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为了满足业主和住户不同用途的需要,高层建筑通常都建有地下室,随着地下空间技术的不断进步,地下空间挖掘的深度和难度越来越大,其产生的危险性也更多,因此,必须要做好基坑工程开发和支护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为整体工程顺利完工提供良好保障。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建设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城市建设多数以高层建筑结构为主体,均建有地下室工程,以满足市民车库、设备用房及其他用途的需求。借助于先进的施工技术,基坑工程所建设的规模以及挖掘的深度也在不断扩展,其危险性也不断壮大。因此,必须科学合理设计基坑工程方案,
并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管控措施,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一、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分析
1、临时性
高层建筑在进行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安全性,需要临时建造深基坑支护工程,等到地下空间建成后,支护工程则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每个工程项目现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此所采取的支护结构规模与形式也有所差异,他们都共有一个临时性的特征。
2、造价高
由于工程属于临时性的建筑,其发生效用的时间比较短,投入的成本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在施工期间,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甚至坍塌等,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以及希望周围产生较大安全隐患。
3、技术要求高
深基坑支护工程所面临的施工条件和环境较为复杂,涉及到很多项目,并且各个项目之间关联密切。这当中如果其中一个环节产生问题,就容易导致出现停止施工。
例如深基坑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施工技术,例如,安全开挖基坑、基坑排水、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技术等等,这些工序的施工,都必须要求作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才能保证整体基坑工程在安全、有序、顺利进行。
二、 加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和管理措施
1、设计管理
在深入了解到深基坑工程的特点以及重要性以后,应当做好相关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能够安全进行。
在设计深基坑工程时,必须要找具有相关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工程的方案设计工作,设计人员一定要具有相关的资格证,有相应的设计实践,在具体设计前,有关设计人员必须深入到施工现场,考察场地情况,包括地质条件和项目环境等,同时深入分析地质勘查报告,通过全面分析,最后选择科学合理的支护方式, 并对方案认真审核,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提高支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案制定以后,设计单位应当和施工单位进行密切联系,做好技术交底,并对施工方提出的疑问进行处理,在项目过程中,要实对施工方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做好技术服务工作,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保证基坑工程能顺利、高效、安全进行。
2、施工管理
(1)确定较为科学的坑壁形式
在项目施工前,应该及时的分析出基坑坑壁的破坏程度,同时概括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通过判断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坑壁的等级加以确定。依照坑壁的安全性和环境因素等展开科学的分析,全面的考虑应该采取的坑壁形式。在基坑顶部不需要构建起较为关键的建筑物,基坑实际的深度也需要保证在10米以下,此时便能确定坑壁的形式为坡率法。在使用这样的方式施工时,需要将坡率允许值确定,一般来说,数值的计算还是需要依照现阶段已经确定的稳定坡率值展开科学的判断,选择科学的支护方案。
(2)设计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要及时处理
基坑设计方案是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的重要文件,在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如果遇到实际地质条件与施工方案不同时,例如土质差异较大,存在地下管线或者地下水等原设计方案没有提及,或者存在较大差异时,一定要及时知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变更,施工人员不得擅自随意进行施工。等问题妥善解决后,在进行后续工程施工,强化对基坑工程各项施工工序和管理工作,把质量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保证每道工序质量都满足有关规定要求。
(3)建筑企业要做好深基坑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工作。
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为此施工企业应当把好各环节质量关,例如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必须安排专员进行验收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才能用于施工环节。此外,为提升深基坑施工安全性,施工前有关企业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对租赁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等工作,提高他们的质量和安全防控意识,并按规定的工序进行施工,同时处理好施工过程各细节处理工作。
深基坑现场所需要各种临时用电设施和设备等,都要制定合理的用电制度,并定期检查,如果发现违规用电或者存在着安全隐患时,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如火灾等。
(4)重视监控量测工作
监控量测工作极为重要,完善的监控量测数据能够直接的动态的反映基坑的整体情况,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安全措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基坑工程的监测点需能监测涵盖整个基坑工程及周边地形,重点是对基坑的地下结构与支护、地层情况和相邻环境的情况进行监测。基坑监控测量的方案需在基坑工程施工前便开始制订。根据基坑工作的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监测方案,并设定相应的监测点。施工队伍在施工前需明确了解各监测点的所在位置,以因基坑施工对监测点及监测设备造成损害。同时,管理单位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预警数据制订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并让全体施工作业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熟识,以确保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在收到或观测到监测预警的信号内容后能正确及时的采取应急措施。
(5)强化土方开挖的监控力度
基坑土方往往是运用了机械挖法,这种方式需要严格的遵循相关程序,在进行开挖之前,需要依照坑壁的形式展开分析,机械操作者也需要适当的交底。开挖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在场,针对于开挖的深度以及坑壁的坡度等展开合理化的分析,避免出现超挖的情况。若是采取了土钉墙的手段,开挖的深度还是应该严格的控制起来,不可以出现程序错乱的情况。软土基坑应该实现科学的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可以超出一米的距离。
(6)建立有效的基坑开挖事故预防措施和紧急救援预案
深基坑开挖存在的较大安全隐患,开挖超过两米深度时,容易导致附近作业出现高空坠落的危险,因此,必须在开挖基坑附近,设置双道防护栏杆,并挂设安全立网,同时,要设置安全通道,供施工人员进出基坑施工专用,严禁施工人员上下攀爬模板和基坑支撑系统。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会影响到基坑维护结构安全性,甚至导致支护发生变形和坍塌,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基坑施工过程的动态变化情况,对容易出现事故的部位或隐患较多的环节要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控措施。
一是对确定基坑开挖容易出现的重大危险源和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控制性的防控措施,二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项目部和指挥部等应急救援体系,当出现基坑事故时,通过启动预案,有关救援人员就可以快速抵达事故发生点,进行安全和有效的救援,阻止基坑事故灾害的蔓延,降低基坑事故带来的环境破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不良后果。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离不开基坑工程作业,必须保证基坑结构安全和稳定,针对深基坑施工所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广大施工同行,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和安全防控措施,做好应急预案,并强化施工过程对基坑的监测工作,共同努力,确保健康工程能够安全、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增路,深基坑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管理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7)
[2]覃翁敏,关于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