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鸿伟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环境设计是其重要组成,也是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必须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资源,需要首先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与整合,结合文化资源内涵及本质,从空间设计及文化符号的应用等多种方面入手,打造更加良好、更加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五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且还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随着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整个世界也开始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和文化逐渐朝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其高强度的文化渗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少设计工作者盲目的追求欧美国家的思想文化潮流,甚至会走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道路。事实上,不论是文化艺术还是设计,他们都属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都能够对国家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同时他们又能够及时和敏锐的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和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所以任何时代和任何形式的设计都要基于本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从传统中挖掘其现代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和精神,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设计,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并且本国特色的历史传统也够随着设计师的别出心裁的设计而延续下去。
设计的背后不仅仅是设计,他需要属于自身的时代价值和思想理念,这些价值和理念就是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文化传统,若没有这些就不能够做出良好的设计。设计,也是有生命和灵魂的,它依赖于人类的文明与传统,倘若一个设计师不懂文化传统,或者不懂如何将传统中注入生机与活力,那么这也不会有良好的设计产生。人们的审美需求和设计理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人类不可能脱离生产,更不可能脱离历史传统与民族传统。中国的传统之美体现在中国的各个领域,设计师们也在复兴中国传统装饰的造型之美,并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特有的包容性,人们开始反思设计是否也应该根植传统,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对于中国这样的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人们更愿意回归传统,因为传统是设计的灵感与源泉。离开了传统,设计就失去了其根基与活力,设计师的作品就行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人们也就不能够进行真正有价值的设计。所以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凸显传统文化性的有效策略
2.1传统文化的应用原则
对于城市而言,其内在灵魂就在于城市本土传统精神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属于一种抽象化的精神文明,正是由于城市传统文化的存在,城市才具备独特性,才能够在不断前行的历史中不断传承与延续,成为城市超越时间限制的重要因素。洛阳的合院、苏州的雨巷等城市元素,都是其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这是城市精神、城市灵魂超越时间的一种精神载体。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应当充分秉承以下原则:其一,要突出场所感,即由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应用,城市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城市环境元素与城市文化特质绝不违和,身处洛阳,就不会看到温婉的江南水景,身处杭州,就不会看到豪放的塞外风光;其二,要突出时代感,对于城市来说,她并不仅是人类的聚居区,同时也是深厚历史文化的集中累积,是时代风貌的集中体现,身处城市环境中,要能够体验并感受其时代性,人们可以通过城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元素,感受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但并不会产生超越时代的“穿越感”;其三,要突出文化认同感,城市给人的文化认同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要追求历史与现代的充分融合,通过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城市环境元素调动人们精神层面的共鸣,给人以文化上的认同感及灵魂上的归属感。
2.2传统文化的应用方法
2.2.1对于空间元素的运用
不同的时代下,人们对于传统的认知与理解也有所不同,但在不断发展中,人们对于历史及传统的认知是螺旋上升的,从可见的传统物质及传统符号逐渐上升至抽象化的理性传统,历史传统文化的认识也由模糊认知上升至哲学认知。在信息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极大的变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及传播载体也更多地利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人们开始探索先进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开始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现方式。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设计者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同时也应当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城市环境设计者应当充分利用城市环境空间,将整个环境空间作为承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重要载体,采用传统或流行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明喻。以洛阳为例,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有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包括夏、商、周、西汉、隋、唐等朝代,因此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应当充分发挥空间设计理念,强化对于城市历史空间文化肌理的保护,因而洛阳十分强调对于老城区的保护性改造,注重对于街区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对城墙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设计城河文化公园,以其为承载宋、金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
2.2.2对于文化符号的运用
城市环境设计应当充分提取传统文化资源中的文化符号,通过城市环境设计以实现历史信息的有效传达,结合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体量,从空间造型、空间细节片段等方面设计隐喻。以洛阳为例,在洛阳城市环境设计中,在公共景观设计及公共景观开发中,充分强调公共景观在视觉引导方面的巨大重用,利用公共景观及空间资源进行更加系统的规划及资源配置,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空间形态及空间环境的隐喻作用,营造具备文化内涵的景观及造型,利用洛阳市的产业资源及人文特征进行景观空间的有效填充。可充分利用洛阳的道教文化资源,利用现存道教活动场所,提取其道家文化资源符号,通过相关符号设计以实现景观再现,强化对于上清宫、吕祖庵、洞真观等道家古迹,以及老子等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文化符号,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及文化底蕴,展示洛阳与其他城市相互区隔的地域文化。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还可根据周边的历史故事、民俗工艺、文化资源、民间工艺等元素进行小品设计与小品铺装,并通过文化隐喻及景观定位,对当地文化风情加以呈现,展现独特的地方文化。在利用文化符号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场所特征,结合其色彩特征、造型特征、图案特征及文化特征保证文化符号应用的合理性。
结束语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累积大量的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发关注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开始探索对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有效途径。城市是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存在,城市才具备独特个性,才能提高城市给人的文化认同感,因此探索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性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胡斌.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J].现代盐化工,2019,46(01):164-165.
[2]柯子菲.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探究[J].现代园艺,2019(02):110-111.
[3]韩毅.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9(02):115-116.
[4]姚懿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