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摘要:水利工程一直以来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设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的作用也愈加重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必须行造成了水利工程行业的欣欣向荣,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建设施工企业想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谋得生存之道,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成为了企业之间竞争的筹码。做好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效率,还可以降低建设成本,来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管理;管理质量;提升路径
1 引言
于我国基层水利工程大多数在上世纪60年代所修建,故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使用后,大多数水利设施的老化现象已十分严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的用水需求亦在不断的扩增。以此,要想切实维护我国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便是要对基层水利设施的维护与重建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基于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以此,为确保基层水利设施的更好建设,则有关基层水利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亦当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关注。
2 施工项目管理包含的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是基础,也是为了达到建设预期目标,保证施工项目运营的根本。在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中,指的是以建设单位项目经理为核心,结合项目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施工过程、施工对象以及施工要素进行多方面,多元化的管理工作。所管理的内容包含十分繁多。可以说施工项目管理就是一个水利工程的基石,没有一个完善的施工项目管理,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无法解决、无法协调,导致延误施工工期,甚至造成施工事故。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采取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化分级管理体制,目前在施工管理方面出台了诸多规范制度,各级水利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陆陆续续开展了水利工程安全鉴定、技术人员培训、安全监测等工作,从整体来看,各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基本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但是从客观角度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一是施工现场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准低下,工程现场缺少安全监测体系、风险评估方法。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并未应用现代化管理知识,采用多元施工管理技巧,导致施工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管理不善一方面使得水利设施缺乏合理、规范的兴修和保养,乱建、乱堆、乱放、乱占等违章情况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使得许多隐患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并加以解决,一旦日积月累发生重大故障或是碰到洪涝灾害,便由于损毁严重而不得不重新建设。二是项目前期施工规划论证不够充分,前期技术准备不够深入,部分单位凭借以往工作经验、主观臆断进行规划,而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对细节之处进行再三确认,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欠佳,水利工程建设效果较差。三是项目运行管理不成系统,现场管理制度和施工实际情况不符,且管理措施未和水利工程建设风险评估体系实现全面对接,以至于诸多影响进度、质量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4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
4.1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水利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才能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一方面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选拔,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实践经验、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等,对于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的人员,可以进行培养,如果经过培养之后还是达不到管理人员的要求,则应该及时更换。
另一方面,要给管理人员提供“充电学习”的机会,让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机会进行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其施工管理意识,引导他们从思想意识上加深对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将施工管理落实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4.2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财产安全的基础,一项好的水利工程,必须以工程质量作为根本。施工企业要达到水利工程的预期质量目标,第一部就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进行构建组织管理框架,明确水利工程施工之前的管理目标,加强优化人员及资源配置,以保证建设施工项目安全运行和施工质量管理的运作。通过质量管理的运作,形成最基本的质量保证,从而达到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目的。另外,施工项目管理部门应当以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及质量管理为基础,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现场施工质量目标、各部门质量目标分工、施工过程、基本质量制度、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关键点等各项要素完美运行。其次施工质量的预控也是加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以预防为主,进行人员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思想培养,严格要求各部门人员对施工质量的方案进行执行,对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做到严格遵守,从而达到加强施工项目管理的目的,监控预防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4.3 强化责任监督,注重安全管理
一是根据项目合同内容,确定了劳务分包方法以及各个分包方的具体责任,充分发挥统筹管理的技术优势、组织优势,形成一个完善的安全责任履行机制;二是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方全面顺应监理方的要求,同步利用社会资源,严格落实责任;三是组建安全专项管理小组,透彻分析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技术隐患;四是基于施工合同的进度管理机制、质量管理机制,以“周控制、月调整”为基础要求,不断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隐患以及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黄河小浪底工程建设全程,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充分合作,各方互相制约,各个系统服从于整体目标,同时构建起了完善的团结协作机制,依托高效率的信息管理平台,各个岗位职责分明,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的全面统一。
4.4 加强施工方法的管理
就现阶段而言,因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而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仍有诸多不足。对此,施工单位需务必秉持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加大对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力度。而基于不同地区在地质条件等各方面皆有所不同。故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单位还需基于工程实际来合理采取施工技术。至于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诸如施工材料、人员及工艺等,加强对以上方面的质量关系,不仅关乎工程的完工质量,更与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故针对以上方面的管理更合容不得半点马虎,以此方能在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同时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5 结束语
将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搞好,使水利工程造福于民,造福于国家,是每一个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当秉承的核心理念。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每个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必备的发展要素,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提高自身施工项目管理能力,不止为社会谋取了福利,也为企业本身谋取了经济利益,也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从业者造福。
参考文献:
[1]王喜林.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12.
[2]洪静.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居舍,2018(11):110.
[3]汪治鹏.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1):100+102.
[4]吾木尔扎克•叶尔肯巴义.水利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153.
[5]赵宏丰.基层水利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路径探讨[J].北京农业,2014(36):254.