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4期   作者:马健祥
[导读] 装配式建筑随着建筑行业日新月异变革,在工程建设中占比逐渐增大
         摘要:装配式建筑随着建筑行业日新月异变革,在工程建设中占比逐渐增大,技术不断完善趋于成熟,行业内盛行推广。装配式建筑加精装修在未来建筑装饰行业具有潜在发展前景,掌握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有助于实现高效批量精装、提升工程品质,赢得客户认可市场空间。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安全
         0 引言
         装配式建筑的模式为构件工厂预制现场组合装配安装,具有提升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隐患、降低人工成本和节能减排环保的优势。其中,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和施工,能显著提高各专业设计同频同步,加强对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全过程的指导,实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一体化穿插施工。故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在于前期设计准备和施工过程管控。
         1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1.1图纸深化协同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各专业交叉,应在设计阶段进行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供暖和内部装饰的深化组合。例如,电气管线与插座的组合:电气管路敷设在轻钢龙骨间隙中,根据精装图纸定位点位,深化排布内装部品始末点,做到全装配式对点对位安装;例如,给水管路与接驳点的组合:水路敷设在轻钢龙骨卡槽里,根据精装图纸给水专业接驳点设置出水口,深化排布内装部品始末点,出水末端部品对点对位安装;例如,通风管道与排风口的组合:吊顶预留风道位置可依据固定间距调整,按可利用空间高度调整风道的截面尺寸,确保功能性和实际效果。
         1.2综合叠图
         把各专业图纸进行叠图处理,宜利用BIM建模技术,将项目分解为不同专业、不同工种和不同工序,让操作人员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协同,检查专业冲突。同时,可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模拟事前控制,利用软件将CAD综合图按一定比例缩尺制作构件模型,模拟拼装,检验成型效果。例如将卫生间后置隔墙及其内部预埋件做缩尺组装,从而检测隔墙轻钢龙骨间距的合理性,对过于稀疏或尚需加强部位做优化处理。
         1.3集成系统应用
         设计采用集成卫浴体系、集成厨房体系、集成地面体系、集成墙面体系、集成吊顶体系,实现“管路与主体分离,弱化减少湿作业,消除对传统手工艺的依赖,突出节能环保减排特性,方便交付使用后维修整改翻新 ”的核心价值,为业主节省成本、缩短工期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的品质质量,避免了二次污染。
         例如,装配式墙面采用多种健康环保、美观的材料(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玻璃隔墙、悬挂式墙体饰面、金属踢脚线、成品门窗等)进行装配式构件的重组,实现装配式墙面标准化快装,缩短装修时间,意味着能节省大量人工成本,同时墙身本身具有寿命长、易清洁、防水防潮、维修拆卸简单优势,克服油漆墙面发霉污染返潮难翻新的弊端。
         1.4材料选型和装配模数
         把材料选型选择放在设计阶段,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试验实操,根源性解决新材料的适用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将设计对象的性能和功能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就会使得装饰设计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例如,在墙顶地三大面通常情况下会使用三种材料,并且传统装修的每种装修材料规格各不相同,如果想要用于装配式装修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需要将模数进行统一规定,这样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得墙顶地材料在设计装修中拼装细缝能够有效衔接,可以有效杜绝由于尺寸不合理出现细缝过大的情况。(2)接缝过程中,应要进行做好合理收口工作。例如,顶面如果300模数铝扣板和300模数的墙挂板进行连接,需要使用特定的收口模块进行合理收口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细缝过大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3)节省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施工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在装修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使用较多的标准化部件进行安装,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施工时间,同时也能使得装配式建筑装修更加简单、快捷,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使得安装装修部件过程简约化,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降低施工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通过配对计算装配模数,对排布方式进行优化梳理,做到大面统一、内部消差、精易收口,最大发挥装配式、一体式的优势。


         2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2.1 装修部品、预制构件的进场检验和验收
         建立部品部件、预制构件的质量进场检验及验收机制,保证成品、半成品质量。进场后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种类功能和生产日期,检查预留孔、预埋套孔、预埋件和吊点的位置和数量,检查尺寸误差和外观缺陷,杜绝使用违规和不合格产品。及时维修存在缺陷的装修部品、预制构件或返厂处理,直到满足安全、实用、功能性要求。
         2.2 过程质量管控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责任体系,落实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加强全过程监管,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工程各方可采用驻厂监工等方式从源头上加强部品部件生产质量管控;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和检验检测,建立完整成熟的装配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在项目部主出入口处设置标示标牌,公示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人。施工企业亦应根据项目实际特征进行图纸会审,建立全过程质量跟踪制度和赏罚机制,落实责任到人,加大抽查抽测力度,对质量安全违规行为进行彻查整改。
         2.3 样板引路和技术交底
         样板引路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管理制度,目的和意义在于:确定质量标准;稳定设计,确定材料;分析操作要点,明确施工方法;用于施工技术交底。样板引路能够检测设计图纸合理性、施工工艺科学性及施工人员专业性,杜绝事后检查返工整改。同时,项目要坚持书面交底、视频交底和样板样板展示,对工人工序工艺手法摸底,提前暴露问题发现问题。
         2.4 品质标准和验收
         项目中某个工序或装修部品品质标准比较简单,但上升到整体品质标准的提升,会相对有难度。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通常把人工作业比例降到最低,用专业化操作、标准化构件、模数化位置规避人工操作的随机偏差,提升整体品质质量标准。验收过程调用各方力量和资源,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分部分项从大到小从粗到细有序查验,过程精良控制实现项目结果。
         2.5 成品保护
         施工过程中,因工序交叉施工,可能带来二次污染,故施工做好成品保护是必然的。成品保护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盖、遮、围、堵、包、绑”。对于不同类型的物品,保护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地面工程如木地板、地砖等覆盖保护,这类为盖;对成品、半成品采取搭棚、上盖下垫等措施对成品进行遮护,这类为遮;对排水、电气、线盒等事先进行封堵,防止建筑垃圾、杂物、泥土等堵塞孔道,这类为堵;对成品、半成品进行有关包裹工作,如采用泡沫板、彩条布、原材包装箱等,这类为包;装修部品、PC构件一般采用叉车板转运,外面用塑料覆膜,运输过程绑紧扎稳,安装过程中防止碰伤,这类为绑。
         3 结语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刚起步,政策性指导、相关标准及规范、各方参与积极性有限,故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的传导及市场需求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根据我国装配式装修的发展现状,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修、结构、机电各专业协同施工,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将会是长久趋势。从设计到施工把控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装修成本,是开发经济效益和占有市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茜,孙佳临,范占勇.装配式住宅空间优化与全装修策略[J].建筑,
         2019(7):73-74.
         [2]周卿.装配式建筑下装配式装修设计的合理化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9(10):61-62.
         [3]夏洪波,刘丽娟.关于住宅装配式装修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1):67-68.
         [4]董健,杨彬,戴明旭,洪俊青.装配式装修设计的应用和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2):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