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冶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如今,城市中的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对其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包括钢筋施工、模板施工与混凝土施工,并在此基础上对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预期的施工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且城市化进程在持续加快,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建筑层数,我们需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分析。在建筑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建筑高度的增加,对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也明显增加了建筑施工难度。建筑施工团队需掌握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明确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还需把握好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的稳固性,提高建筑实用性、安全性,现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效果。
1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的主体结构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物规模的扩大和建筑物功能的多样化,建筑主体结构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整体功能和质量,建设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来开展建筑主体结构的建设。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建设是基于地基之上的,因为建筑物的地基是建筑物的荷载和阻力的主要承担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建筑地基能够支撑整体的建设工作。整体的建筑项目由建筑的地基和建筑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因此,保证建筑物地基和建筑物主体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2.1出现施工裂缝
建筑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直接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其中最常见的为混凝土结构墙体出现裂缝,出现此现象原因有3个,其一混凝土中水泥、砂质量较差,对我们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将水泥作为基础性建筑材料,在选择水泥时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等进行针对性选择,且在使用水泥建筑过程中受建筑工程整体预算的影响,所购买的水泥存在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二水泥购买后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一旦温度差异较大或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变化,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情况。其三施工人员、建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高,在实际建筑中出现不遵循规章制度等情况,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2.2建筑的工程施工周期长
建筑施工从施工准备到基坑开挖,从基坑支护措施到下部结构施工,从吊装、支护和脚手架等高空作业集中实施,建设周期一般不少于两年,期间需要考虑季节施工。特别是冬季施工建筑,需要采取冬施保温措施,加长混凝土养护时间,克服恶劣环境,危险性增大。
2.3技术质量管理欠缺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缩短工期,在施工中盲目追赶工期,对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未及时进行管理,出现管理不到位、不负责等情况,明显增加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为增加企业成本、件数基础材料输出成本,在建筑中偷工减料,未严格按照相关单位要求、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不合格,在建筑中或建筑后期出现墙体裂缝、塌陷、混凝土结构剪力不足、渗水等情况,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对居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形成威胁。
3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建筑主体结构的拆除技术
逆向施工技术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施工技术。它主要是指围绕建筑物内部的主体结构为基础进行建造的,并且该施工是沿着地下室的中心线进行的,并从基地底部到顶部。与常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建筑物的逆向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内部承重能力,还可以减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问题,从而确保地下结构和构筑物主体的质量,可以同时建造高架建筑物并改善整个建筑物的建设情况。
3.2建筑模板技术
钢筋绑扎完成后,需要进行支模,为混凝土浇筑做好准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对施工强度、严密性和规范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模板支护和支护操作面方面,建筑施工条件较差,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转项方案的编制和设计,以确保模板工程顺利开展。模板工程的材料需要进行周转,在模板支护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模板损耗量、周转频率和施工周期的要求。当前,随着模板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中逐渐开始推广使用大模板技术。根据楼层的不断提高,模板不再重复拆装,而是整体采用滑膜或者爬模施工,极大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并大幅度提高了施工速度。
3.3关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此时我们需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机,且要明确该建筑混凝土强度、粗集料的粒径、外加剂品种等指标。在混凝土工程开展前首先要对搅拌混凝土强度进行试验,试验以“双向控制”为标准,所谓的双向控制就是供方、需方,均需按照规定进行取样试验,且在建筑施工中不管是地面工程,还是地下或地上工程,均要选择泵送混凝土浇筑方式。
3.4钢筋绑扎
半成品钢筋经严格的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由专门的绑扎班实施绑扎,在绑扎开始前,需按照料单及图纸先行验料,在检验合格后,严格按照图纸与规范的要求开始绑扎。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预留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能存在负误差。在留设保护层的过程中,梁底使用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及细石混凝土制作垫块,而柱与梁侧面都可使用成品垫块,通过垫块的设置把钢筋垫起,不可使用钢筋也不可用铁钉固定。另外,绑扎时使用的铅丝不能和模板发生接触。为避免钢筋在模板中发生偏移,需在模板上口使用专门的卡子对钢筋进行固定,卡子的设置按照500mm的间隔距离进行。
3.5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抓住主要控制点,特别是材料进场、设计方案优化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涉及的主要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只有材料质量合格才能施工合格。无论是监理还是建设单位,要切实做好材料质量的把控。设计工作作为施工的依据,是质量合格的保障,需要做好主体结构工程设计方案的细化和优化,保证设计意图可以实现,并明确各关键节点的控制要求,符合规范和行业实际
结束语
基本上,建筑项目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不管钢筋还是混凝土的施工,都有许多要求和方法。另外,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体施工项目的质量也很重要。因此,在实际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和各个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并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之皓,张泽泽,刘化欣.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58.
[2]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3]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
[4]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04):116-117.
[5]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0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