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冠飞门窗幕墙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市 53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为确保满足对人们的居住需求,我国不仅土木工程建筑项目越来越多,也对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为确保对土木工程建筑项目高质、高效的完成,以及对建筑行业在市场中的信誉与能力进行提升,就必须在开展土木工程建筑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本文将从土木工程建筑概述及混凝土概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三个方面来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技术探究
引言
当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最为频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不断地完善此项技术,切实解决土木工程建筑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但是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极其容易被某些因素所影响,会大幅降低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为确保大幅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必须将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为施工重点,确保根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不断强化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而使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因此,只有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才能够确保为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土木工程建筑以及混凝土概述
1.1 土木工程建筑概述
土木工程建筑本身属于一种民生型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较为常见,土木工程建筑是通过专业人员借助不同的材料、设备、施工技术搭建起来的建筑,土木工程建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其实践性则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同时,土木工程建筑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混凝土材料包含较多的学科,常见的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设计、施工侦查等。土木工程建筑也同样具有社会性。土木工程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施工技术与施工水平差异较大。
1.2 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本身属于一种复合型材料,混凝土通过借助凝胶材料,可促使各类施工所需的材料充分复合,促使各类材料能够形成一种全新、高性能的材料。这类复合型材料通过借助砂石、水,参照一定的配比进行胶合,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搅拌,可有效保障水泥性质。目前,土木工程建设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本身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且混凝土成本较低,价格比较低廉,材料性能相对较高[1]。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材料特点分析
土木工程建筑当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别厚实,混凝土量较大,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水泥的水化热通常超出25℃,结构特别容易发生变形。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小断面与内外温度由相关规定,对平面尺寸要求也比较高,如果结构平面尺寸较大,在约束作用下,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科学的控温措施,防止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深度不同,通常分成三种裂缝,分别是深层裂缝、表层裂缝与贯穿裂缝等等。其中,贯穿裂缝最为常见,裂缝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直接切断,形成断面,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与完整性产生较大破坏。深层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较大,而表层裂缝的危害比较小。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混凝土搅拌技术
虽然在土木工程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对商用混凝土进行使用,但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仍然无法对商用混凝土进行使用,而是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配制,配制混凝土时首先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对材料配比进行确定,然后对相应的材料进行选择,例如骨料、水泥等,进而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采购材料之后,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安装,以及检查设备,确定设备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故障问题等,所有情况都达到混凝土施工要求之后,在设备内加入适当的水分,对设备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
并且按照所确定的配比,依次对水泥、骨料等材料进行加入,将所有材料搅拌均匀之后,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配置所需要的混凝土[2]。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检查相关设备,确保相关设备没有故障,而且需要对应急方案进行制定,确保在设备发生突发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对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结构整个框架,确保框架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时应该使用按照设计配比所配制的混凝土,以及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如果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存在泌水的情况,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骨料发生下沉的情况,以及减少裂缝的发生率。因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压实混凝土,使混凝土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3.3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还需要养护混凝土确保通过养护的方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行强化,不断对混凝土的自约束应力进行减弱,确保混凝土在面对较高的应力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完好。混凝土的养护就是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养护材料,例如稻草等,以及需要定期检查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的具体情况,使用相应的拆除方案,将混凝土的养护层拆除。
4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4.1做好前期准备
为确保对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进行有效防止,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科学的对配比进行设计。在开展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相关设计部门需要检查施工现场,才确保对施工现场地质、温度与天气等情况进行了解,并以此为基础相关工作人员利用以往的工作经验,对配比进行初步的设计,然后在利用实验对配比进行验证,根据配比所存在的不足,不断对其进行优化,进而设计更加完善的配比。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材料。在对骨料与水泥等材料进行选择时,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以及从材料的质量与成本等多个方面,才能够确保材料在符合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减少材料的采购成本[3]。
4.2强化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作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开展时,如果忽略混凝土结构的细节,会使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等情况,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直接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不断对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进行降低。因此,为确保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一方面,在配制混凝土时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适当的对外加剂进行添加,确保通过添加外加剂可以减轻混凝土水化热的程度,以及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而使混凝土在更大应力的作用下仍然完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抗拉性能较强的材料,例如有机纤维材料等,不断强化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进而大幅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是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讲,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技术,其含义十分的宽泛,其不但包括施工技术,还涉及了竣工后期的养护、维护等工作[4]。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首先需要做好前期准备,科学的对配比进行设计,使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施工要求,不断强化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大幅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从而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阳.土木工程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J].居舍,2020(03):71-72.
[2]陈伟池,涂婉玲,何薏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49+151.
[3]李海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0(01):115-116.
[4]李泽亮.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20(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