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孙彬 王松 刘雪杰
[导读] 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进行了分析,让大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所了解。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是逐年增多,装配式建筑可以更好的节约成本,增加施工效率,节约能源消耗,在建筑领域获得了一致好评,因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进行了分析,让大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所了解。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建筑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依靠于一些预制的构建,直接在建筑工地通过一些建筑的手法和技术,实现连接而装配成的建筑。这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由于其施工的时间短,工程反应迅速,且整体的工程周期比较短,因此在施工技术领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成为了中国建筑领域一个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工作期间,需要借助完善的工程落实工序,搭配上紧凑的施工流程,并且有一个配合良好的组织。这些因素聚齐,才能够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成功落地,并且对于影响工作方面的因素,实现合理有效的改善,提升相对应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水平。
        1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建筑工地指利用最开始制造好的配件,在预定的顺序上进行拼接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钢、木结构建筑是现代建筑的代表。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因为是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大量配件,这种形式相较于原始的浇筑作业在工作量上会大大减少,其次因为采用的是建筑与装修为一体的设计,那么在组装时是可以与主题施工同步进行的,这样会在一定程度是缩短工期,而且由于本身属于拼接式建筑,所以只要对构件按着严格的标准化进行制造,那么生产效率越高,制造成本相对就会越低,所以在性价比上相较于传统建筑有了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2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2.1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识落后
        相较于其他领域或者专业,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人员,是出了名的墨守成规,丝毫不肯变通,严苛遵循传统的建筑管理形式,并且一直坚信,依照传统的管理模式,也能够实现装配式管理的工作。可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无论是从施工的流程、使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管理模式、内容等多方面来看,都和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可是管理人员并不愿意接纳新型的管理思想,并且不肯花费时间去学习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那么这种落后的意识思想,很难和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模进行匹配。而且,管理人员自身尚且不够努力,那么对于整个工程的开展团队而言,也是一个负面的消极影响,严重威胁了整个工程团队的健全、建立、以及长久的发展,使得很多的规章制度没办法严苛落实,限制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团队未来的发展,更是限制了这个工程未来的发展。
        2.2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够到位
        政府部门是权利的掌控者,也是工程项目的最高监管者。在政府方面看来,建筑行业,本身就应当从自身的义务和能力出发,量力而为,并且全力以赴的实现工程。在工程实施的内部,应当有良好的管理条例,协助并且限制工作人员,开展合理有效的工程项目。通过政府部门,增强管理的方式,使整体的管理有所提升,且政府部门应当令建筑工程的实施部门,以及实施的团队,从上到下每一名工作人员,包括高层的管理人员,明白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提醒每一名员工注重自身的职责,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严苛、认真的履行自己应当尽到的义务。可是,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政府部门的一些通知和指示,没有办法落实到实际,更不用说提升工程管理团队的技能指标了,没有办法把职责落实到实际,这也严重的影响并且不利于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的落实,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干扰。


        3优化措施分析
        3.1提升专业人员素养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比重较重,但当前来看,从事装配式建筑工程工作的专业人员较少,人才相对比较短缺,有很大的缺口,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脱节的想象。专业人员紧缺不利于装配式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与当地高校紧密合作,成立培养专业人员的基地,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大量人才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出优秀的团队,为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人才储备,以满足市场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2]。与此同时,相关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注重建筑管理过程中对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以往多数情况,常常项目完成后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特别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单依靠某一部门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必须要有专业的工程管理部门作后盾,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需要紧密配合,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管理方式,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工作体系。
        3.2完善相关法律
        在我国建筑法律不断完善过程中,应该以国家对于建筑发展要求基础上,迎合建筑发展的方向积极调整,进而在这过程中能够真正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相关法律法规。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我国政策的内容来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管理,对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及时完善,在这其中包括装配式建筑工程审核、监督等等环节。在开展监督工作过程中,也应该结合相应的产品质量制度,帮助找出在这其中存在质量不符合的相关材料,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符合实际要求。
        3.3切实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相应的设计人员在这过程中就应及时的配合其它环节的人员,组成装配式建筑施工团队,在这其中应该包括安装、结构、设备等等方面的人员。而且这个团队应该贯穿整个施工项目,并且在这其中要保证之间的有效配合,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能够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的而合理性,相关部门和政府应该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开展相关的会议,分析在这其中能够提供的帮助与支持,更好的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够很好的带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水平,真正发挥装配式建筑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
        3.4构配件的全过程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施环节需要使用的构配件数量比较多,各个构配件对于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要充分的了解构配件在生产和使用中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促进其应用效果的提升。从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理念的角度出发,构配件的管理应该从设计角度出发,使得其协调有序进行,对于各个构配件进行编号管理,给后续的顺利施工提供良好的支持。构配件生产阶段,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各个结构部分的尺寸精确度合格,性能满足使用的需要,给后续的建筑工程正常施工和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构配件的运输环节也是重点的管理和控制阶段,防止在运输环节构配件存在损坏的问题。在运输现场之后开展构配件组装施工,必须要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保证构配件的匹配度与准确度合格,禁止安装之后存在过度的偏差,保证工程的质量合格。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但是目前实施中还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这就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来解决,以提升工程的质量,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肖博文,向国涛,吴松巍,周书弘.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城市住宅,2019,26(11):179-180.
        [2]丛亮.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居舍,2019(32):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