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地理国情测绘工作时,一定要提高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并对此工作不断进行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发散创新思维,真正实现科学技术与创新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在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中的技术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技术探讨
引言
外业调绘以及核查工作主要通过现场外业调查来确认核实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表覆盖分类以及相关地理国情要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需要对发生改变的以及新增的图斑或其他信息要素应采取相应补查以及补调措施,同时要对专业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科学采集,并进行准确的解译,才能为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客观准确提供可靠的保证,从而促进我国地理国情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
1地理国情中外业调查的重点、难点
第一次外业调绘一般是外业核査,重要的内容是对内业人工解译的调査底图上各种图斑实地核实,并进行遥感解译样本采样,遵循“所见即所得”的原则对实地所见到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和裸露地、交通网络、居民地和设施、地理单元等进行逐一核査。其主要任务和重点:①核对底图图斑与实地所见的图斑地类表示是否一致,要求进行100%核査;②对于内业人工无法判读或判读不准的标记地类,进行实地核査,要求是不许漏掉一个;③对于国情要素进行实地采集,包括道路要素中的材质、路宽、等级、名称等,水利要素中的长度、宽度、流向、高水界,名称的采集,来补充内业和资料上遗漏的;④对于地理单元定位点的采集,包括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小区、工矿企业、政府单位、学校、医院、行政村的地理位置和标记;⑤采集遥感解译样本,要求图内的每个地类采集相关的遥感解译样本,并拍摄照片。外业核査工作的重点、难点:①核査是要进行100%核査,所有图斑都要走到,并且有轨迹线的支持,但在实际中有很多地方是无法到达的,就算到达也必然是花费太多的时间才可以,这样就导致有的图斑是必然无法核査到的,或者将核査周期延长,后果便是无法核査到便无法知道图斑属性正确与否,工作效率低下;②变化的地类图斑的空间测量,这一般是由于遥感图像的拍摄,制作到最终的成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周期,有很多的地物发生了变化,例如正在建设中的房屋;③国情要素水渠和水库以及道路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在内业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必须在外业调绘中进行核实;④在地理单元地物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村委会发生合并、撤销、新增或者搬迁,而导致村委会无法采集,于是核査人员认为该村撤销,但实际是搬迁或合并,从而导致村委会误采,漏采的情况时有发生;⑤遥感解译样本的采集经常会出现拍摄照片与关联的图斑地物编码不相符的情况,照片俯仰角超限、照片模糊、曝光过度、拍摄地物不具有代表性等问题。
2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以及核查工作的主要目的
(1)调绘核查地理国情要素信息的准确性,外业调绘以及核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统计现场实地采样结果对地表覆盖分类所涉及的属性、类型以及其边界数据等进行核查,一旦发现在内业判断采集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更正,同时要对内业判读以及解译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2)对内业判读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调绘核查,外业调绘以及核查工作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对于内业判读过程中存在疑问且难以通过内业处理确定的信息、存在内容缺陷的地表覆盖信息以及地理国情要素等进行补充和完善。
(3)采集样本数据,记录调绘核查信息,外业调绘以及核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是用户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质量判断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进行专题研究或者制作多媒体问题的重要素材,因此,在外业调绘以及核查时,其地物类型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典型性以及代表性,然后采集实地影像数据,并对样本信息进行解译分析。
3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意义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指的是对国家的地理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利用科学技术对国家的地理情况信息进行获取,并针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在进行地理测绘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运用大量的现代测绘技术,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科学技术已经变成各行各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还包含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这些创新型的科学技术在地理测绘工作中应用较多,通过应用这些科学技术,使地理测绘工作的工作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4地理国情监测软件研发技术
(1)数据加密压缩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思想,对于高分辨率影像,采用了多层次金字塔和压缩技术,来减少IO和CPU运算,提高浏览流畅度。对于复杂密集的矢量数据,除了建立高效空间索引之外,还对数据进行分层压缩,以最快速度来操作数据。具体基于霍夫曼重构算法的空间数据无损压缩存储方法,在不破坏数据、不降低影像分辨率的情况下数据压缩率达85%以上,解决了云平台环境下的野外调绘装备大数据传输、安全保密、快速渲染等技术难题。其主要步骤包括:①根据待编码信息的统计特征(熵),按出现频率的大小从下到上构建编码树;②按类似于前序遍历的方法递归地遍历编码树,对于连接左子树的边赋予边码为“0”,连接右树的边码为“1”。反过来亦可;③计算从“根”到“叶”的编码序列,得到某字符的编码。(2)解译样本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的采集,是为了直接形象地提供地表形态说明。每一个照片必须代表着某处的地表数据的类型,以及相对应的遥感影像图切片位置。先进行图层分类设置,考虑到部分人员对某些应用类型不清楚其层级归属关系,系统设计提供了“图层查找”方式优化操作体验。在全部的图层列表中只需输入待查询的地理国情要素或者地表覆盖类型的拼音首字母、部分字母,即可快速定位至所需类型。设置完地理国情分类后,下一个关键技术是实现样本点坐标的采集。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查软件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坐标进行采集,数学基础为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集样本坐标后,如何关联其对应的“地面照片”则是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查软件下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结束语
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与核查是对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进行现场核实与确认,对新增和发生变化的信息要素和图斑地类进行补调和补测,并收集专业资料、采集解译样本,是确保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真实性、准确性及提高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王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变化信息自动识别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11):42-45.
[2]刘荣.面向地理国情普查的城市遥感影像变化监测方法分析[J].现代测绘,2019,42(06):27-30.
[3]李真.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高铁站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研究[C].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9年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现代测绘》编辑部,2019:40-43.
[4]张钦玮.基于ArcPy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处理工具开发研究[C].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9年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现代测绘》编辑部,2019:111-113.
[5]石婷婷,贾继鹏,祁信舒.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9,17(11):36-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