升项目开展的效果,正常情况下,这种技术的应用高度要在4.5米以上。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因为高支模施工涉及到了高空作业,而且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进入到技术的应用阶段。此外,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大。在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的技术性问题,同时,还蕴含了大量的风险因素,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要一起努力,加强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把控,才能保证高支模施工可以顺利的完成。在实际的技术落实环节,水平方向上的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高度要得到保证,不能小于8米,同时,在这个数据得到保持的基础上,要对横向跨度进行控制,跨度要大于18米,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通常要大于6米,这种距离指的是独立支撑高度。在高支模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对各种距离尺寸进行精确的计算,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2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材料要求
2.1模板材料要求
考虑到模版材料的强度合适与否会影响到最终的工程实施质量,所以选择合适的模版材料对于一项建设项目工程是十分重要的,方木和胶合板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使用较多且相对合适,不要选择受潮会变形的材料,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质量。
2.2钢管材料要求
目前大部分的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首先需要确定钢管材质的质量是否达标,以及其是否具备合格证和有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其次要选择合适强度的钢材,不同的工程实施对于钢材的强度要求是不同的,除此之外还要保证钢管的外径和厚度等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最后需要注意钢材的表层是否存在裂痕、划伤、分层和硬弯等现象,要确保钢材表面的平滑。
3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施工体系安装
高支模施工体系安装是此项技术得以顺利应用的关键条件。从施工体系安装目的来看,则是确保技术施工质量,并充分发挥出房建土建工程的应有成效。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实房屋需求量的增加,房建高度逐步增加,且房屋建筑规模逐步扩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难度。为了确保技术得以顺利应用,就需要施工单位全面把控高支模施工体系安装。具体应用要点如下:首先,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测算各个安装环节的施工数据,确保数据的精准性,进而为高支模施工体系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在安装支架前,施工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分析,且分析结果无误后方可开展后续的安装施工工序。
3.2安装阶段要明确顺序
高支模的施工,在进行过前期的准备阶段之后,在安装阶段一定要明确好安装的顺序。高支模的安装顺序需要进行提前设计,一般是由专业的设计单位或者是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因为高支模的施工安全对于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安全的保障工作。在设计单位进行详尽的设计顺序之后,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安装,不能存在一丝侥幸心理,明确安装顺序,确保施工质量。
3.3外框架梁柱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外框架梁柱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密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增加了施工难度。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外框架梁柱施工中,技术人员可以按照逐层施工方式,来整体上减少同一施工时间内的外框架梁柱数量,并降低框架梁柱密度。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则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科学合理设置梁体位置。混凝土浇筑需要遵循先梁柱后楼板结构的浇筑顺序。在进行柱结构浇筑时,需要全面加固梁柱支撑点与就近梁体,将浇筑操作导致的梁体偏移有效规避掉,进而全面提升浇筑质量。
3.4混凝土浇筑施工
首先,采用科学合理的配比试验,确定出高精度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在浇筑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来展开具体配比操作,进而给后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在将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时,需要制定出健全的浇筑流程,按照从中间位置向两侧浇筑的顺序进行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有效把控浇筑速度,以此来提升浇筑高度与浇筑速度的合规性。当混凝土浇筑高度位于楼面以上时,需要及时进行赶平与铺散。再次,做好浇筑振捣工作。在振捣过程中,需要全面确保振捣的稳定性与持续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把控振捣力度与振捣频率,规避掉振捣过程中漏振与过振问题的出现。
3.5高支模质量验收工序
高支模施工结束后,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对高支模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严格执行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验收标准。比如在对钢管以及扣件进行验收时,检查钢管、扣件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在对模板立柱进行验收时,立柱间距应保持900mm×900mm,立柱接长无搭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需要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应当小于1/3步距。在对水平拉杆进行验收时,水平拉杆必须满足小于等于1.2m步距的要求,并且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建筑层高在8m~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之间需要加设一道水平拉杆,与此同时,水平拉杆端部与四周建筑物必须顶牢,这样才能确保水平拉杆的安全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房建工程中,由于房屋建筑的规模在逐渐的增大,房屋建筑的层高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许多的时候涉及到了大高差的模板施工,在这个时候必须要使用特定的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我国当前的房建工程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在应用这项技术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模具和钢管的品质进行检测,同时,在高支模施工环节,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为房建工程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19(12):98-99.
[2]周洪东.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J].四川水泥,2019(12):151.
[3]黎学刚.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0(04):68-69.
[4]张云.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0):56-58.
[5]石志锋.关于房屋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