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盛业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从建筑工程方面分析,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质量与安全。通过选择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地基密实度、抗剪性能与稳定性等,从而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但是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地基情况,全面把握工程各项条件,选择科学、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性能,使其满足建筑工程标准要求,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存在问题;技术措施
引言
从建筑工程方面分析,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质量与安全。通过选择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地基密实度、抗剪性能与稳定性等,从而切实保证房屋工程建设质量。但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地基情况,全面把握工程各项条件,选择科学、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性能,使其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要求,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1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
1.1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土质特点,合理运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避免因为地基处理技术运用不当而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2困难性
地基处理中出现的很多质量问题大多是因为细节方面处理不当引起的,所以施工企业必须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和措施,做好地基细节方面的处理工作。地基处理作为一项特殊性较强的工作,主要是在地下作业。因此,地基处理的难度系数也相对较大。由于地基埋在地下,很难在完工或施工期间找到地基施工中的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发现地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安全风险,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坏,后期工程和使用安全性无法保证。
1.3严重性
地基是房屋的基础,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整个房屋的使用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其严重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地基如果出现问题,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会降低,潜在的安全隐患很高,不能保证居住者的使用;其次,当地基设施出现问题时,会严重影响施工工期,妨碍后续工程的实施,甚至被迫停工,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造成巨大的损失。
2软土地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勘察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越来越注重软土地基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施工准备前的勘察不充分,影响了勘察数据的准确性,而在后期利用勘察数据确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偏差,导致工程项目方案不合理,无法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施工问题
由于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变更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调整施工方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但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往往是在施工准备阶段确定的,在施工阶段施工方案调整会遇到很多难题,而重新设计又会对施工工期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出现很大损失。
2.3施工技术方案问题
在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对经济性和技术性的考虑,且施工企业在确定设计方案时,比较注重经济问题,对技术问题重视不够,质量意识薄弱,导致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和预期效果出现很大的差异,无法满足实际施工要求,严重影响了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1夯实地基处理技术
夯实地基处理指的是通过大型起重机,不断地向地基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地基原有结构变得紧密,有效增强地基的强度与密实度。现阶段,夯实地基处理技术方法主要分为强夯与重锤,选择的处理工具分为大型起重机(10~40t)与夯锤(2~3t)。其中强夯处理技术方法是结合地基夯实现实需要,将起重机升到10~40m的高处,然后自由落下,同时需要按照作业要求适当地对下落高度进行调整,以达到地基夯实效果。而重锤是以重力作用为主,通过夯锤自由下落实现地基的夯实处理。
3.2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目前,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硅化注浆与水泥注浆,两者选择的注浆材料分别是硅酸钠混合溶剂与水泥浆液,其中硅化注浆是通过加压、加气等方式实现地基处理,而水泥注浆是通过压浆泵与灌浆管完成地基处理。当注浆材料和地基土层结构经过混合凝固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增强地基的抗剪性能与承压强度,实现地基动力等特性的优化。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中催生了多种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例如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选择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能切实增强地基综合性能。
3.3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技术
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技术指的是通过高压旋转喷嘴,以10~25MPa的压力把水泥浆液灌注地基土层之中,以优化地基的性能,提高地基强度与稳定性。在具体实践应用时必须对钻孔孔径与终孔深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孔径和孔深需要大于喷射管2~5cm、0.5~1.0m。若是孔深处于20~30m,孔斜率必须保证在1%以内。与此同时,针对测量放线、孔位定位以及旋喷设置等必须要根据规定要求进行作业。
3.4桩基技术与IFCO强制技术
在桩基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把地基顶部的荷载转移给地基深度,通过缓冲的形式减弱建筑工程结构对地基的作用力,因为碎石桩地基自身的承载力比较有限,所以应该建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与此同时,碎石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地表液化,把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相融合,集两者的优势于一体,能够控制地基沉降问题,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IFCO强制法指的是通过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凝固速率。其中排水系统是以贯通砂纸为排水通道,这样能够降低混凝土凝固时间;而加压系统是控制堆载时间,提升水渗流速度,把两者相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地基工程按期完成。
3.5粉煤灰吹填技术与灰土挤密桩技术
粉煤灰吹填法主要使用的是一种新材料,即粉煤灰,其拥有着良好的透水性能,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时选择粉煤灰吹填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地基表面水泥凝固时间,从而达到控制地基处理成本、提升施工效率以及缩短工期等目标。然而在具体实践应用时应该把淤泥与粉煤灰进行科学混合,切实保证粉煤灰均匀性,这样才能够有效优化土的固结性能。灰土挤密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以孔内深层的强夯技术为前提,通过螺旋钻机把灰土以分层的形式注入孔内,从而实现孔内缝隙的夯实。而在成桩夯击的过程中,应该完成桩基的多次击打,将桩径进一步的扩大,从而有效形成土体符合地基。一般情况下,灰土挤密桩技术主要应用在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形成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地解决黄土湿陷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各项性能,从而使黄土地基控制变形达到规定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的质量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在建筑施工时,一定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以便于根据地理环境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案,为地基的合理建造提供有利的保障。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业内的研究重点,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唯有将提高地基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满足建筑承载能力作为目标,才能够助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鑫.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3):154-156.
[2]邓江伦.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8(1):49+52.
[3]李玉福.建筑施工中几种地基处理方法与施工工艺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