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建筑企业如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呢?这需要我们的企业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建筑的质量和舒适度。建筑施工管理贯穿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它的施工管理水平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建筑施工管理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进度,而且可能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进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形象。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1 引言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做好该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有效保障建筑企业获取利益,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施工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看似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专业问题,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之中,这种存在形式是由安全工作的本质所决定的。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分析了做好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
2 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 从建筑安全管理角度进行分析
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小项目的安全力度监控,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在项目安全指标浮动范围内。通常来说,建筑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①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②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主要通过企业日常培训和巡查监管等方式进行合理控制。比如,建立严格的值班制度,施工人员定期填写值班记录表,从而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主要通过专业人员对企业建筑的软硬件进行日常维护与维修。比如,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一监一护”至少两人作业,如若一人违章操作发生危险的同时,另一人可以及时救护,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一监一护”技术因此被应用广泛,被称作施工人员的保护伞。由此可见,建筑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施工过程来讲,安全管理技术更需要被重视起来,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
2.2 从建筑施工技术角度进行分析
目前,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贯穿于整个施工项目的硬软件支持。它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企业效益、及硬核技术水平。较好的施工技术可以为建筑工程带来较高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又是衡量建筑施工的重要条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高标准的建筑质量可以为整个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增加企业在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建筑施工技术对企业的整体效益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如若建筑企业想要有长足发展,必须大力提升自身的建筑施工技术,增强建筑施工技术的多样性。多样化的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提升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并且能大大缩短项目的完成时间。
3 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3.1 频发施工质量安全事故
有研究统计,我国建筑行业施工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仅仅低于交通运输行业。建筑工程具有其行业特殊性,是一次性建设项目,实施项目施工之前必须做好施工质量安全规划,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配置专业对口的工作人员,高要求保障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要求工程相关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责任意识。
3.2 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因素众多
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周期较长,且工序复杂多样。施工单位主要负责施工质量与安全,建设以及监理单位则负责工序、材料等的检查、验收工作。从工程设计、施工材料采办到具体施工,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会导致安全隐患。同时,目前建筑行业施工人员普遍匮乏安全意识,未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管理难度较大,组织混乱。施工环境复杂、操作空间局限、交叉作业多等问题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缺乏完整的建筑过程管理
目前,完整的建筑过程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其主要指得是施工前、施工时、施工后三方面的管理内容。由于建筑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不完善,导致建筑过程管理也相对滞后。比如,在施工前,工作单位技术不到位,无法做出详细的施工技术图样,这使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材料采购和储备,导致前期工作不足。在施工时,没有合理的计划督促安排,导致整个项目会被拖长,无法按时完成所需任务,延误工期。在施工后,由于缺乏完成的过程管理体制,使人们无法对原先项目进行预计跟踪导致所得数据与预算数据不符。由此可见,完整的建筑过程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始末。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4 做好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
4.1 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4.2 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建筑工程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强化施工过程管理与控制。结合现行法律,有关人员合理制定施工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行为,保证两者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各自的工作,加大质量监管力度,严防工程分包、转包等问题的发生,保证中标单位和施工单位一致性、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图纸一致性,以实现保质保量完成施工的目标。
4.3 强化审查监督工作
想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依靠管理部门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外部审查监督的方式来促使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落实。在强化审查监督过程中,需要构建相关的制度,并让工作人员对工程进行合理地评估,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还应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突出的表现等进行记录,在定期会议上总结,以此来促使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其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4.4 强化建筑施工工人的工作素质及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工人的工作素质及安全意识主要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特定环境有危患意识,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可以快速做出反应。较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是建筑工程安全进行的前提与保证。对于强化建筑工人的工作素质及安全意识,首先,建筑企业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让建筑工人对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素质和意识有充分了解。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如果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违章行为应对其实施相应的惩处,进而让人们对自身工作素养和安全引起重视,最后,建筑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让人们意识到增强建筑施工工人的工作素质及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比如,通过横幅、海报、广播等形式对其进行宣传。
5 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们应从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只有提升建筑施工的技术、完善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建筑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现,在大量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工作逐步走向成熟,企业的建筑成果也会遍布世界各地。人们在逐步改进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的同时,世界建筑成果也在随着跟进。其改良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倪银伟,王凯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2):49.
[2]吴超,徐福.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