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高处坠落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郭晴晴
[导读] 本文将对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综合预防管理措施。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其中高处坠落就是最主要的安全风险之一,一旦出现坠落事故,不但会造成人身伤害,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而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社会负面影响而造成间接损失,为了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对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综合预防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处坠落;事故;原因;防治
1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事故。其中,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施工过程有: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和悬空高处作业时,在“四口”、“五临边”处或轻型屋面处的施工,在拆除工程时和其他作业时。第二,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第三,作业离地面越高,冲击力越大,伤害程度也越大。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安全事故。而出现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安全事故中主要的事故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建筑施工的时间较长、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劳动量比较大等等。影响高空坠落事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施工工作人员不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勘察设计不全面以及施工部门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安全生产投入不健全等等,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2.1受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中出现高处坠落事故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工作人员在雨天、雪天以及高温的状况下,依旧进行露天的高空作业;在照明光线不充足的状况下,施工人员依旧进行夜间的悬空作业,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增大了高空坠落的事故出现机率。
2.2客观因素的影响
        影响建筑施工的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譬如:施工物品的摆放。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中需要的物品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材料中的钢管、竹竿、扣件、木杆等与施工的标准不吻合、脚手架没有铺设稳定或者出现漏铺的状况,致使脚手架的架设与规定的标准不相符、施工的现场没有健全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作者使用的防护用具缺少一定防护性能。上述因素都会引发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2.3人为因素的影响
        导致建筑施工中岀现高处坠落事故与人文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具体体现在:进行高空作业的施工工作者有心脏疾病、贫血、高血压,这些都是影响高空施工建设的疾病;进行高空作业的施工的人员身体状况不佳,处于疲劳的状况,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反应较慢、不恰当的操作,致使施工操作出现错误,引发高空坠落事故出现;施工人员在不具备充足的安全操作技能后,没有展开具体的安全防护对策,譬如,错误使用安全带、在进行悬空施工作业时,没有釆取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作人员没有参照相关的制度规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施工,譬如,乘坐吊篮进行高空施工作业、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状况下,行走在轻型的屋面上,这些都是致使高处作业出现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工作人员缺少健全的安全操作措施,在思想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在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中没有参照制定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建筑施工,由此引发高处坠落安全事故发生。
2.4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在影响高空坠落事故出现的因素中,安全管理不完善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体现在:建筑施工管理单位缺少对施工工作的实际指导;脚手架搭设的方法缺少合理性、科学性;缺少对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检查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劳动组织缺少合理性;上述因素都会引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出现。


3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出现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安全事故的原因,并依照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建立严密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杜绝“三违行为”的发生、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有效规避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几个方面着手,切断事故链达到控制事故发生的效果。一来能够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高处坠落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具体的预防措施:
3.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通过施工前、施工中的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使得高处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并通过作业过程的检查、制止、再教育等各种手段发现和消除“三违”行为;通过岗前体检发现高空作业禁忌症;合理安排工序和作息息时间,减少高空作业数量,避免超负荷劳动。通过这些手段达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的。
3.2施工过程高处作业防护设施的完善和维护
        作业前制定完善可靠的专项施工方案;材料设备、工机具进场和投入使用前有严格检测体系,杜绝不合格品;搭设前交底,过程严格执行方案;搭设完成后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检查并及时修复;安全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确保正确使用,如杜绝安全带低挂高用现象。通过这些手段达到防护设施的有效和可靠从而降低高处坠落风险。
3.3完善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项目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的安全生产岗位职责、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确保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项目部上级单位加强对现场的监督和支持;劳保用品的配发合理规范,满足现场需求;落实安全考核和奖惩,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业务保安”,杜绝违章指挥现象发生。通过管理的完善消除高处坠落风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3.4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高处作业的安全性
        近年来,建筑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不断涌现各类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工艺日趋简单、安全,如通过设计优化、使用新的施工设备和方法增加地面施工量,减少高空作业数量;使用更为合理的防护装置;通过3D模型审查提前识别出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高空作业风险,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设计单位、施工企业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投用上的不断探索和尝试,达到大大降低高空作业风险,有效保障施工安全的效果。
3.5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中涉及到的11项环境的不利因素,提前根据项目施工地的气候环境、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环节辨识环境因素造成的危险源,提前做好检测、预警、防护和撤离工作。例如在户外施工,要提前关注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现场设置风速仪,一旦出现5级以上大风就要及时停止高空作业,安排人员有序撤离;大风后要对防护设施细致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再组织施工。通过对环境的不利因素的检测、预警、防护和有序撤离达到消除环境的不利因素的效果。
4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影响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假设在建筑施工中出现高空坠落事故会对建筑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造成不可估算的损失。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的高空作业中,要加大对施工安全防护设备的管理,施工单位要参照自身的施工状况,实施具体的预防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在安全施工的状况下,减少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率。只有这样,建筑施工企业才能提升自身的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韦信续. 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J]. 福建建材, 2019, (01):99-101.
[2]张玉清. 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及安全防护措施[J]. 商品与质量, 2019, (05):271.
[3]龙泽泓. 建筑业高处坠落事故风险分析与防控措施研究[D].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