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使学生全面发展,当下美术教学成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教育作为手段开展美术教育,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美术技能与美术知识,传播与发扬美术文化,另一方面则是将美术作为媒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道德情操,学生的创造力与智力得到开发,以此获得教育意义。文章从新课改角度出发,对学校在美术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美术教学更加具有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学;新课改;教学评价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指导时,不仅要教授学生操作技能与基本的美术知识,还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美术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播,也对学生将来从事美术工作打下基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艺术潜力进行挖掘,提高教学质量,以此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需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美术水平,是美术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在考试科目中,美术处于“缺席”状态,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用来学习高考必考科目,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等,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美术课程。当下,多数学校开设美术课程,但是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学习数学、语文、英语这些主学科上,没有多余的时间学习美术课程。当前美术教学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这就导致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缺少学习积极性。中小学美术教学虽然与高中相比较为丰富,但是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缺少兴趣。
(二)教学内容落后
新课改的推行,使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也发生改变,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教学实践、教学结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与完善。目前来看,我国学校在开设美术课程时,将主要精力放在鉴赏、设计、绘画等项目上,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合理性。学生在学习时主要讲究学习过程,也就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在学习美术时,通常需要经过具象阶段,随后再到抽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引导学生寻找灵感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帮助学生去鉴赏美,随后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导致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三)教学模式落后
当下,我国大部分学校在美术课堂上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机械化且具有僵硬性,学生容易因课堂过于枯燥与沉闷,使自身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降低,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在传统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实际感悟受到忽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不仅如此,一些教师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价值与优势,并且因多媒体应用能力欠缺,制作的课件缺乏美观性、新颖性与生动性,多媒体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没有得到正常发挥,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方式,使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以此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美术知识。比如,鼓励与激励学生主动对美术大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对其包含的特色、技法、色彩等进行分析,以此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扩展,使学生思维得到延伸,引导学生对作品思想与主题进行表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对课堂体系进行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管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但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却因此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未能得到充分尊重,不同学生在性格特征与知识结构方面有一定差异,未能满足现代化平面设计学生的要求与时代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技术应运而生。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这不但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还能使教育教学的改革得到推动。不仅如此,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保障学生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合理设置课程
当下学校的美术课程主要设在学生在校阶段的前三个学期,在有限课时的制约下,如果想要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应当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这主要分为以下四点:一是利用教学激发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具象审美能力与意识,通过亲身经历与感知,体验不同作品中蕴含的艺术美,从而使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得到精神享受。二是通过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学生能够更加了解美术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利用专业的语言对作品集进行分析、描述、点评,使学生从多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提高个人艺术水平。三是通过“绘画”教学,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有所提高,最后能够将其应用到绘制作品当中,对其进行创作与表现。
(四)确定学生主体地位
很多学校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导致教学质量较低。为解决这个问题,美术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不断营造出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且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教学进行辅助,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明确学生的思考方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比如可以展示或播放影片等,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为学生提高自主鉴赏能力,无形中使得美术教学更加具有兴趣性与丰富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术,美术教学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合理性与规范性,还能使每节课程都具有活力。教师用画笔点亮学生心灵,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校应当注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设置合理课程,并且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加具有兴趣,从而促使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沈传胜.基于问题情境提升综合能力——《动物造型饼干》教学对比分析与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Z1):69-71.
[2]任蕾.传承与应用——论甘肃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如何利用多媒介走进高校专业教学[J].中国报业,2019(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