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道路桥梁建设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公路建设项目中,桥梁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软土地基问题。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弱、渗水性不强等特点,因其内部含有较多有机物质,地质存在软黏土、淤泥等物质,其地质承载能力也随之弱化,对桥梁施工极为不利。因此,在施工时,应重点关注软土地基问题,确保整个公路桥梁施工工作顺利开展,达到施工标准。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
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呈现出空前繁荣的状态,其中的道路桥梁工程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通过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可以丰富我国的交通路线,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保证车辆的通行安全。其中核心的一项工作就是软土地基的处理,下面本文将通过分析阐述的方式,详细介绍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1软弱土层的特点及其危害
1.1软弱土层的基本特性
和一般土层相比,软弱土层的差异性明显,从土层本身的密度,再到含水量和承压力等,根据相应的检测报告显示,软土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软弱土层的土质的压缩性高,软弱土层土质间隙大,结构密度小,含水量充分,由于土质疏松空隙大导致压缩性很高。其整体上的抗剪切能力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土层本身的间隙较大,没有办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稳定性。其次,软土的竖向渗流能力差,和软土的竖向渗流能力很差,这并不有利于水的排放。最后,弱土层连续抗压能力差,土层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治疗。因为土层不能总是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当有外力,土层会产生变形,变形幅度与外力的时间将会增加。不仅如此,由于土层本身的巨大的差距,将会有大量的杂质渗透到差距,导致压力的差异在软土地层的每个部分。
1.2软弱土层的危害
软弱土层由于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与风险,在政府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项目设计与建设阶段对土层的处理不当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没有对软土进行必要处理,容易导致路桥稳固性差,由于软土层的应力存在差异,而整体的应力水平又较差,所以会导致路桥路面受力不均匀;另外一个方面,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易造成路面隆起,危及道路交通建设。当车辆在桥面行驶的过程中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增高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不仅如此,在路桥长期应力的作用下,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现象,导致桥台下沉,最终可能会导致路桥垮塌事故的发生。
2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2.1表层排水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为了降低土层的含水率,可将适宜的添加剂投入到表层粘性土中,促使土层的稳定性、固结性得到显著的提升,使得地基的坚固性、强度大大增强。如果软土地基中的沙垫层土壤含量较少、含水率较高,可将填土中的排水层设置成沙垫层,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填土的含水率,还能够确保施工设备安全、稳定的通行。同时还要注重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在实际的地基施工开始前要对地基强度、宽度等数据进行确定,并保障垫料敷设的规范性。
2.2加载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为了有效的控制地基沉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加载法,其不仅能够强化地基的稳固性,还能够防止路面结构因沉降问题出现断裂、坍塌等情况。加载法主要是对地基增加总压法及降低间隙水压法促使地基软土层不断的沉降、加固,如果地基土层上部存在砂层,可采用地下水法促使地下水位降低。
通常加载法与载荷量、沉降时间、固结层厚、自身重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要对地基沉降进行严密的监测。
2.3排水固结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排水固结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处理技术,其主要是对软土地基施加压力,促使软土层不断地压缩,促使地基强度不断地增高。为了强化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效率,可在土层与地基之间设置适量的垂直排水柱,这样就能够大大的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通常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可将填土法、排水固结法及加载法联合使用,因为地基中含有的土层土质不同,仅仅采用一种加固方法很难保障地基的稳固性,例如:在泥炭质地基中采用排水固结法取得的效果就不够显著。
2.4粉喷桩加固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还包括粉喷桩加固技术,该技术通过深层搅拌的方式,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主要操作方式为,针对于软粘性的地基进行处理,即加固饱和处理,完毕之后还需要通过固化剂来进行固化,固化材料的选用为水泥、石灰等材料,固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对于软土进行固化,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原本软土地基的水稳定性以及土体强度,这样在后续建造道路或者是桥梁的过程中便可以充分保证地面不会发生沉降现象,从而为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保驾护航。
2.5强夯法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有预压法、挤密法等,但是效果最好、最常用的还是强夯法,采用重锤夯击方式,增强土地承重力。因为公路施工周期较长,设备使用成本较高,通常情况下只能对表层进行处理,无法对软土地基深层进行整体挤压。而采用强夯法实际上可以突破空间限制,深入软土地基深层,利用重锤高落差方式形成较大冲击力,将软土地基内部的大量物质强行挤入地基深处,增强软土地基整体密实性,从而增强软土地基承重性能。
2.6冲击加压法
影响压力的方法是使用机械设备与某些外力影响软土地层,以增加软土地层的密度和压实。过程中压力和影响,土壤开裂发生在同一时间,这有利于软土地层的水和气体出口,以大大加强土层的荷载和密度。作为主要压实技术之一,冲击加压的压实效果良好,可以促使软土层达到相应的承重需求。在施工期间,为了进一步提升软土层的压实效果,一方面需要提高前期地质勘测工作的质量,确保对软土层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进而可以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压实方案。而在选定加压设备的时候,要根据勘测的结果确定设备型号和对应功率;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切实做好相关检测工作,在压实作业结束之后,需要进行严密的检测,并对压实效果不理想的区域进行二次加压处理。作为主要的软土处理技术之一,冲击加压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对于密度较小的泥沙质软土中,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加压设备接触到地面的同时,由于泥沙的特质而使作用力分散,进而导致加压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在冲击加压法实施的同时,需要借助其他技术手段,综合把控,才能够准确把控软土处理作业的质量。
结语
软土层处理是市政路桥工程施工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旦处理措施不当,或者前期勘测工作质量未达标,会对路桥工程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而在具体处理软弱土层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从技术手段入手,不断深入研究,并对以往的施工案例进行回顾,总结施工经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要凸显出处理措施的针对性,全面分析施工路段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结果指定处理方案。当然,在处理软土层期间需要有效利用现代化设备完成施工。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在软土处理完毕之后,要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确保处理结果达到工程的要求,而在加固作业结束之后,也要开展必要的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斌.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交通建设,2019(32):282.
[2]邓辉辉.略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研究,2019:73.
[3]耿志国.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J].技术应用,2019(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