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工程中机械设备的选择与管理分析 韦泽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韦泽成
[导读] 摘要:科学的进行工程机械的选择和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开拓公路施工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道桥分公司  530023
        摘要:科学的进行工程机械的选择和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开拓公路施工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公路建设工程中,机械设备选择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选择;管理;建议
        前言
        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是我国公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高质量的公路能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而科学的机械化施工与管理是高质量的保证。科学、高效的公路机械管理应具备:能进行施工机械的合理选用和配备,能够完成施工机械的经营管理及机械的定额管理,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施工单位还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并且在施工机械的选择上也不尽合理,由此加强机械设备的选择和管理,在保证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的为公路工程服务,是各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1.公路建设机械设备选择和管理的作用
        公路建设工程机械设备的选择和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加强机械设备的选择和管理,精心的维护保养,以及进行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保证生产连续、稳定地运行的基础。反之则容易导致机械设备技术状态严重劣化、带病运转,进而影响施工工作。
        (2)是企业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的完成是通过机械施工进行的,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不良,严重失修,就会造成施工质量下降甚至无法交工,由此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就必须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管理[1]。
        (3)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施工质量的保障有赖于机械设备,施工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也和机械设备直接相关,也即是机械设备的选择和管理既影响企业的产出,又影响企业的投入,因而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也就成了挖掘企业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4)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机械设备技术搭配不合理,或管理不善,既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又会产生有害的气体、液体、粉尘,造成环境污染。而消除事故、净化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因此生产、发展过程,必须重视设备管理,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前提。
        2.公路工程机械选择与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2.1重视度不高
        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与的控制,往往集中在工程项目质量、工期和成本方面,对机械设备的选择和管理,在思想和认识上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也不足。当工期、成本等与机械设备管理存在冲突时,往往会以工期和成本为主,由此可以反映出机械设备的选择和管理在企业中多处于从属地位,不利于机械设备经济价值的充分发挥。
        2.2设备使用不当
        公路建设施工多是露天作业,恶劣的环境对设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项目管理者多是注重项目的产值和效益,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有时为了赶工期,还经常让机械设备进行超负荷作业,由此不仅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还缩短了机械设备的经济寿命。此外部分施工企业未按照规定执行保养措施,对设备的维护只局限于“事后维护”,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3设备利用率不高
        公路施工企业目前大多采用自购设别或内部租赁等配备模式,从实践来看,这些设备的相似度较高,数量较多,往往超过了工程实际,容易造成机械设备资产积压。并且部分企业还存在设备老化、设备闲置等问题,制约了设备效能的发挥[2]。


        3.公路建设机械设备选择与管理的方法分析
        3.1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一方面从思想和认知上,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益,并积极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现代化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如成立维修部,制定定期检修管理制度,并明确了各方的职责,从而保证定期检查质量的提高;实行档案管理,及时将隐患项目名称、隐患内容、发现时间、计划整改时间、实际整改时间等记录到台账中。对于暂时无法维修的隐患,制定有效的监护措施,确保设备、人身安全。
        另一方面要做好技术保养。技术保养不是简单的“打黄油、换润滑油”,而是根据机械设备隐含着的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冲拆。剪切损坏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系统、机构、总成、部件、配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判断出异常损坏的原因,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并对保养内容和频度进行调整,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同时总结出机械设备各部件磨损、损坏规律,为合理订购配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修理,提供可靠的依据[3]。
        3.2提高机械设备选择的合理性
        公路建设工程中施工机械都是在具体的、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作业的。只有适应各自的环境,机械才可能安全、可靠和高效地运转,否则,机械将难以发挥它们各自的技术性能。如施工区域土地的干、湿程度不同,对施工机械,特别是铲土运输机械的通行是有影响的。因为铲土运输机械基本上是在无“路”的情况下作业的,一旦土地承受机械通过的能力不足,机械将无法进行施工作业。这种能力通常用圆锥指数这个指标来衡量。土壤的圆锥指数由圆锥贯入仪测定。结合施工环境,选择自行式机械的底盘类型,大体要遵循:旱季或土地下燥区施工,尽可能选用轮式底盘的施工机械,因为轮式底盘行驶速度较高,有望获得高的生产率;而经常在雨季或湿涝地区施工,尽可能选用履带式底盘的施工机械,因履带式的机械接地比压小,不易陷车打滑,在湿软的土地上仍可运行作业。
        此外机械类型选定之后,还需要细致调研具体制造厂家的产品运转可靠性、维修方便程度、置办的难易和售后服务质量等信息。并且选择的机械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不应破坏环境和对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这里的“环境”,指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当然也包括人的生活环境。
        3.3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首先应积极开展信息交流,通过收集自身的数据资料,如机械数量、品种、性能参数、技术状况、利用情况、能源消耗等信息,相互间利用计算机联网随时交流信息,以服务于机械的购置,使用、维修、租赁、处理等管理所需进行的评估、参考、论证、考核等。这是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
        其次应对施工机械实行集中管理,积极开展企业内、外部租赁,建立管理规范,运转灵活的租赁市场,能够有效地减少设备的闲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实践表明:良好的租赁市场可使设备的利用率提高30%—50%,克服了工程项目在生产急需时难以调度设备的困难局面。
        最后应尽量减少配合作业机械组合数。综合机械化作业的组合数越多,其总的效率就越低。而且每一组合中,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停机时,组合中的其他机械便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能完成作业内容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机械组合的数量。为了避免这种不利情况的发生,应尽可能组织多个系列的组合,并列进行施工,从而减少组合中一台机械停机而造成全面停工的现象,以减少配合机械工作能力的损失。
        4.结语
        总的来说,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物资,合理的机械选择是发挥机械设备整体效能的重要因素,也是机械化施工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是提高设备运行效益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施工单位既要做好技术性能和机械类型及数量两个方面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又要强化机械设备管理,降低设备运行费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震勇.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1).
        [2]蔺双平.探讨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创新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
        [3]焦宝华.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J].交通世界.2016(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