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 周维
[导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同时也使城市的交通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始终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市政道路的施工效果和质量。经过有关人员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沉降问题,对城市交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阻碍。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使之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文章主要研究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路基路面;市政道路工程;沉降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兴建,满足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很难满足现代化道路施工要求,沉降段路基时常发生问题,严重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年限,甚至会影响到日后的通行,道路的安全性也难以保障。对此,施工企业要分析沉降段路基路面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并积极进行改进;在实际施工中加强管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消除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在施工中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对发生沉降路基路面进行养护,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1、道路工程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概述
         从实际意义上而言,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实际应用环境相对复杂,加之汽车保有量的急剧上升,使得路基路面沉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势必会导致道路结构的破坏程度进一步恶化,在影响人们出行质量的同时,更会威胁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在这其中,道路工程桥头搭板附近段路基路面的沉降问题最为严重。正因为如此,必须做好桥头搭板的安装工作。通常情况下路基路面弹性形变问题的根本原因出现在牛腿部位,道路的路基土地靠近桥台的位置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上道路长期承受着极大的负荷,两侧的受力不够均匀,会使形变程度进一步加剧,进而导致沉降问题的发生。
2、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沉降原因
         2.1结构设计不合理
         沉降段路面设计与普通路面设计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目前施工中常采用的搭板结构设计方案为钢筋混凝土过渡以及加筋土的方案,能够有效控制道路刚度变化程度。然而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工程造价而简化施工流程,并未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导致道路搭板结构存在受力不均情况,影响道路路面以及路基使用。
         2.2土基压实度不够
         根据道路工程施工标准,道路通道需要保证台背填土施工质量。但受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管理等因素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台背填土压实度不符合工程标准的现象,直接导致道路沉降路段沉降不均匀。
         2.3地基处置不标准
         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土基施工操作中,操作不规范。钻孔深度与钻孔数量不符合施工标准,未能及时发现软土地基或确定其范围或深度,直接影响后期具体施工操作,造成施工损失。同时,如若所计算的工程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不匹配,同样会影响工程质量。
3、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施工方案科学合理
         从实际意义上而言,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保证施工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基础。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考察,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经过多角度的综合分析与考虑之后,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在进行路基路面加固过程中,如果采用换填法,尽管能够提高路基结构的强度,但是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势必会增加施工成本,因而需要对施工方式进行重新考虑。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根据遇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的变更和调整,不能死板硬套。如果地质情况过于复杂,可以采取分段施工的模式,如此可以在保证施工效果和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降低。
         3.2道桥工程地基处理施工优化要点
         在道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必须要重点的关注地基施工,地基的施工质量会直接的关系到沉降问题的发生几率。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软土基础,可以采用把软土地质排除,然后使用承载力强的填料进行填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道桥工程基础的承载力,从而达到了减少道桥工程发生沉降问题的目的。基础填充材料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必须要对填充材质的质量进行监督,不能使用生活垃圾进行填充,这些垃圾会逐渐的发生降解,会引发路基路面的沉降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指挥工作人员把浮土进行清除,保证路基路面施工面的清洁性,在填料的过程中要采用分层夯实的方式,每回填十公分夯实一次,如果采用机械夯实的方式,可以回填二十公分夯实一次,提升基础的稳定性,这种基础处理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沉降问题发生的几率,也是提升道桥工程建设效果的有效手段。
         2.3优化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性能提升
         在道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施工参数必须要严格的遵守建设部门提出的各种政策及技术规定,对道桥工程的沉降幅度进行严格的限定,保证道桥工程的沉降程度保持在十公分之内。同时,与道路的路面沉降差异不能大于五公分。在道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施工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要保证施工方案的落实程度,尤其是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并做好降排水工作,合理的设定排水沟的位置,减少雨水对道桥工程路基产生的冲刷。在当前的道桥工程中,路面的材质通常都是沥青混凝土,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控制摊铺的速度,不能过于急躁,保证摊铺工作可以匀速进行,保证道桥工程路面的平整性,同时要控制路面裂缝的发生。在每一项工序施工完成以后,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都要进行详细的检查,保证施工位置的各种性能参数都可以达到实际的施工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在压实作业完成以后,要重点的对其含水量以及压实程度进行检测,保证这些施工内容可以满足道桥工程的设计要求,提升道桥工程整体的承载力,打造合格的道桥工程。
结束语
         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我国交通运输量逐年递增,随之带来了道路承载力的增加。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现阶段道路工程施工中地基沉降等问题时有发生,使交通通行的舒适度严重降低,也为人们通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在道路施工中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非常重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良好的施工技术可以降低沉降段路基路面事故发生率,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沉降段路基路面如果施工技术不达标,就会出现道路缺陷,严重影响到后期的正常使用,为人们的安全通行带来巨大隐患。因此要深入分析目前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路面塌陷、连接缝隙等,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朱文俊.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9(03):85.
[2]张茂奎.市政道路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188.
[3]徐文平.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46.
[4]张超伟,陈阳,杨富民,牛刚伟.市政道路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11):232-233.
[5]高兵兵.市政道路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