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范凤菊
[导读] 摘要:我国是土地的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活动的载体,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身份证号码:37120219820719xxxx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271109
        摘要:我国是土地的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活动的载体,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为了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的效率,对土地更加合理地使用,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的管理作出研究。对土地的利用转型和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资源的管理
        前言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人口的数量的增加,在我国,人地的矛盾越发地突出。土地的利用转型和土地的资源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有着紧凑的联系。相关的部门要对产生的这类问题做出进行有效地解决策略,从而提高土地的资源管理的工作效果,成功地促进了土地的利用和转型。
        1土地的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定义
        土地的利用和转型主要是指在日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在社会经济发生改变和改革的推动下,土地类型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相应地转型:在某一个地区的某一个时段中,土地的一种形态变化出不同的土地的形态的过程。通常来说,土地的利用转变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隐性的形态,一种是显性的形态在这两种形态的一起带领下,我国对土地的利用转变形态也得到了越来越良好的发展。由于土地利用的转变形态,往往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良好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土地利用转变的形态的合理的计划,可以对土地利用的比率进一步增加,避免土地资源的铺张,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水平的提高。至于土地的资源的管理,主要指的是有关的负责部门对土地的资源利用和财产的制度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上实施的一种管理的制度。其主要的目的是对土地的利用比率进行提高,是土地管理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1]。
        在现实生活的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利用法律、经济等等方式,对土地的资源利用的效益达到最大程度地提高,与此同时,也要通过组织、控制、协调等等综合性的途径对我国的土地的利用进行有效地监管。在土地资源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要求做到以下几项:制度管理,要想对土地的资源进行管理就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只有在制度的约束和调节下,才能够保证土地的资源得到良好地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在最大限度上的利用比率。第二,政策支持。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展开管理工作时,政府部门要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够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2]。
        2土地的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两者之间的影响
        2.1土地利用转型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在土地的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面仍然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我国要在保证国家的经济继续良好地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对土地的资源进行利用和管理。目前,我国的相关的负责部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转变形态和对土地的资源进行管理工作也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的政府的相关的部门对土地的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了研究,了解到了一部门土地在利用的模式上相对比较落后,利用的形态无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对其进行研究,并采用相关的策略,进一步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方法和对土地的资源进行管理工作的强化,优化,对相关的政策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进行改进。当然,由于我国的经济的水平不断地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部分的地区出现了对土地的开发的不合理化,随便砍伐树木,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的破坏,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转变形态和土地的资源进行了管理的方法进行科学且有效地调整,从而缓和或者是恢复我国的生态环境。


        2.2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时,对土地的利用转变形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经济手段的影响。在符合经济规则的前提下,对于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最经常使用的途径是地价和地地租。在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地价和地租这两种经济方式的实行,可能有效地带动土地的利用顺利地转变形态,更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比率。由于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不同地区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对土地资源所进行的管理工作采取相关的技术手段。由此可见,技术方式是在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工作中,对土地利用,转变形态的影响。根据实际的土地资源所进行的管理工作的情况和各个技术的优缺点分析,采用与土地资源所进行的管理工作的相关工程技术,对土地进行合理地整治,保证了土地在利用和转变形态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并推动土地转变形态,达到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的比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的目的。当然,在对土地进行利用和转变形态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转变的形态和内容进行计划,保证了土地转变后的形态符合社会的需要。由于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不同政策可能会对土地利用和转变形态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根据该情况,相关的部门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保证政策的实施和实际情况相符合,推动了土地的资源利用的比例进一步地提高。
        3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转型的措施
        3.1土地整理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高效率地使用,要求对目前存在的土地资源和土地的利用工作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整理。在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地追求经济收益,没有按照耕地资源利用的最大程度的规定进行种植,造成了土地的养分不断地流失等等其他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发展小城镇的需要,对土地的规模和人口的迁移在进行集中管理的同时,不可以过分地追求人口迁移的速度,尽可能的减少出现土地纷争这一类问题,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土地的合理和有效。对地区土地进行整理的时候,要符合土地资源的利用计划的原则,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展开整理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其是否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规则,不能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过分地追求经济收入。当然,在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工作和土地利用转变形态的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土地的资源进行整理和管理工作。
        3.2退耕还林
        由于对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长期的不合格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生态环境被严重地破坏了,造成了水土的流失等等自然的灾害的多次发生,又因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地发展,导致了耕地的面积的下降。为了提高对土地的资源的利用比率和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的工作的顺利地进行,我国提出了退耕还林的相关的政策,其政策主要是指将耕地转变为林地,其工程的建设包含为对荒山荒地进行建造为林地,将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更好地恢复我国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种植树木,对环境进行绿化,在坡地种植小草,树木这类减少水分和土壤的流失,从而促进我国土地利用的转变形态的顺利,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地成功展开,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4结语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于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的矛盾也愈发地激烈,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对土地利用进行转变形态,并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转变形态的有效地进行和我国土地资源所进行的管理的工作的顺利展开,促进我国土地利用资源的提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悦, 严金明.城乡土地利用冲突与土地制度改革: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 (系主任) 联席会暨中国土地科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专业创立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 (7) :13-16.
        [2]高静.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 2016 (12) :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