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内容庞大,工作复杂,其管理方式不易掌握,因此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把控每一个建设工程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工程企业的利益。本文将指出几种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并对改善工程质量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非常的大,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居住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保证房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房屋建筑工程在不断地改进建筑措施,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得房屋建筑工程的样式越来越多,房屋的性能也越来越高,这样就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人们不仅要求房屋的质量要过关,在外形上也要美观。所以,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手段在逐渐的变复杂,我们要进入人群中进行调查,了解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有怎样的需求,并且学习各种不同的房屋建筑工艺,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在实际的应用中针对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详细的解决,制定有效的措施。
1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
1.1构造设置不合理
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如果构造的设置不够合理,缺乏质量保障体系的约束。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仅仅是按照自身的想法开展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特点。在进行图纸制作时,按照其他图纸全部照抄、生搬硬套。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建设出来的构造不符合应用要求,房屋建筑工程在应用时会出现更多质量问题。特别是在对一些尺寸比较大的塑窗进行设计时,没有对用料和节点进行具体的设计,而且塑窗的建设高度不符合标准要求。甚至难以满足窗户的正常使用需求。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各项内容不够合理导致的。
1.2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裂缝,首先混凝土材料有质量问题,配比不当,或者是振荡过度产生砂浆浮层,诱发混凝土裂缝,另外如果浇筑后养护不当,会使混凝土内外收缩不一致,也可能是拆除模板时间或方式不当,这些都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另外冬季施工时,由于保温措施不到位,混凝土受冷温度过低还会出现冻胀裂缝。混凝土表面麻面,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湿润度不够,隔离剂没刷好或混凝土没有干透就拆模,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使浇筑部位构件麻面脱皮。混凝土表面露筋,钢筋分布间距过大,缺筋漏筋,底部垫块挪位,或者钢筋帮扎不紧,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密实,都有可能使混凝土表面露筋。混凝土表面蜂窝孔洞,混凝土坍落度不够,模板有缝隙造成砂浆流失,或者混凝土下料过厚,振捣不够,混凝土局部结构出现松动,各材料间形成各种大小的空隙,称为蜂窝或孔洞。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工期紧张及项目成本超支的压力下,在实际浇筑和验收等阶段没有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混凝土的各种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其结构性能,降低承载力和强度,加速内部钢筋锈蚀,极大地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1.3排水不通畅
由于下面是商场,上面是住宅,商场上面架空层是绿化种植土有一定的厚度,按常规设计将会造成种植土超出伸缩缝的高度,加上物业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清理垃圾,导致排水管堵塞,下大雨时排水管不顺畅,造成雨水直接从伸缩缝里面流到下面,出现严重漏水现象。电梯基坑底排水往往由于排水管的高度不合适,由于施工时高度没有把握好,或者是施工过程中没有管理好,将管道堵塞,防水没有做好,上面的水流到电梯井里面,导致水排不出去,排水不顺疏,(积水)不能及时排水,导致电梯配件被损坏,严重影响电梯的使用(寿命)。
2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应对措
2.1健全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在整个工程的进行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施工进行的顺利与否非常的重要,所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使得人力与物力得到更好的分配,还能提高人们的责任意识,使得各个部门能够协调工作,更好的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还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使得施工现场能够有序的进行,减少问题的出现。无论是材料的管理问题还是施工人员的施工,都能按照规定来依次进行,从而提高工程的效率。我们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手段,从而使得施工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这样就能准确的进行各项工作,在材料的使用上也能更加合理,施工的现场能够有序的进行。另外我们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察力度,对于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排查,不能出现任何马虎,如果发现有部门不按照规定办事的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从准备工作到施工阶段到最后收尾,我们都必须按照规定来进行,提高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工作能够安全进行,这样才能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效益,大大降低问题的出现。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也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解决,避免留下安全隐患,从而延误工时,对大家来说都是不好的,所以,有问题就要抓住根源去解决。
2.2严控设计变更,消除隐患因素
设计变更是建筑工程建设无法避免的客观问题,但设计变更若得不到有效处理以及细致研讨,就有可能导致专业碰撞或者埋下安全隐患。针对现场可能出现设计变更问题,施工管理人员有必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研讨,找到最合适的设计变更方案,在不影响质量、进度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的设计变更优化措施。同时,应总结设计变更发生成因,全面分析该工程是否还存在类似情况,及时联系设计方进行商议、处理,以确保工程的正常推动。
2.3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居住人员对房屋建筑施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树立优良的形象,就必须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企业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做好日常的质量安全管理。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评判时,可以从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以及使用质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判。施工企业不仅要改变原有的管理形式,还应该选用新型的施工技术。要对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各项操作,还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指导。施工企业可以招聘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惩处,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
2.4严格把控物资质量
工程的材料好坏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设备入场工作,采购时要货比三家,检查生产厂家资质,材料的质量和相关手续资料的完整性,杜绝假冒伪劣材料。物资入场交付使用前,要做好仓库管理工作,申请使用时在再次复检,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材料性能经长时间存放性能没有遭到破坏,避免施工过程中使用到不满足国家的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的材料。
结语
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质量通病问题,不能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在此情况下,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严格进行渗漏质量通病、地面质量通病、模板等质量通病的控制,确保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需完善相关质量管理工作体系与机制,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全面增强整体的工作效果,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合敏.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4(35):244-255.
[2]栾庆彦.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45(35):17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