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刘义刚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4期   作者:刘义刚
[导读] 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综合质量,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管理

         摘要: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综合质量,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管理,维护企业利益和企业形象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技术进行了集中分析,从全过程优化的角度阐述了施工现场监管工作的具体要素。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系统化维系工程质量以及控制工程造价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因为施工阶段现场涉及的管理因素较多,因此,要结合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成本以及施工安全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
一、建筑工程技术
(一)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地基沉降对施工安全造成的影响,施工部门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安全。目前,较为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是真真空预习预压技术,结合塑料排水板结构、砂垫层结构以及砂井等环节完成地基加固应用管理,从而一定程度上为工程项目中地基承载力优化奠定坚实基础。或者是借助换填技术,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
(二)建筑工程土方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土方施工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土方施工开始前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测量定位以及放线处理,确保控制点操作符合实际标准。首先,要进行开槽支撑处理,利用分层开挖的土方开挖工作控制机制,避免超挖问题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其次,在浅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对基坑的边缘进行土方和建筑材料控制,保证基坑上部边缘距离材料在2米以上,堆置高度在1.5米以下。最后,为了维持施工技术的综合水平,土方回填工作中也要对添加材料的质量和含水量进行集中控制。
(三)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中,混凝土浇注过程和混凝土的养护过程非常关键。一方面,在混凝土浇注前施工人员要对模板进行集中的清理,减少垃圾泥土等问题对模板造成的影响,并且要对水泥的砂浆垫块和塑料垫块进行位置的处理,减少整体混凝土钢筋质量的不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施工部门要尽量在较好的天气情况下完成施工作业,利用分层浇筑和振捣的方式保证混凝土施工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浇注工作结束后,则马上要开始混凝土的养护处理,尽量在12个小时以内完成覆盖操作和浇水操作,浇水的次数要结合混凝土实际的情况决定,一般而言,养护的时间要在7天以上。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工程施工部门是中铁建工集团,主要工程量包括施工图纸范围内的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等,施工项目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网架覆盖,基础结构为柱下独立承台基础,施工部门主要采取钻孔灌注桩施工,桩结构、承台结构、基础梁结构均利用混凝土施工,其中,承台混凝土为C40、桩身混凝土为C35、基础垫层混凝土为C20。为了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施工部门在施工开始前对现场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的确定进行了统筹控制[2]。
(一)现场管理规划
         第一,施工部门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完善组织规划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项目而言,系统且科学化的管理组织体系十分关键,因此,施工部门要对具体工作内容进行集中的处理和分析。一方面,要明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施工方案的设定符合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另一方面,要依据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设定管理组织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计划管控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例如,借助5S管理机制完善施工计划管控,具体计划横道图见图1:

图1:5s管理实施计划横道图
         第二,施工部门要对管理制度进行综合管控。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水平,施工部门要借助指导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管理制度中要将检查机制作为重点,配合施工过程维持施工质量。也就是说,要将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目标进行细化,落实到个人,可以有效地借助奖惩鼓励机制减少责任推委问题,减少施工质量问题。
         第三,施工部门要对现场管理形式进行合理性的调整,为了优化管理手段,要积极引进信息化管控机制,从而推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升级。一方面,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维持信息共享的同时,促进管理工作及时和有效地落实。另一方面,要借助物联网技术,提升施工设备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搭建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升出入库管理的控制水平,发挥相应控制工作的综合效率,为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奠定基础。
(二)全方位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要想提升现场管理的综合水平,就要落实全方位施工管理,从而促进施工项目全面进步。
         第一,施工部门要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机制的处理,在施工项目开始前落实施工管理具体要求和具体目标的设定,并且落实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对应的质量控制机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维持现场管理的综合水平,施工部门要在开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教育,搭配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为施工综合质量的优化奠定基础。
         第二,要对施工工期进行综合管理,施工部门要提前完成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工作,将此作为指导施工开展的重要依据。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要将进度内容细化到季度施工计划、月度施工计划以及周计划,确保相关内容落实到位。
         第三,施工建筑部门要对施工安全管理予以监督,落实专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安全管理责任的同时,确保管控要求符合标准,秉持施工人员安全第一的管理控制原则,消除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要提升对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并且落实完整的施工现场管理规范,优化全方位现场管理工作水平,完善制度控制效果,从而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质量的进步,实现经济效益和施工管理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秦涛.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1):159-160.
[2]尚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浅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