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任海斌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任海斌
[导读]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地理条件复杂。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地理条件复杂。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有许多软土地基,地理条件复杂。在这样的软土地上建设高等级的市政道路非常的困难并且花费非常的多。所以说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稳定性进行一定的增强是非常的有必要的,通过使用水泥混凝土粉煤灰碎石桩等加固措施,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软土地基技术渐渐的已经成为等级较高的路面简单可行的施工技术之一。所以说,在这样的地区对市政道路进行建设时,一定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强,从而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软基加固技术;市政道路;应用
         1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比较快,城市化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为市政道路建设规范的发展以及完善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物质基础。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市政道路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扩大化发展与市政道路的扩大化建设相适应,能够为市政道路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证。在当前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每一个施工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其中一个施工阶段出现问题会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产生极大影响。而对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是保证市政道路施工安全性以及施工强度的重要内容。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水平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最终质量,为了防止在软基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相关部门以及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利用合理科学的软基加固处理技术进行施工,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地质环境选择科学合理的软基加固技术,才能够提高软基加固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2建设市政道路常用的几种软土地基的特点
         2.1形状易发生变化且易流动
         建设的市政道路长期会经受重大的来往车辆的压力,在这种外界的环境下,用于建设的道路软基就会出现大范围的挤压变形,用于建设道路的软基形状易发生变化且易流动,所以,如果没有对道路软基及时有效处理,那么道路路基就会发生安全隐患,发生坍塌事件,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2.2易被压缩且耐剪性低
         相对于一般的市政道路工程地基,软土地基易被压缩,且耐剪性低,软基内部颗粒之间距离较大,不利于提高道路地基的重量承载能力。在建设市政道路过程中,对地基进行处理不当,加之软基易被压缩,不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发生大范围道路坍塌的概率会增加,就会对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不利于保证后期道路养护工作效果。
         2.3水分多且孔间距长
         软基内部的水分非常充足,就会使其产生较多的内部孔隙,水分充盈在缝隙中使孔隙范围逐渐增大。软土地基内部土的种类有两种,即是粉土和粘土,两种类型的土共同特征是内部含有很多负电荷,负电荷主要存在于软土的表层,易于对环境中的水蒸气产生吸引力,软基内部含水量就会愈来愈多,土颗粒之间的距离就会愈来愈大,不利于保障市政道路地基结构的完全性。
         3道路施工技术中常用的软基加固技术
         3.1浅层加固处理
         在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深度如果少于3m,则浅层处理是代表性处理方式。如换填垫层法、抛石挤淤法等。在对待对路基深挖要求较低的道路施工工程时,该技术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预期效果,假如施工地点下挖土层大于2.8m,这种施工方式就无法得到较好效果。通常情况下,施工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施工土地的土质情况。加固层作为软土地基加固中一种操作较为便利的加固方式,在短时间内便可以获取理想的施工效果。一般在某些施工要求不高的道路工程中,加固层是可以采用的施工方式。
         3.2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土木合成材料软基加固技术在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选择土木合成材料完成施工过程,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全面的勘查,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温条件以及软土地基路段的具体密实度,可以利用振动法对软基路段的密实度进行准确检测。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土木合成材料加固施工过程中地基密实度与施工设计规定相符合。在土木合成材料加固施工过程中,为了形成土木合成材料层,要将材料投入到振动路段中,同时要对土木合成材料进行固定。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确保软土路基的强度与市政道路施工的具体要求相符合。
         3.3强夯加固技术的应用探究
         强夯技术具有加固效率高,适应性强的优点,更适合大面积软土地基加固。但是,为了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压实,施工单位必须在勘察工作的初期就做好,并根据图纸采用相应的技术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技术主要包括置换加固和动态压实加固。其中,置换加固说的是首先对相应的材料进行破坏,然后利用这些破坏的材料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动态压实加固是指使用用冲击力完成排水的处理,采用冲击载荷来增强基础的承载力。
         3.4预压施工方式
         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粘性土质的施工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施工时,可以选取预压施工的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成本花费较少,并且施工效果较好。这种施工方式能够根据施工建筑的总体重量和地面情况进行涂层水分排除施工,从而使粘性土壤水分减少,以此加强施工效果和城市道路的稳固。
         3.5泥浆灌注桩使用方式
         在应对施工地区土质较软的情况时,泥浆灌注桩这种施工模式的使用方向较多。泥浆灌注桩的使用方法就是使用灌注设备把泥浆作为加固材料进行泥浆灌注,保证灌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软土和泥浆之间便于充分反应,软土地基强度得到提高,实现地基的加固。在软土地基加固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震动现象是泥浆灌注桩技术具备的优势,所以对土层附近的影响较小,对建筑周围造成的影响也较少,环境保护效果也更加显著。在施工中,泥浆灌注桩加固技术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资源,涉及到繁杂的技术流程,此项技术的应用于推广也受制于这些因素。
         3.6加筋法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中采用加筋法能够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由于土工格栅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及较好的延性,它和砂垫层共同作用时能将应力均匀地扩散到较大的面积上,从而提高原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阻止路堤填料陷入基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加固方法。土工格栅的存在可防止滑动圆弧通过路堤和地基土,从而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可靠性。利用土工格栅的网孔与上下层土体的咬合作用,形成一个较高强度的抗剪切层,从而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应力均匀分布而减少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加筋法的施工周期较短,一般为1个月。应用加筋法可以有效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坚固性,造价施工成本较低,加筋法的施工周期较短,一般为1个月。
         结束语:由上可得,针对于现在的市政道路建设来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选择合适的科学加固技术,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是施工中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施工时,还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相关技术操作水平,避免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的质量问题,严格遵守施工标准,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林.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J].山西建筑,2019,45(06):111-113.
         [2]王永斌,邵鹏.基于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34):78-79.
         [3]古宇力.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6(05):152+154.
         [4]成克其.浅析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34(07):37-38.
         [5]徐注.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5(04):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