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岩土工程建设规模与范围的扩大,其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区域性、复杂性等特点。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应用检测技术能够有助于岩土工程建设质量目标的实现。下面文章就以此为基础对岩土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特点;检测技术;岩土检测
引言
针对岩土工程而言,岩土工程检测工作质量影响着整个岩土工程质量与安全。而开展岩土工程检测,意味着对岩土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调查,这一系列的调查工作都是为了给后期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竣工提供必要、基础的工程准备。岩土工程检测工作由工程选址、岩土工程检测、监测等步骤组成。现阶段,在岩土工程检测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对岩土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
1岩土工程的基本特性
首先,区域性。岩土工程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受到区域的限制,伴随工程区域的改变,对应检测技术存在差异。不同施工场地在自然、人文等方面都表现出特殊性,因此在应用检测技术时也提出了不同要求。若自然环境欠佳,土质整体性能偏弱,随之提高了对检测技术的要求。在此工程背景下,检测技术的各环节都要得到全面保障,对各项指标做出严格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依托于现场情况确定科学施工方案,为后续各环节施工作业提供指导。其次,隐蔽性。普遍存在大量隐蔽性工程,常见有地基处理、桩基设计等,此类工程施工多发生于隐蔽环境下,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必须严格遵循各项规范展开。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要掌握高度专业技能外,还需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全方位保障隐蔽性工程整体品质,部分施工单位会实行跟踪监测技术,以实现对隐蔽性工程的全方位监测,在施工环节若出现问题,可随即发现并做出预警,交由特定技术人员做出改进,有效控制了不良事故扩散范围。另外,不确定性。不同工程区域对应地质环境存在差异,且岩土会受到环境影响而处于持续变动状态,诸如气候等外界因素也将加剧岩土工程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受环境因素影响,岩土特性随之改变,不利于施工的持续推进,制约整体进度。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类不确定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就必须全面掌握现场实际情况,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可行纠偏方案,基于针对性方式处理各类不确定因素,避免因此类因素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岩土工程不确定性需得到高度重视,除了制约工程进度外,还会带来各类隐患,不利于创造高效益工程,这也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
2岩土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
2.1槽探技术
岩土工程检测技术之一便是槽探技术,这一技术往往应用于地质结构条件相对复杂、边坡多、险道多的工程地区。部分岩土工程受地质结构影响较大,如果应用单一的岩土工程检测技术,无法满足岩土施工需要。槽探技术在这类岩土工程检测领域的应用,不但能实现对勘察对象的直接勘察,还能全面、详细了解复杂地质结构的岩土工程基础地质信息,为后续施工规划、设计提供必要支持。
2.2探地雷达监测技术
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前期,需清楚探测工程区域内的浅层岩土地质分布状况以及物理力学的原理,了解影响其因素是什么。在岩土工程勘探中,以往的工程技术人员需结合钻探与工程试验的方法进行工作的完成。基于钻探属于耗费时间的工作,并且对工程的预算拥有非常显著的制约,因此,运用探地雷达,运用少量的钻探孔与探地雷达进行相应的组合,再通过探地雷达的扫描准确探测出浅层地质分布情况以及变化,进而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做好前期的勘测工作。通过事实证明,探地雷达与钻探参照孔的良好融合是科学有效且数据非常准确的。
2.3勘察数字化技术
在传统岩土工程检测过程中,数据采集工作主要依靠人工采集,受到地形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这也意味着需要对区域数据进行重新测量,所消耗的时间成本较高。勘察数字化技术作为新型的测绘技术,其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数据库存储技术、新型测绘技术等手段,以此来完成待测区域的综合测量。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该技术会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对于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的应用数据进行综合测量,同时依托于项目的实际需求,对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进行完善,从而有效提升所采集数据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2.4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
在岩土工程检测技术中,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能够为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提供更多参考。比如,岩土工程的渗透参数、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以及物性力性指标等。在详细勘探阶段,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也是十分关键的。从优点来看,室内测试开展时试验操作较为简单,可以大范围的应用。缺点是试样尺寸代表性不足,试样保持原样的能力较差。原位测试的优点是测试效率高、代表性较强、时间周期短等,但是无法满足大量使用的要求,边界条件复杂程度高,影响了其应用范围。通常情况下,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的开展都离不开勘探相关的技术支持。
3提高岩土工程检测的技术措施
3.1提升人员工作素养
专业检测人员素养对检测专业性、检测结果准确性意义重大,因此建设主管部门应意识到这一点,做好对专业检测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要求人员持证上岗,避免出现无资格技术人员参与验收的情况,确保所有上岗人员作业均合理、合法、符合规范。可选择适当时机,由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岩土工程检测实施网络化规范管理,监督检测市场,引导各检测单位有序竞争。除此之外,应关注对检测人员职业技能与道德品质的培养,确保他们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意识。
3.2加大对岩土工程检测市场的管理力度
针对岩土检测市场实行全方位管理,强化对检测市场的管理也是推动岩土工程检测事业发展的关键,有必要创建规范化制度。具体而言:首先,要强化对岩土工程检测的管理工作,以保障各项检测结果都满足既定工程标准。其次,做好对检测现场的监管,增强各项操作行为的规范性,杜绝投机取巧等现象。最后,还需对岩土工程检测报告做全面审查,在确保无误后方可向上级提交,要求各项检测数据都足够准确,且要附上具体运算过程,以便相关人员分析。
3.3加强岩土工程检测管理
从工作特点来看,岩土工程检测表现出系统性、复杂性以及专业性等,不同的施工区域在土质条件、土层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单纯依靠岩土工程检测难以全面反映地层的真实特点,同时地层基底和地下水位处于不可控状态,因此,岩土工程检测报告与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存在一定偏差。为了将这种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岩土工程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完整性,对于发现的偏差能够及时补充和修正,切实发挥岩土工程检测的实际作用,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做好铺垫。
3.4数字信息存储
在完成数字信息应用处理工作之后,还需要对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做好存储工作。选择构建数据库的方式进行信息存储,以时间为查询维度,构建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具备潜在应用价值的数据库。此类数据可以作为该区域其他工程活动的参考依据,能够有效减少活动开展前需要调研的工作总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岩土工程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对岩土工程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极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岩土工程检测工作,并对岩土工程检测质量与安全性进行有效判断,合理有序的开展岩土工程检测的各项工作,从而为之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参考文献
[1]余桂梅.岩土工程勘查中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165,167.
[2]何国华.基于岩土工程勘查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