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性化设计。医疗建筑设计过程当中,不仅要考虑到患者就医流线的合理性,也应当兼顾就医体验的舒适性。同时,医护人员工作繁重,也应该对医护人员工作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本文主要就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运用开展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疗建筑设计;人性化设计;运用
引言
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医疗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医疗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医院必须完善现有的医疗体系,重视人性化设计在医疗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以服务患者为主要目标、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参考标准,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治疗环境,提高医疗水平,从而扩大医院的影响力。
1人性化医学环境
1.1生理需求
从根本上来说,病患来到医疗机构的目的为进行治疗康复,以此作为医疗机构必须为其提供相应的治疗技术与手段,帮助其早日恢复。这就要求在病患住院期间,医疗机构应为其构建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其中包括房间采光、通风情况、各类设备设施及其他需求等。同时在交通及饮食方面,也应确保能够满足病患需求。除此之外,由于医疗机构人员流动性较大,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因此相应工作人员还应注意时刻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同时还应及时疏散相关交通,以此保障残障人士能够拥有一定的安全保证。
1.2心理需求
每位患者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在实行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病患的隐私性,使其充分拥有一定的领域感与私密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门诊诊室前的空间面积要足够大,同时适时结合智能叫号技术;在住院阶段内,应在保证病患能够接受及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其充足的活动自由,使病患快速适应治疗环境,便于日后工作的进行;此外,应努力减少医疗环境与家之间的距离,以此不断平复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保证病患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相关信息,使其充分掌握对自身病情的知情权。与此同时,由于病患在住院期间生活较为单调,因此可在病房内设置电视等娱乐设施,并扩大室外绿地面积,为病患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空间,为其病情恢复提供有效帮助。
1.3社会需求
患者在住院阶段内,仍需要进行正常的基本交流,因此在实行医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相应设计人员可在医院区域内设置相应的休息区、疗养区,提高此类空间的利用率,通过病患在此区域内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消除其负面情绪,对于病情恢复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具体应用
2.1在医院整体环境设计当中的应用
在以往相对传统的医院建筑风格之中,大部分的医院建筑都是偏向于比较经济型的设计,而且整体的结构风格也较为严谨,医院内部的某些布局也显得较为局促,而且每一个床位之间的距离相隔也过近,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压抑感,感觉缺少富裕的活动空间。而且有些医院的色调也显得非常单一,看上去死气沉沉,气氛过于严肃,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待的久了难免会感觉到心里压力。
鉴于此,新时代的医院建筑设计会更加偏向于人性化的整体环境设计,大部分时候医院的色彩风格都会偏向于绿色,因为绿色代表生机盎然的生命力,能够给人的视觉以清醒之感,而且还会加入大量的假山、水池、长廊等设计元素,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享受到绿色、舒适、宁静的自然景观。与此同时,绿意盎然的工作环境也可以给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带来绝佳的工作效率,明显更符合新时代人类的生活所需。
2.2光环境
光环境对于病患情绪也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总的来说,将光线来源作为评定依据,光环境主要分为两种:人工光源及自然光源。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多利用自然光源,能够在有效节约电能的基础上,同时使得病患进一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从而逐渐缓解紧张焦虑等心情。而由于光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与心理暗示性,病患在医疗环境中情绪容易产生较大波动,有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可科学结合光的特性与特点,加以合理利用,以此来更好的平复病患的不良情绪,保证其处于放松的治疗氛围中,最终大幅提高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质量与效率。根据相应《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此项工程在选择照明灯时,优先选择色彩温度处于3000至4000K之间的灯具,以此保证不会对病患心理及情绪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又能够满足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除此之外,由于病患仰卧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选用灯具时应考虑到其刺眼程度,尽量使用面光源,防止光线直接照射病患后使其感到不适。总的来说,医疗建筑的设计要从病患角度出发,做到换位思考,努力从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的良好的氛围,使得病患充分感受到亲切感及舒适感,从整体上减轻病患的紧张感及恐惧感,从各个方面使病患感受到平和宁静,从而加快其病情恢复。
2.3人性化设计在职能科室设计方面的应用
传统的职能科室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只关注患者的基本要求,却没有考虑到患者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所以职能科室设计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职能科室的设计也需要进行创新。在职能科室设计当中加入人性化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首先,在候诊方面,可以将多个科室的候诊室都整合到一个大厅当中,采用电子叫号的形式通知患者前去就诊,避免尴尬的场面出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其次,在科室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半敞开式的设计方式,加强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轻患者住院时的孤独感。
2.4针对医护人员的人性化设计
(1)物品摆放的人性化。在设计医疗建筑的过程中,可以对义务人员使用某些物品的频次高低来对物品柜进行合理的安放,可以为医务人员的工作提供大大的方便。比如,在牙医的两边或者是背后对物品箱进行安放,可以使得医生能够为病人诊治的过程中又能够方便的取到所需要的物品。或者是设置一些专门的通道,与医生的办公室互相连接,为医生探讨问题提供一些方便,以免拥挤的人群对医生的通道造成影响。并且也可以设置一些地下通道,为员工清理脏污提供方便,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在对这一部分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人员使用的方便性加以考虑,从而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工作环境的人性化。可以在医院当中专门划分出员工、护士以及医生的休息通道、工作通道等等,为员工的休息提供方便,也能起到保护员工的作用,降低员工的工作量,将医疗水平大大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建筑是进行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所以一定要做好医疗建筑设计,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会需求是重要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应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还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考虑,加入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就能为患者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伟.探索医疗建筑人性化室内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859.
[2]牟惟勇.医疗建筑设计理性维度中的人性化考量刍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845.
[3]张积银.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